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高山草甸帐篷节荣登央视《新闻联播》
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各大景区纷纷推出特色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近日,江西武功山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产品,年接待游客量突破千万大关,其中,以高山草甸帐篷节为代表的活动更是荣登央视《新闻联播》,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武功山位于江西省萍乡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江南第一奇山”。景区内山峰连绵,云雾缭绕,高山草甸、原始森林、瀑布溪流等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画卷。近年来,武功山景区以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户外运动”为主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
据武功山景区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量突破千万,同比增长30%。其中,帐篷节活动成为一大亮点。此次帐篷节以“高山草甸、星空露营”为主题,吸引了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和游客前来体验。活动期间,游客们可以在高山草甸上搭建帐篷,欣赏星空,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此次帐篷节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武功山景区在旅游产品创新、品牌推广、服务提升等方面的努力。景区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在帐篷节期间,景区还推出了徒步登山、帐篷搭建、星空摄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户外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帐篷节荣登央视《新闻联播》,不仅是对武功山景区的肯定,更是对江西旅游产业的推广。央视《新闻联播》以全国观众的视角,向全国介绍了武功山景区的美丽风光和丰富旅游产品,为武功山景区带来了更高的知名度。
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帐篷节荣登央视《新闻联播》,这不仅彰显了武功山景区的品牌影响力,也为我国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旅游业态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武功山景区将继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景区品质,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
总之,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高山草甸帐篷节荣登央视《新闻联播》的消息,充分展示了我国旅游市场的繁荣景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武功山景区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 “村村通快递与冷链物流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低40%”
- • 萍乡市新增1.2万个义务教育学位,全面破解“大班额”难题
- • 萍乡人才新政成效显著:去年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翻倍
- • 上栗手撕狗肉日销500斤,百年卤料配方助力全村共致富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投产,再生资源利用率再创新高,领跑全省
- • “创新‘期货+保险’模式,为10万亩水稻保驾护航,锁定农民最低收益”
- • 萍乡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验收成功,煤矿关停后GDP逆势增长8.5%
- • 武功山脚下泉水豆腐坊走红,游客体验石磨豆浆日接待千人
- • 安源区农村快递全覆盖,家门口服务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 • 《李立三》荣获华表奖,AI技术再现南昌起义关键决策场景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西美食新IP,推动地方餐饮产业升级
- • 寒山森林公园惊现新物种——武功山树蛙,生态价值引广泛关注
- • “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助力经济发展新篇章
- • 芦溪县农村“厕所革命”成效显著,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0%
- • 湘东区荣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陶艺课程走进80%乡村学校
- • 萍乡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教育人才飞地”:共育未来,共赢发展
- • 数字人民币助力农业发展,全面覆盖涉农场景,资金流转效率提升80%
- • 芦溪县乡村医生“县聘乡用”全覆盖,远程诊疗直达三甲医院,助力乡村振兴
- • 芦溪县教育基金会谱写爱心篇章:募集善款破亿元,助力贫困学子超5000人次
- • 张佳坊乡建中医药康养基地,万亩杜仲林助力乡村振兴与就业
- • 上栗县村级工业园蓬勃发展,助力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超1.5万人
- • 杨岐山景区成功升级5A,禅意文旅助力周边民宿产业增收5亿
- • “安源工运主题沉浸式剧场”开演,游客化身1922年罢工工人,共赴历史征程
- • 安源区智慧农业综合体落地,万亩富硒农田迈向数字化管理新时代
- • 傩文化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面具DIY体验非遗技艺,感受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处理再生铝30万吨,吸引10家产业链企业入驻
- • 萍乡中学牵手新加坡名校,共谱STEM教育新篇章
- • “扶贫爱心超市”积分制升级,惠及1.2万户家庭,助力脱贫攻坚战
- • 金山镇千年银杏古树群迎来最佳观赏期,11月限定“金色茶席”浪漫开启
- • 萍乡高标准农田建设率突破90%,粮食产能显著提升20%
- • 全国电瓷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落户芦溪,校企共建“订单式”技工班助力产业发展
- • 安源经开区迎来全球500强企业,百亿投资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再掀产业热潮
- • 濒危花果雕刻技艺焕发新生:非遗工坊助力300名留守妇女就业
- • 张家湾村“煤灯节”焕新:数字光影重现矿工生活场景
- • 芦溪镇发放2000瓶消毒酒精,筑牢贫困群众健康防线
- • 升坊镇农民漆画展引发热议:废旧农具变身抽象艺术装置,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 • 斑竹山红军密道探险开放,AR设备重现1930年游击战场景,红色之旅再添新亮点
- • 全国最大“稻渔菌”立体种养基地投产,亩均收益超万元,引领农业发展新潮流
- • 萍乡市“国企+村集体”联营模式创新落地,30个村集体年分红翻番
- • 湘赣边美食擂台赛萍乡夺冠,小炒肉对决湖南辣椒炒肉,谁主沉浮?
