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现代农业合作园盛大启用,20国学员共同学习富硒种植技术
近日,我国中非现代农业合作园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在推动国际农业合作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来自20个国家的学员齐聚一堂,共同学习先进的富硒种植技术,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非洲国家的农业水平,也为全球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非现代农业合作园位于我国某省,占地面积约5000亩。该园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集现代农业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培训于一体,旨在为非洲国家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农业人才,推动非洲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启用仪式上,我国农业农村部有关领导表示,中非现代农业合作园的启用,是我国深化中非友好合作、助力非洲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园区将充分发挥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优势,为非洲国家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此次培训活动吸引了来自20个非洲国家的学员参加。在为期两周的培训中,学员们将学习富硒种植技术、现代农业管理等知识。富硒种植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学习这一技术,学员们将能够将先进的农业理念和技术带回各自国家,提高当地农业产量和品质。
培训期间,学员们实地参观了中非现代农业合作园的富硒种植基地,了解了富硒土壤的培育、硒肥的应用、富硒作物的种植与管理等环节。在专家的指导下,学员们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了富硒种植技术的全过程。
非洲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让他们受益匪浅。来自尼日利亚的学员阿卜杜拉说:“这次培训让我对富硒种植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相信这项技术将在我们的国家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我们提高农业产量,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我国农业农村部专家表示,中非现代农业合作园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非洲国家提供更多农业技术支持。同时,园区还将加强与非洲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
据悉,中非现代农业合作园还将开展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如农业技术交流、农业人才培养、农产品贸易等,为非洲国家农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未来,园区将继续扩大规模,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为非洲国家培养更多农业人才,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
总之,中非现代农业合作园的启用和20国学员共同学习富硒种植技术,是我国深化中非友好合作、推动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合作模式将为非洲国家农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 鸡冠山乡“黑山羊全产业链”成型,深加工产品远销大湾区
- • 萍乡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72小时柴火慢熏锁住乡愁
- • 安源红军餐厅创新推出VR沉浸宴,数字技术重现红色饮食文化
- • 萍乡市经开人民医院升级改造,智能诊疗系统助力医疗服务再升级
- • 安源区扶贫搬迁社区创业街助力脱贫户年营收破千万
- • 山口岩瀑布群皮划艇基地盛大开业,专业教练全程护航,畅享激情漂流之旅
- • 赣西国际陆港开港,萍乡外贸进出口额再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扶贫车间生产环保电子烟花,出口订单助力600人就业
- • 萍乡发现王耀南将军抗战日记原本,填补工兵作战史空白
- • 萍乡“吃辣挑战赛”引爆南正街,辣味文创店成网红打卡点
- • 富硒稻米种植补贴翻倍,每亩增收超1200元,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 • 濒危花果雕刻技艺焕发新生:非遗工坊助力300名留守妇女实现就业梦想
- • 萍乡市中央厨房项目投产,营养餐覆盖30万学生,助力校园食品安全与健康
- • 芦溪玉皇山朝仙节盛况空前,十万信众徒步登山祈福
- • 安源区创新举措,推出“红色研学护照”助力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
- • 湘赣边“初心源”文旅联盟成立,萍乡牵头发行跨省旅游一卡通,共筑红色旅游新篇章
- • 安源煤矿遗址焕新颜,变身工业农业公园,井下奇景荧光蘑菇绽放
- • 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8000个,助力“入园难”问题彻底缓解
