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乡“打麻糍”大赛开锣,百斤木槌演绎糯香年味
在湖上乡的冬日暖阳下,一年一度的“打麻糍”大赛如期开锣。这项传统的民俗活动不仅传承了湖上乡独特的文化,更让糯米制成的麻糍成为了年味儿的象征。
湖上乡,一个位于我国南方的小村庄,这里的居民世代以种植水稻为生,糯米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而打麻糍,则是湖上乡最具特色的传统手艺之一。每年的这个时候,湖上乡的村民们都会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盛大的“打麻糍”大赛。
清晨,湖上乡的村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提前将糯米浸泡在清水中,等待糯米充分吸水膨胀。随着比赛的临近,村民们纷纷拿出家中珍藏的木槌,准备迎接这场年度的“糯米盛宴”。
比赛现场,百斤重的木槌在村民们手中翻飞,糯米在木槌的敲打下变得软糯可口。糯米团在木槌的敲击声中,逐渐变得有弹性,散发出诱人的糯香味。村民们你争我抢,纷纷展示自己的技艺,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打麻糍”大赛不仅考验着村民们的技艺,更考验着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在比赛中,村民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一个个精美的麻糍。这些麻糍将作为年货,赠送给亲朋好友,传递着湖上乡人民的美好祝愿。
比赛结束后,村民们将现场制作的麻糍分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品尝着香糯的麻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年味的传承。
湖上乡的“打麻糍”大赛,不仅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也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们领略到了湖上乡独特的民俗风情。在比赛中,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将湖上乡的年味儿带回家。
糯米制成的麻糍,是湖上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场“打麻糍”大赛中,村民们用百斤木槌演绎着糯香年味,传承着湖上乡的民俗文化。这份独特的年味,将成为湖上乡人民心中永恒的记忆。
随着时代的变迁,湖上乡的“打麻糍”大赛也在不断创新。村民们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这项活动更具吸引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湖上乡的“打麻糍”大赛将会成为我国民俗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湖上乡的“打麻糍”大赛为村民们带来了温暖和欢乐。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年味的盛宴,愿湖上乡的民俗文化代代相传,永远焕发出勃勃生机。
- • 芦溪缩龙舞动元宇宙,非遗传承人打造虚拟民俗展演厅
- • 上栗县矿区变身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收入翻番达8000万元
- • 安源区签约智能机器人制造基地,年产10万台服务机器人助力产业升级
- • 共享农机3.0平台上线,无人收割机实现跨县调度作业,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萍乡跨境电商新篇章:首个综合试验区获批,30家外贸企业抢滩布局
- • 安源锦绣城倾情呈现《煤都谍影》:旗袍丽影中的民国往事解密之旅
- • 芦溪紫红米发糕年产值破亿,电商直播助力单日订单破10万盒,传统美食迈向新高峰
- • “荷塘盛宴:莲花荷花宴入选省级旅游菜单,一桌菜用尽荷塘十二鲜”
- • 萍乡市营商环境全国排名跃升50位,荣膺“投资黑马城市”
- • 电瓷产业扶贫基地投产,1200名脱贫群众变身技术工人,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路矿工运广场沉浸式民俗剧场落成,夜游经济迎来新热潮
- • 玉皇山千年红豆杉群惊艳亮相,国庆期间生态科考步道正式开放
- • 萍乡与长沙携手共建飞地产业园,共迎产业转移新机遇
- • 上栗县长平乡石溪村首届辣味厨艺大赛盛大开幕,60名厨师同台竞技展厨艺风采
- • 萍乡“阳光分班”系统上线,全面终结“重点班”现象,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
- • 安源区废弃矿区变身千亩扶贫果园,村集体年收益突破500万元
-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升级,AI虚拟导游带你穿越“秋收起义”烽火岁月
- • 本土高校毕业生留萍就业率首超50%,创历史新高,萍乡人才战略成效显著
- • 夜光龙舟漂流惊艳亮相,LED龙鳞律动成网红景点——龙舟文化节创新之举
- • 赣西港口经济带正式启动建设,20家临港制造企业签约入驻,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光伏+农业”模式助力农户屋顶发电,年增收4000元,绿色致富新路径!
