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业遗产转型峰会落地安源,发布“萍乡模式”引领老工业区复兴之路
近日,全国工业遗产转型峰会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隆重召开。此次峰会以“传承与创新——老工业区的复兴之路”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将工业遗产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推动老工业区的转型升级。峰会发布的老工业区复兴“萍乡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为全国老工业区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萍乡市安源区作为我国著名的“工人运动圣地”,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近年来,安源区以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此次峰会的召开,标志着萍乡市在工业遗产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全国老工业区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峰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工业遗产保护、老工业区转型发展、产业升级、文化旅游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老工业区的转型发展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护工业遗产。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技价值。在转型过程中,要保护好工业遗产,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独特资源。
二是推动产业升级。老工业区的转型发展,关键在于产业升级。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三是创新发展模式。老工业区的转型发展需要创新思维,探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萍乡市安源区在工业遗产转型方面,形成了“萍乡模式”,为全国老工业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四是加强文化旅游。工业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成为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要充分发挥工业遗产的文化旅游价值,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提升城市形象。
五是完善政策体系。政府要加大对老工业区转型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为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萍乡模式”是指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产业升级、创新发展模式、文化旅游等方面形成的独特发展路径。该模式以安源区为试点,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实现了老工业区的复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安源区对工业遗产进行了全面保护,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独特资源。同时,通过合理利用,将工业遗产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二是产业升级。安源区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安源区已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创新发展模式。安源区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产业、文化、旅游等多领域融合发展。例如,将工业遗产与旅游相结合,打造了“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的特色旅游产品。
四是文化旅游。安源区充分发挥工业遗产的文化旅游价值,打造了以工业遗产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品牌。目前,安源区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工业旅游目的地。
五是政策支持。政府高度重视老工业区转型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全国工业遗产转型峰会在萍乡市安源区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老工业区转型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相信在“萍乡模式”的引领下,全国老工业区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秋收起义广场光影秀国庆首演,裸眼3D技术再现革命烽火,致敬英雄岁月
- • 上栗县复刻明清“花炮行会”,百家企业共筑非遗保护公约
- • 萍乡创新“企业安静日”制度,打造无忧环境护航项目建设
- • 芦溪玉皇山“朝仙节”荣登央视,十万信众徒步挑战元宇宙祈福赛道
- • 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正式启动,30所村小焕新颜,告别旱厕、危房
- • 萍乡方言保护课程试点:守护赣西文化乡音,传承千年赣韵
- • 秋收起义纪念馆AR导览全新上线,带你穿越时空感受1927年军事部署图
- • 上栗县花炮安全操作员持证上岗,2000名脱贫群众获高薪岗位,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首推教师优待卡,尊师重教再添新举措
- • 芦溪县电瓷产业链延伸至乡村,20家村办企业年产值突破3亿