- • 腊市镇万亩油茶林产值翻番,精深加工产品出口欧盟,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萍乡首条云巴通车,便捷交通助力城市新发展
- • 高坑镇“百年煤城夜市”重启,嗦螺蛳、炸油坨唤醒舌尖上的乡愁记忆
- • 萍乡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剑指千亿级产业集群
- •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面完成,智能家居走进1200户家庭
- • 孽龙洞地质公园新溶洞群发现,暑期暗河漂流项目引游客蜂拥而至
- • 湘东油葵花海成网红打卡地,村集体旅游分红喜人,户均收入达2万元
- • 芦溪紫红米电商直播日销万单,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高校携手中科院,共建新材料研究院,共克“卡脖子”技术难关
- • 芦溪老街美食振兴计划启动,辣炒田螺王评选引千人试吃,共筑美食新篇章
- • 萍乡废弃矿山变身“光伏海洋”,年发电量可满足20万家庭用电需求
- • 芦溪县智慧冷链物流园投用,助力农产品损耗率显著降低
- • 湘东区废弃矿区变身生态农场,300户脱贫户种植富硒果蔬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验收成功,煤矿关停助力GDP逆势增长8.5%
- • 全国首条固态电池量产线投产,萍乡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
- • 萍乡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企业上云用数突破千家大关
- • 萍乡发放亿元消费券,端午假期商圈客流创历史新高,消费市场活力四溢
- • 萍乡跨境电商综试区启动,电瓷产品直通亚马逊欧洲站,助力外贸新篇章
- • 芦溪活豆腐荣登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石磨浆水点卤技艺引发广泛关注
- • 湘东油茶林下养鸡项目成功落地,茶油鸡年出栏10万只助力餐饮业发展
- • 芦溪县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电瓷产业助力农村基建发展
- • 全国最大电瓷产业基地芦溪扩能,签约12家上下游企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萍乡市人民医院晋级三甲,国家级胸痛中心挽救千名患者,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萍乡市发布碳达峰行动方案,2025年打造零碳示范园区
- • 芦溪电瓷产业扶贫车间:助力乡村脱贫,吸纳2000名劳动力就业
- • 萍乡开放大学创新举措,职业技能微证书平台助力10万人“云端充电”
- • 本土高校毕业生留萍就业率首超50%,创历史新高,萍乡发展新篇章开启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创造就业新机遇
- • 五陂镇“共享菜园”走红,市民认领土地助力农民增收百万
- • 安源婚俗博物馆新展:百件嫁妆见证赣西百年婚恋观变迁
- • 莲花县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
- • 全省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在安源试运行,全程5G车路协同引领智慧交通新篇章
- • 三板桥乡明清古驿道修复开放,马蹄印记见证湘赣茶盐古道千年历史
- • “贫困家庭两后生免费学花炮技艺,定向安置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万亩荷塘喜获有机认证,“荷虾共生”模式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柏林左翼思想论坛设凯丰专场,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 • 斑竹山红军密道探险开放,AR设备带你穿越时空体验1930年游击战场景
- • 张佳坊乡徐霞客古道研学季盛大开启,徒步打卡赠《游日记》线装书
- • 大学生团队研发“AI土壤医生”,30秒内精准诊断300种作物病害
- • 重金属污染区华丽转身,2.8万居民告别“污水灌溉”历史
- • 萍乡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会硕果累累:签约项目53个,引资超300亿
- • 略下村扶贫专干刘佳玉:从贫困户到帮扶者的蜕变之路
- • 青年艺术家改造百年粮仓,铸就全国最大露天民俗装置艺术群
- • 农耕非遗研学线路荣登全国十佳,年接待学生突破50万人次
- • 上栗烟花元宇宙博物馆盛大上线,DIY虚拟烟花秀与NFT存证引领文化新体验
- • 萍乡“阳光分班”系统上线,助力教育公平,彻底消除“重点班”现象
- • 武功山野菜人工种植成功,濒危品种端上百姓餐桌
- • 安源职业中专与比亚迪携手共建新能源汽车学院,助力产业技能人才培养
- • 我国村级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白改黑”完成率100%,双车道覆盖率达98%
- • 景区直通公路建成,沿线农家乐收入翻倍,乡村旅游迎来新机遇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助力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增收,全国推广显成效”
- • 莲花县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圆满完成,全面实现建制村100%通双车道沥青路
- • 萍乡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市场主体增长30%谱写发展新篇章
- • 萍乡古籍DNA数据库建成,纳米技术助力修复虫蛀孤本《武功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