湘东区与醴陵携手共建陶瓷产业带,跨省协作产值目标剑指500亿
近年来,随着我国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的产业合作日益紧密。近日,湖南省湘东区与江西省醴陵市携手共建陶瓷产业带,双方以跨省合作为契机,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陶瓷产业集群,产值目标剑指500亿。
湘东区与醴陵市地处长江中游,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两地陶瓷产业基础良好。湘东区拥有丰富的陶瓷矿产资源,而醴陵市则拥有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和先进的陶瓷生产技术。此次合作,旨在充分发挥两地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合作协议,湘东区与醴陵市将共同建设陶瓷产业带,重点发展陶瓷原料开采、陶瓷制品生产、陶瓷技术研发、陶瓷文化传承等产业链环节。双方将加强政策对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力争在5年内实现产值达到500亿的目标。
在产业带建设过程中,湘东区与醴陵市将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两地将共同投资建设陶瓷产业园区,完善园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双方将共建陶瓷技术研发中心,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陶瓷研发人才,推动陶瓷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三是深化产业合作。两地企业将加强合作,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
四是传承陶瓷文化。湘东区与醴陵市将共同打造陶瓷文化旅游品牌,挖掘陶瓷文化内涵,提升陶瓷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是优化营商环境。两地政府将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此次湘东区与醴陵市共建陶瓷产业带,不仅有利于推动两地陶瓷产业的协同发展,还将对整个长江中游地区的陶瓷产业产生积极影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产业带的逐步完善,湘东区与醴陵市的陶瓷产业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我国陶瓷产业的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总之,湘东区与醴陵市携手共建陶瓷产业带,是两地陶瓷产业发展的新起点。在跨省协作的大背景下,双方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陶瓷产业集群,为实现产值500亿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 • 湘赣边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萍乡牵头整合8000台仪器设备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元宇宙数字内容产业园落户湘东,孵化本土IP超200个,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上栗中学新校区主体封顶,赣湘边最大全寄宿制中学崛起
- • 香港爱国学校在萍乡设立分校,共筑“一国两制”主题研学新篇章
- • 神泉湖环湖骑行道全线贯通,扫码租车畅游沿途补给站免费凉茶等你品鉴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美食研学基地: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文化新篇章
- • 《闻尘偶记》:文廷式著作入围联合国“世界记忆工程”候选名录,彰显中华文脉传承
- • 二十四节气农耕剧场盛大开放,沉浸式体验播种/收割/打场农事乐趣
- • 上栗县“幸福食堂”全覆盖,留守老人仅需1元享三菜一汤的幸福时光
- • 湖上乡“打麻糍大赛”引万人参与,木槌抖音挑战赛播放量破亿,民俗文化盛宴引爆网络
- • 教育慈善基金扩容至2亿元,助力贫困生资助延伸至研究生阶段
- • “试点社区共享药房,慢性病患者扫码借还应急药品,便捷服务暖人心”
- • 萍乡教育新篇章:首次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共筑国际友谊桥梁
- • 萍乡擦菜炒粉干年销超亿元,农户自种芥菜供不应求,揭秘赣南美食产业新风向
- • “莲花民情夜访”机制全国推广,干部入户解难题超万件,助力基层治理新篇章
- • 萍乡高中生发明防汛预警系统,荣获国际青少年科技大奖
- • 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正式启动,30所村小焕新颜,告别旱厕、危房
- • 萍乡学院设立“廷式奖学金”,助力青年学者深耕晚清变革研究
- • “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贫困户子女免费就读汽修、家政等专业”
- • 芦溪玉皇山“朝仙节”惊艳登央视,十万信众徒步挑战元宇宙祈福赛道