- • 萍乡崛起:营商环境全国排名上升50位,荣膺“投资黑马城市”
- • 高坑镇百年煤城华丽转身,文旅综合体助力老矿区焕发新活力
- • 麻山傩文化园非遗工坊盛大开启,亲身体验傩面具雕刻,传承非遗技艺
- • 武功山草甸音乐节回归,星空帐篷区新增地暖防寒系统,打造极致音乐体验
- • “中欧班列萍乡专列首发,工业陶瓷直通欧洲市场,开启萍乡外贸新篇章”
- • 芦溪县农村智慧路灯全覆盖,光伏照明助力年省电费百万
- • 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全覆盖,VR设备助力连接在外务工父母
- • 湘东区扶贫家政培训班结业,300名脱贫妇女签约北上广高端家政市场
- • 赣西港口经济带扬帆起航,萍乡签约20家临港物流企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云端乡音档案馆”:全球萍乡人共筑方言文化瑰宝,方言短视频播放量破亿
- • 赣湘合作产业园再扩容,50平方公里新蓝图描绘湘企百亿投资新篇章
- • 湘东工业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特种陶瓷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
- • 萍乡经开区试点“无废园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5%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芦溪县牵手宁德时代,投资50亿打造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基地
- • 碧湖潭玻璃水滑道升级,2公里极速漂流穿越原始森林,畅享夏日激情之旅
- • 村级卫生室全部配备远程诊疗系统,村民家门口看三甲专家
- • 芦溪县教育基金会谱写爱心篇章:募集善款破亿元,助力贫困学子超5000人次
- • 电瓷产业大脑上线,智能匹配技术助力全球订单交货期缩短60%
- • 湖上乡“打麻糍”大赛开锣,百斤木槌演绎糯香年味
- • 荷花仙子全球选拔赛盛大启动,冠军将代言“太空莲”元宇宙展厅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 湘东区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20亿,抖音直播助力“陶瓷之乡”焕发新活力
- • 芦溪县“富硒富锌大米”品牌估值超10亿,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引领绿色健康新潮流
- • 安源区新建6所公办幼儿园,新增普惠学位1800个,助力破解“入园难”
- • 碧湖潭玻璃水滑道升级,2公里极速漂流穿越原始森林,畅享自然奇观之旅
- • 银河镇通用航空产业园启动,助力赣西低空经济枢纽建设
- • 莲花县携手中科院共建富硒实验室,15家种业龙头企业签约助力乡村振兴
- • 李立三故居数字孪生馆盛大开馆,VR全景重现“立三路线”历史场景
- • 安源区创新试点“光伏+农业”模式,千亩大棚顶实现分布式发电并网
- • 萍乡跨境电商综试区启动,电瓷产品直通亚马逊欧洲站,助力外贸新篇章
- • 萍乡与长沙携手共建“科创走廊”,共引30家高新企业助力区域发展
- • 萍乡市领跑江西,氢能公交全城覆盖打造零碳交通新典范
- • 安源区智能终端产业园二期投产,助力地方经济迈向200亿元产值新高峰
- •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服务,照亮重度残疾儿童的未来之路
- • 莲花县新能源客车基地投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再添新军!
- • “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脱贫户年均增收3200元——我国光伏扶贫成效显著”
- • 村级光伏电站分红到户,助力村民年增收2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元宇宙数字内容产业园落户湘东,助力本土IP孵化超200个,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新潮流
- • 武功山旅游专线开通,沿线农户年均增收8万元,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莲花血鸭制作标准全球发布,百城联动挑战“最大炒锅”彰显中华美食魅力
- • 湘东区“乡村艺术银行”启动,村民用陶艺作品换积分兑商品,助力乡村振兴
- • 萍水河岸建历史名人光影长廊,全息投影讲述千年文脉
- • 湘东傩雕非遗工坊助力残疾人脱贫致富,200名残疾人艺人订单络绎不绝
- • 麻山中学农耕实践基地硕果累累,学生种植富硒水稻直供校园食堂
- • 湘东皮影戏元宇宙剧场惊艳上线,手机端定制专属剧情角色体验新潮流
- • 萍乡学院成立“廷式智库”,助力破译晚清改革派未公开信札
- • 上栗县“村村通快递”工程圆满收官,农产品出村时效提升70%
- • 赣湘合作产业园新能源企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 • 安源路矿工人“祭窑神”百年仪式复原:虚拟现实技术再现井下祈福场景
- • 湘东皮影戏跨界融合创新,打造红色经典《安源大罢工》新剧目
- • 华能集团投资50亿元,萍乡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式开工,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萍乡市“国企联村”计划落地,30家国企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 • 千年岩画重焕生机,白竺乡婆婆岩徒步线AR扫码解锁历史奥秘
- • 24小时智慧政务驿站:全区覆盖,103项业务自助秒办,打造便捷高效政务服务新体验
- • 湘东“哭嫁歌”惊艳央视舞台,原生态婚俗引全国关注
- • 华为数字能源项目落户萍乡,助力中部智慧能源标杆建设
- • 腊市镇万人空巷迎“傩神巡游”,AI技术复原失传百年《五雷咒》舞步
- • 萍乡市书房建设成就斐然,24小时城市书房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 • 芦溪缩龙舞动元宇宙,VR全景展演登陆国家级文化云平台
- • 全国首个工业固废循环经济园在萍乡投运,利用率高达95%,引领绿色环保新潮流
- • 太空育种辣椒亩产破万斤,辣度达100万SHU,问鼎全球辣椒种植新高峰!
- • 老关镇小学“红色讲解团”走红,百名学生义务讲解凯丰故居,传承红色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