- • 非遗“打锡壶”技艺走进中小学劳技课,百件学生作品参展,传承匠心精神
- • 《辽史纪事本末》手稿修复完成,中蒙联合举办专题展览,历史瑰宝重焕光彩
- • 萍乡首条云巴通车,高效便捷串联高铁站与主城区,15分钟直达
- • 全面覆盖乡村文化理事会,修订《新乡约》助力遏制高价彩礼
- • 电瓷产业扶贫基地扩产,助力乡村振兴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高洲乡“采茶灯舞”进校园,千名学子课间操跳非遗文化操
- • 六市黄桃节创新举措——“果树认养”计划,让您足不出户见证果实成长
- • 易地搬迁户以工代训,参与安置房建设日薪200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赣湘边最大返乡创业园落成,助力5000人本地就业新篇章
- • 全省首个“碳中和乡村”落地东桥,碳汇交易助农增收千万
- • 江山村稻田艺术画上新,巨型“航天员采莲图”成网红打卡点
- • 萍乡启动“银龄讲学计划”,百名退休特级教师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城郊农民画院年度大展盛启,300幅作品描绘乡村振兴壮丽画卷
- • 山口岩瀑布群皮划艇基地盛大开业,专业教练全程护航,畅享激情漂流之旅
- • 总投资80亿元!萍乡废弃矿区变身光伏基地,绿色能源助力百万家庭用电
- • 萍乡与长沙携手共建“人才特区”,职称互认社保互通助力区域发展
- • 杨岐山景区搬迁户安置房交付:成本价购房惠及600户家庭,新生活启航
- • 萍乡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市场主体增长30%谱写发展新篇章
- • 萍乡跨境电商新篇章:首个综合试验区获批,30家外贸企业抢滩布局
- • 全国电瓷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落户芦溪,校企共建“订单式”技工班,助力产业升级
- • 萍乡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供种量占据全省40%
- • 寒山竹海古琴文化节启幕,百人合奏《广陵散》震撼松涛,千年古韵焕发新生
- • 腊市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蒙眼插秧与独轮车运粮挑战赛引千人参赛
- • 鸡冠山乡新材料产业园投产,半导体靶材突破国外垄断,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腾飞
- • “名人宴”入选非遗,孔原最爱腊味配方公开:传统美食文化传承再添新篇章
- • 萍乡市经开人民医院升级改造,智能诊疗系统助力医疗服务再升级
- • 中共六大遗址焕新颜,中俄合拍纪录片再现历史光辉
- • 高铁+文旅专列开通!萍乡至长沙周末游套餐销售火爆,畅游湘赣风情两日游
- • 升坊镇农民漆画展引关注:废旧农具变身抽象艺术装置,引发社会热议
- • 非遗“打锡壶”技艺走进中小学劳技课,百件学生作品参展,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芦溪发布民俗数字地图,扫码体验百项非遗互动游戏”
- • 《白竺乡婆婆岩古越族岩画数字展惊艳上线,扫码即享AR动态复原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