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首发,车厢装饰展现刘凤诰楹联艺术魅力
近日,我国萍乡市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首发仪式。此次高铁专列以萍乡本土文化为特色,以刘凤诰楹联艺术为主题,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展示萍乡魅力。
刘凤诰,字子鹤,号鹤巢,清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其书法造诣深厚,尤其擅长楷书、行书,被誉为“江南第一楷”。刘凤诰的楹联作品更是独具匠心,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此次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以刘凤诰楹联艺术为主题,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
首发仪式上,萍乡市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的开通表示热烈祝贺。随后,嘉宾们共同见证了高铁专列的启动。专列车厢内,精美的刘凤诰楹联艺术作品让人目不暇接,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世界。
车厢装饰方面,设计团队巧妙地将刘凤诰的楹联艺术融入其中。车厢壁面上,一幅幅刘凤诰的书法作品跃然纸上,既有楷书的端庄大气,又有行书的流畅飘逸。此外,车厢内还设置了刘凤诰生平事迹介绍、楹联文化知识普及等板块,让乘客在旅途中既能欣赏到精美的艺术作品,又能增长知识。
此次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共有8节车厢,每节车厢都以刘凤诰的楹联作品为主题,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艺术魅力。例如,一节车厢以“梅兰竹菊”为主题,展示了刘凤诰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楹联作品;另一节车厢则以“山水田园”为主题,呈现了刘凤诰描绘自然风光的楹联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高铁专列还特别邀请了萍乡市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为乘客们创作了独具特色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既有刘凤诰的书法风格,又有当代书法家的创新元素,让乘客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的开通,不仅为萍乡市的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在今后的发展中,萍乡市将继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向世界展示萍乡的魅力。
总之,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首发仪式的成功举行,标志着萍乡市在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文化旅游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萍乡市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共同感受刘凤诰楹联艺术的独特魅力。
- • 安源区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助力双减后教师减负
- • 零碳产业园落户萍乡,氢能产业链布局提速: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老旧小区焕新颜,加装电梯惠及2.8万户居民,每部补贴高达15万元
- • 萍乡市引领教育创新,入选国家“区块链+教育”试点,学籍档案永久上链
- • 萍乡辣酱产业升级,智能化生产线产能提升10倍,开启产业新篇章
- • 萍乡城市更新项目启动,老矿区焕发新活力,变身文创产业基地
- • 三板桥乡明清古驿道修复开放,马蹄印记见证湘赣茶盐古道千年风华
- • 杨岐山景区搬迁户喜提安置房,600户家庭共享成本价购房福利
- • 非遗技艺“打锡壶”走进校园,学生作品淘宝众筹引发热潮
- • 农村饮水提质工程竣工,10万村民共享“直饮水”新生活
- • 萍乡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供种量占据全省40%
- • “红色安源”思政课品牌闪耀全国,情景剧《工运火种》走进百所学校
- • “危房改造动态清零,累计发放补贴超2000万元:筑牢住房安全防线,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工人文化宫重启,每周三公益放映露天红色经典电影,传承红色精神
- • 湘赣边“初心源”文旅联盟成立,萍乡牵头发行跨省旅游一卡通,共筑红色旅游新篇章
- • 湘东区再创辉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落户,富硒农业产值突破60亿
- • 全球首条固态电池中试线落户萍乡,年产值预超百亿,开启绿色能源新篇章
