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区高坑镇荣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红色研学助力村民年增收超500万元
近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高坑镇荣获“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高坑镇深厚红色文化的认可,更是对当地发展红色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推动。近年来,高坑镇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带动村民年增收超500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高坑镇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是一片充满红色历史的土地。这里曾是萍乡起义的策源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地之一。近年来,高坑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的荣誉称号,是对高坑镇红色旅游发展的充分肯定。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高坑镇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打造了一批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和红色研学线路。这些红色景点和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红色研学作为高坑镇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等群体开展红色研学活动,让参与者深入了解红色历史,感受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据统计,仅2021年,高坑镇红色研学活动就吸引了近10万人次参与,带动村民年增收超500万元。
为了进一步提升红色研学品质,高坑镇不断优化研学课程,丰富研学内容。他们邀请专家学者为研学团队提供专业指导,结合当地红色历史,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研学课程。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聆听革命故事、体验红色文化、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活动等。这些课程不仅让参与者深入了解红色历史,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高坑镇还注重保护红色文化遗产,推动乡村环境整治。他们投资建设了一批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如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红色文化广场等,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同时,加强乡村环境整治,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让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如今,高坑镇已成为江西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研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让红色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还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未来,高坑镇将继续秉承“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的理念,努力将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总之,安源区高坑镇荣获“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荣誉称号,是红色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新时代背景下,高坑镇将继续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
- • 东桥镇以油菜花海经济为引擎,农旅融合收入突破3000万元
- • “重走凯丰长征路”数字研学上线,AR技术再现湘江战役指挥细节,传承红色精神
- • 上栗中学新校区主体封顶,赣湘边最大全寄宿制中学崛起
- • 电影《李立三》荣获华表奖,AI技术复原南昌起义决策关键场景
- • 江西湘东区打造“乡村儿童心理健康中心”,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 • 全国工业遗产转型峰会落地安源,发布“萍乡模式”引领老工业区复兴之路
- • “共享厨房”助力三板桥乡小学留守儿童传承家乡味——莲花血鸭制作活动启幕
- • 荷塘乡千亩太空莲绽放,汉服游船+莲子采摘套餐邀您共赏盛夏之美
- • 上栗县花炮产业数字安全监管平台上线,事故率锐减90%,安全新篇章开启
- • 萍乡市经开人民医院升级改造,智能诊疗系统助力医疗服务再升级
- • 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首发,车厢装饰展现刘凤诰楹联艺术魅力
- • 萍乡市获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绿色信贷余额实现80%增长,绿色金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高坑镇“百年煤城夜市”重启,嗦螺蛳、炸油坨唤醒舌尖上的乡愁记忆