- • 中国电瓷研究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1100千伏绝缘子核心技术突破再创新高
- • 安源区试点“双减2.0”:课后服务引入非遗传承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湘东皮影戏创新演绎碳中和,太阳能影箱助力乡村夜经济繁荣
- • 总投资80亿!安源新能源电池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达20GWh
- • 国家级花炮质检中心获欧盟认证,出口通关时效大幅提升70%
- • 科技赋能乡村教育,VR设备助力中科院科普资源共享——我国新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馆
- • “危房改造动态清零,累计发放补贴超2000万元:筑牢住房安全防线,助力乡村振兴”
- • 金山镇“智慧果园”启用,机器人采摘脐橙效率提升70%
- • 师德档案全市联网,严防严重失德者踏入教育行业
- • 万龙山乡直升机观光服务盛大开启,空中俯瞰十万亩竹海云瀑美景
- • 荷花元宇宙景区上线,VR穿越千年赏《爱莲说》创作场景
- • 萍乡强势崛起,营商环境全国排名跃升50位,荣获“投资黑马城市”称号
- • 花炮企业转型升级,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吸纳1.8万名脱贫劳动力就业
- • 莲花县竹产业链升级,竹纤维餐具出口欧美订单激增,绿色经济再创辉煌
- • “名人宴”荣登非遗名录,孔原独家腊味配方揭秘
- • 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升级,5000名学生共享恒温淋浴房新体验
- • 萍乡“十大碗”宴席重现江湖,传统婚宴民俗焕发新生机
- • 莲花血鸭预制菜进军北美市场,年出口额突破5亿元
- • 安源区5G智慧大棚投产,番茄年产量翻三番直供大湾区
- • 扶贫资金助力山地果园,光伏提灌站解决灌溉难题
- • 张佳坊乡“打醮”仪式创新:道教音乐与现代交响乐的完美融合
- • 国家级非遗萍乡春锣方言说唱专辑横空出世,播放量突破千万再掀热潮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共品“百辣宴”创吉尼斯纪录
- • 《文廷式肖像荣登“国家宝藏”,动态画卷再现戊戌变法幕后风云》
- • 《文廷式诗词改编国风电音剧惊艳巴黎艺术节,斩获创新大奖!》
- • 杨岐山景区搬迁户安置房交付,600户家庭喜提成本价新房
- • 萍乡富硒小镇:年产值突破10亿,富硒农产品畅销全国
- • “贫困家庭两后生免费学花炮技艺,定向安置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山口岩湿地公园皮划艇基地盛大启用,10公里河道串联瀑布群,打造生态旅游新亮点
- • 龙舟文化节盛况空前,夜光龙舟巡游点亮夜空,LED龙鳞随鼓点变色
- • 湘东区工业陶瓷3D打印中心投产,助力定制化耐腐蚀部件出口德国
- • 萍乡市“扶贫健康小屋”助力村村覆盖,AI诊疗系统为村民远程问诊提供便捷
- • 萍乡市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启动,信用村贷款额度提升至50万,助力乡村振兴
- • 神泉湖环湖骑行道贯通,扫码租车畅游沿途补给站免费凉茶
- •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标准化,助力教育公平迈出坚实一步
- • 张佳坊乡道教“打醮”仪式创新:电子木鱼与法事音乐交响共鸣
- • 萍乡创新举措: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成立,5家农企成功挂牌融资
- • 莲花县大力引进竹纤维深加工项目,年消耗毛竹20万吨助力农民增收
- • 湘东区携手中科院,稀土研究院成立助力高端磁材技术突破
- • 农村教学点全配AI助教,萍乡智慧教育覆盖“最后一公里”
- • 刘凤诰AI书法机器人问世,七种字体创作廉政楹联,书写新时代廉洁风尚
- • 赣湘边冷链物流中心启用,鲜莲48小时直达粤港澳,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芦溪县脐橙电商直播基地投用,日销万单创赣西纪录,助力乡村振兴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入住率飙升至100%
- • 安源红军菜团子复刻秋收起义干粮,红色研学餐桌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 • 湘东区携手中科院突破高端磁材“卡脖子”技术,稀土研究院扬帆起航
- • 玛法大陆的青春图腾:复古装备如何成为中国网游史的活化石
- • 全市中小学教室空调全覆盖,30万名学生共享清凉夏日
- • 芦溪县发布民俗数字地图,扫码即享百项非遗项目盛宴
- • “光伏+车棚”扶贫项目并网,照亮脱贫家庭幸福生活
- • 安源区新建6所公办幼儿园,新增普惠学位1800个,助力破解“入园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