- • 萍乡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20家头部企业签约入驻,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萍乡经开区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助力新能源与数字经济腾飞
- • “萍品出湘”工程正式启动,50家连锁超市设立特产专区,助力湖南特色产品走向全国
- • 赣湘边冷链物流枢纽投运,湘东农产品24小时直达大湾区餐桌,开启农业发展新篇章
- • 白竺乡婆婆岩古越族岩画数字展盛大开启,扫码即可体验AR动态复原的视觉盛宴
- • 莲花县复建“客家围屋宴”,长桌宴席再现迁徙文化
- • 莲花血鸭速食包研发成功,3分钟微波加热即可还原地道风味
- • 上栗中学新校区主体封顶,赣湘边最大全寄宿制中学崛起
- • 萍乡腊肉汉堡惊艳上海美食节,中西合璧创新单品日销千份
- • 扶贫资金助力山地果园,光伏提灌站解决灌溉难题
- • 升坊镇“渔光互补”项目并网成功,水上发电水下养鱼年收益千万
- • 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正式启动,30所村小焕新颜告别旱厕、危房
- • 腊市镇智慧大棚引种太空蔬菜,亩产效益翻倍提升
- • 我国危房改造动态清零,累计发放补贴超2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团队驻萍指导,助力“双师型”教师培养
- • 萍乡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崛起,年产值同比增长45%,绿色动力引领未来
- • 莲花县乡村教师周转房全覆盖,300名特岗教师扎根扶贫一线,助力教育扶贫事业
- • 湘东区工业陶瓷3D打印中心投产,助力定制化耐腐蚀部件出口德国
- • 湘东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社区食堂日均供餐万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湘东工业陶瓷出口额突破30亿,耐酸管道助力中东海水淡化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 • 杨岐山孽龙洞光影秀华丽升级,500米溶洞演绎《禅宗六祖传奇》
- • 荷兰智慧温室技术助力芦溪番茄产业升级,产量翻倍创新高
- • 湘东区荣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陶艺课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莲花县“富硒农耕研学基地”开课,学生亲历水稻基因测序实验
- • 上栗花炮工匠国际邀请赛盛大开幕,传统技艺与3D打印烟花激情对决
- • 萍乡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剑指千亿级产业集群
- • 电瓷产业大脑上线,智能匹配技术助力全球订单交货期缩短60%
- • 林业碳汇交易首单落地,萍乡生态资源变现超千万元
- • 芦溪紫红米丰收祭典盛大开幕,千人共制巨型发糕祈愿丰年
- • 合丰蛋鸡合作社扶贫项目助力农民增收,累计销售滞销鸡蛋700万枚
- • 杨岐山孽龙洞全新升级:全息投影秀演绎禅宗祖师传奇故事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腾飞,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万亩农田高效管理
- • 扶贫小水电收益反哺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全市小学科学课改启动,迈向实验室全覆盖新时代
- • 莲花万亩荷塘喜获有机认证,“荷虾共生”模式年产值破亿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西美食新IP,推动地方餐饮产业升级
- • 湘东区“零碳示范村”挂牌,光伏+沼气助力绿色能源革命
- • 萍乡全域推广“秸秆炭化还田”技术,助力土壤有机质提升30%
- • 南坑镇七夕乞巧市集盛大开市,女红技艺吸引年轻手作达人
- • 萍乡创先河: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设立,5家农企成功挂牌融资
- • 萍乡RCEP农产品专列启航,辣酱腊肉直抵东盟十国市场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全国推广,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工运百年主题光影诗剧《燎原》首演,千架无人机同步绘制工人群像,共绘百年辉煌
- • 千年古刹杨岐山禅意灯光秀首演,数字技术助力传统文化亮相《新闻联播》
- • 00后团队创新无限,3D打印技术助力萍乡花果非遗文化焕新颜
- • 湘东区多部门联动,七旬老人房产证难题终获化解
- • 武功山脚下乡村民宿集群年营收破2亿,户均增收15万元,乡村振兴新引擎!
- • 湘东傩文化创意园盛大开园,非遗傩面具年销售额突破千万
- • 武功山脚下乡村民宿集群年营收破2亿,户均增收15万元,乡村振兴新路径!
- • 萍乡老字号美食地图:30家百年店铺串联成线,探寻赣南味道之旅
- • 升坊镇晒秋节成网红打卡地,辣椒玉米拼出巨型党徽,传承红色文化新风尚
- • 萍乡黄爱堂家族清代廉政石刻:中纪委官网深度解读历史与廉政精神
- • 萍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30个村获评省级水美乡村
- • 芦溪傩戏《孟姜女》赴欧巡演,AR面具引领外国观众步入沉浸式观剧新体验
- • 安源区签约智慧农业综合体,数字大棚助力万亩富硒农田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