- • 芦溪县脱贫户慢性病用药补贴政策落地,年人均减负2000元,助力健康扶贫
- • 莲花万亩荷塘获有机认证,“荷虾共生”模式年产值破亿,绿色农业新典范
- • 萍乡勇立潮头,发布全国首个“富硒农业碳汇核算标准”,打造农业碳中和示范市
- • 萍乡经开区全力冲刺千亿园区,新能源电池产业园三期项目盛大开工,年产目标直指500亿
- • 村级卫生室全部配备远程诊疗系统,村民家门口看三甲专家
- • 湘东区“扶贫夜市”开街,贫困户摊位租金全免,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湘东油茶林下土鸡养殖新模式:茶油鸡年出栏20万只,助力餐饮业繁荣
- • 上栗县杨岐山禅意小镇盛大开放,千年古刹与光影艺术完美融合,打造独特文化体验
- • 路口镇湖塘古村活化项目竣工,明清宅院变身高端书法民宿
- • 芦溪县搬迁社区智慧化管理,人脸识别系统守护独居老人安全
- • 非遗艾米果首登国际航班,成江西航空特色机餐,展现江西美食魅力
- • “莲花血鸭申遗成功,万人宴挑战‘最多人同时拆鸭骨’纪录,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广寒寨四八门万亩野生杜鹃花海绽放,4月花期开通免费接驳巴士,邀您共赴花海盛宴
- • 萍乡科企融资再创新高: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突破5亿大关
- • 全省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在安源试运行,全程5G车路协同引领智慧交通新篇章
- • 全省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落户安源,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加速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入住率飙升达100%
- • 湘东区签约碳汇交易中心,年交易额预计超5亿元,绿色经济再添新引擎
- • 萍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积分兑换激发志愿活力
- • 安源区扶贫工坊全域覆盖,助力留守妇女月均增收2800元
- • 《安源工人号子》音乐剧首演:工业民俗与现代交响乐的跨界盛宴
- • 安源区教师“县管校聘2.0”政策落地,骨干教师流动比例显著提升
- • “15分钟养老圈”建成!50家社区食堂助力解决老人就餐难题
- • 构建温馨家园,社区老年助餐点全覆盖,90岁以上老人免费送餐
- • 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70岁以上老人全年免费乘车,共享便捷出行新篇章
- • “贫困学子圆梦计划”:助力贫困学子踏上重点大学之路,奖励1万元助力梦想起航
- • “脱贫户危房改造动态清零,每户最高补贴4.8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市外资企业“绿色通道”全面开通,全程代办服务助力企业高效入驻
- • 数字人民币助力农业发展,全面覆盖涉农场景,资金流转效率提升80%
- • 萍乡中学牵手新加坡名校,共谱STEM教育新篇章
- • 清明云祭扫覆盖全市,数字家谱平台激活宗祠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 • 萍乡擦菜炒粉干年销超亿元,农户自种芥菜供不应求
- • 湘赣边劳务协作平台正式上线,助力2万名脱贫群众跨省就业增收
- • “虚拟现实廉政课上线,创新形式助力清代刘凤诰审贪腐案教学”
- • 安源区废旧矿区华丽转身,数字经济产业园助力科创企业蓬勃发展
- • 非遗传承与文化盛宴:50对新人傩舞祈福,夏布婚服见证集体婚礼新风尚
- • 湘东区数字村史馆上线,VR技术再现千年古村风貌
- • 芦溪县“家风银行”创新治理,道德积分可换创业贷款,打造诚信社会新风尚
- • 萍乡老旧小区焕新颜:改造提速,加装电梯、智慧安防覆盖200个社区
- • 安源路矿工运广场沉浸式民俗剧场落成,夜游经济迎来新热潮
- • 萍乡嗦粉巴士驶入大湾区,三天狂销10万碗辣味文创粉,火遍全国!
- • 安源工运精神IP商业化,红色文旅衍生品年销破亿: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文旅发展新路径
- •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零证明”,公办学位保障率100%,让教育公平不再遥远
- • 湘赣边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萍乡牵头整合8000台仪器设备助力科技创新
- • 武功山西麓野生猕猴观测站开放,每日限流100人预约参观,探索自然奥秘之旅即将开启!
- • 我国乡村学校科技实验室全覆盖,VR教学接入国家重点实验室
- • 非遗“打锡壶”技艺走进中小学劳技课,百件学生作品参展,传承匠心精神
- • 粤港澳基金会慷慨捐资千万,莲花县特殊教育学校智能康复设备升级
- • 我国村级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白改黑”完成率100%,双车道覆盖率达98%
- • 湘东皮影戏非遗体验馆正式上线,亲子家庭定制专属皮影剧开启文化传承之旅
- • 大学生创办“红色剧本杀工坊”,凯丰故事改编作品获千万流量
- • 全国工业遗产转型峰会落地安源,发布老工业区复兴“萍乡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