- • 莲花县“一村一荷塘”工程成效显著,富硒莲蓬出口东南亚创汇1.5亿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便捷出行新体验
- • 扶贫车间创新生产环保电子烟花,出口订单助力600人就业
- • “莲花富硒稻米订单农业新篇章:5万亩保底收购协议助力万户增收”
- • 重金属污染区华丽转身,生态公园助力2.8万居民告别“污水灌溉”历史
- • 全国首个“碳中和农业试验区”落户莲花县,碳汇交易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血鸭制作技能培训助力妇女增收,5000名妇女人均月增3000元”
- • 全球首条固态电池中试线落户萍乡,年产值预超百亿,开启绿色能源新篇章
- • 六市黄桃节创新举措:果树认养计划,包邮到家见证果实成长
- • 萍乡红鲫鱼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建成,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上栗县试点VR安全教育,创新花炮生产流程实操技能培训
- • 莲花县竹纤维深加工项目投产,年消耗毛竹50万吨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真理的火种》交响诗在国家大剧院奏响,凯丰音乐盛宴启幕
- • “订单式技能培训助力贫困户子女,汽修、电商专业就业率100%”
- • 百年安源老街焕新颜:城市更新“留改拆”典范打造数字文创街区
- • 芦溪县发布民俗数字地图,扫码即可体验百项非遗项目
- • 宋代名宦王古墓园发现廉政石刻,中纪委官网设专题解读:传承廉政文化,弘扬清风正气
- • 安源红色沉浸式剧场开演,游客化身“秋收起义”战士重走革命路
- • 萍乡首推教师优待卡,公交文旅福利助力教育工作者便捷生活
- • 总投资30亿!莲花生物医药产业园签约辉瑞等国际药企,共筑全球医药创新高地
- • 萍乡学院科研实力再攀高峰:新增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
- • 芦溪县教育基金会谱写爱心篇章:募集善款破亿元,助力贫困学子超5000人次
- • 萍乡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市场主体增长30%再创辉煌
- • 老旧小区焕新颜,加装电梯惠及2.8万户居民,每部补贴高达15万元
- • 麻山生态新区打造“零碳智慧村”,光伏屋顶年发电2000万度,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
- • “村村通快递+冷链物流,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低40%”
- • 湘东“赶分社”农耕节新玩法:AI测土配方搭配古法播种,传承与创新共舞
- • 金山镇千年银杏古树群迎来最佳观赏期,11月限定“金色茶席”浪漫开启
- • 湘赣边首个“免申即享”政策平台上线,惠企资金秒到账,助力企业高效发展
- • 杨岐禅宗文化节盛大开幕,禅茶、禅医、禅武体验吸引30万游客共赴心灵之旅
- • 数字人民币助力农业发展,全面覆盖涉农场景,资金流转效率提升80%
- • 芦溪县农村“AI护林员”上岗,守护万亩生态林安全
- • 中共六大会址举办李立三专题展,中俄合拍纪录片上映:历史记忆的传承与共鸣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创造1.5万人就业奇迹
- • 赣湘边医疗协作深化,萍乡市民可跨省直接结算长沙三甲医院费用
- • 萍乡农科队勇闯南极,打造智能温室,实现极地热带水果种植奇迹
- • 萍乡中小学开启国际理解教育新篇章:与海外30校缔结姊妹校
- • 全国最大矿用装备交易中心盛大开市,区块链技术助力跨境采购新篇章
- • 农村饮水提质工程竣工,10万村民喝上“直饮水”,幸福生活再升级
- • 莲花血鸭速食包研发成功,3分钟微波加热即可还原地道风味
- • 传奇装备攻略全解析:2025年最新资讯与深度剖析
- • 安源区荣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三产联动助力年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 • 安源工人夜校旧址焕新颜,短视频创作课程助力老矿工变身网红
- • 张家湾智慧邻里中心启用,AI机器人助力24小时政务服务
- • 长平手工挂面技艺申遗成功,非遗传承人直播教万人拉面,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安源区庭院经济示范工程启动:千户农民房前屋后种菌菇、养蜜蜂,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农产品跨境电商园年交易额突破百亿,艾米果热销日韩市场
- • 湘东区发布非遗美食地图:一图导航带你品味30家老店傩面糕、孝母饼等非遗美食
- • 上栗县“数字乡村”平台上线,智慧农业覆盖率超8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上栗县村级养老“幸福餐桌”全覆盖,留守老人1元吃饱暖人心
- • 全国首单稻田甲烷减排交易在莲花县成功落地,农民增收1200元/亩
- • 安源锦绣城倾情打造沉浸式剧本杀《煤都谍影》,旗袍演绎民国往事,解密神秘谍影传奇
- • 湘东区防返贫保险全覆盖,因病灾致贫户最高获赔10万,筑牢民生保障防线
- • 南坑车湘傩面雕刻工坊牵手区块链,千年技艺作品可溯源
- • 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8000个,助力“入园难”问题彻底缓解
- • 麻山古窑复烧大典盛大举行,百名陶艺家共创“千年窑火”数字藏品
- • 萍乡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全力助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腾飞
- • 萍乡市城市书房全覆盖,24小时自助图书馆达50座,打造全民阅读新风尚
- • 萍乡经开区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投产,助力江西产业链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