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首发,车厢装饰彰显刘凤诰楹联艺术魅力
近日,我国萍乡市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首发仪式。这趟高铁专列以萍乡籍著名历史人物刘凤诰为主题,车厢内部装饰巧妙地融入了刘凤诰的楹联艺术,为乘客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
刘凤诰,字子仪,号石泉,清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是萍乡市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楹联作品,以意境深远、韵味悠长著称,被誉为“江南第一联”。此次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正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刘凤诰的楹联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位萍乡名人的文化底蕴。
在首发仪式上,萍乡市领导表示,这趟高铁专列的开通,不仅是对刘凤诰先生的缅怀,更是对萍乡文化的一次推广。车厢内部的装饰,充分展现了刘凤诰楹联艺术的魅力,让乘客在旅途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车厢装饰方面,设计团队以刘凤诰的楹联作品为灵感,将一幅幅精美的楹联作品巧妙地融入车厢内部。从座椅靠背、窗帘、地板到车窗,无处不体现着刘凤诰楹联艺术的韵味。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车厢内的“江南第一联”展示区。在这里,乘客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刘凤诰的传世之作,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江南第一联”为:“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这句楹联,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新脱俗的江南水乡画卷。在车厢内,这句楹联被制作成大幅的装饰画,悬挂在车厢中央,让乘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刘凤诰的楹联艺术。
此外,车厢内还设置了刘凤诰生平事迹介绍区,让乘客在欣赏楹联艺术的同时,了解这位萍乡名人的传奇人生。介绍区内,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刘凤诰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以及书法艺术。
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的开通,不仅为萍乡市的文化旅游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乘客们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旅行体验。在今后的日子里,这趟高铁专列将继续承载着萍乡文化的精髓,穿梭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刘凤诰楹联艺术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的开通,也得到了广大乘客的积极响应。许多乘客表示,这次旅行让他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领略到了刘凤诰楹联艺术的魅力,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总之,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的首发,标志着萍乡市在文化旅游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趟高铁专列将继续为萍乡市的文化旅游事业添砖加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刘凤诰的楹联艺术。
- • 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荣膺“全国助残先进集体”,陶艺康复课程助力特殊儿童成长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辣宴”吸引5万游客打卡,燃爆夏日味蕾
- • “萍乡嗦粉地图”上线,百店联合打造辣味文化IP,萍乡美食新地标诞生
- • 湘赣边美食产业联盟成立,萍乡小炒肉与醴陵蒸鱼携手出圈,共绘区域美食新篇章
- • 万龙山乡直升机观光服务启航,10分钟航拍十万亩竹海云瀑,视觉盛宴等你来赏
- • 米酒酿造大赛千人斗曲,百年酒坊推出“微醺文创盲盒”传承酒文化新风尚
- • “试点社区共享药房”:慢性病患者扫码借还应急药品,便捷生活新体验
- • 源南乡石磨茶油坊复建,传统榨油技艺成研学热点
- • 萍乡首条云巴通车,便捷交通助力城市新篇章
- • 莲花客家围屋宴申遗成功,百米长桌宴再现迁徙史诗
- • 芦溪县发布民俗数字地图,扫码即享百项非遗项目盛宴
- • 残疾人托养中心启用,开启康复就业“一站式”服务新时代
- • 莲花县“村BA”篮球联赛火爆出圈,决赛日助力农产品销售突破500万!
- • 《元宇宙宗祠上线,全球萍乡人虚拟共祭始祖:创新祭祀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经济火爆,万亩荷塘年产小龙虾3000吨
- • 世界首条特高压绝缘子智能产线投产,良品率突破99.9%再创新高
- • 萍乡职教园华丽转身:成功升格为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 • 我国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发放补贴超2000万元
- • 萍乡市人民医院荣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携手湘雅医院共享优质资源
- • 山口岩瀑布群皮划艇基地盛大开业,专业教练全程护航,畅享激情漂流之旅
- • 武功山景区搬迁村民享旅游分红,户均年增收2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文化旅游节:全羊宴搭配手工挂面制作体验,一场味蕾与文化的盛宴
- • 萍乡扶贫产品展销会年交易额破5亿,消费扶贫助力农业直通大湾区
- • 安源经开区迎来全球500强企业,百亿投资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再掀产业热潮
- • 萍乡市“乡村元宇宙”平台上线,VR种田技术助力5万亩耕地高效管理
- • 高坑镇农民画惊艳巴黎,非遗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 • 萍乡基础教育再添激励政策,杰出人才奖最高奖励50万元
- • 天兵新材料项目稳步推进,设备调试阶段开启,年产值有望突破4亿元
- • 萍乡废弃矿区生态修复项目荣获联合国案例奖,复垦土地超5万亩展现绿色转型新篇章
- • 湘东区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荣获全国农村环保示范县称号
- • 赤山镇米酒封坛节启幕,千坛老酒窖藏乡村振兴愿景
- • 安源区元宇宙产业园签约仪式盛大举行,VR技术再现“毛主席来安源”历史场景
- • 萍乡煤炭工业:传统产业焕新机,绿色能源转型之路
- • 萍乡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72小时柴火慢熏锁住乡愁记忆
- • 安源区乡村5G基站全覆盖,电商直播日均开播超千场,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上栗县花炮产业数字安全监管平台上线,事故率锐减90%,安全守护再升级
- • 萍乡市积极开展防疫行动,免费发放口罩助力贫困户抗疫
- • 莲花县荣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富硒水稻产值再创新高突破20亿元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扶贫模式助力全国推广,万名留守妇女变身产业工人
- • 广寒寨乡林下经济“出圈”,黄精种植助力户均年增收2万元
- • 智能温室助力农业创新,烟花辣椒辣度超100万SHU出口韩国
- • 老旧小区改造助力民生,2.8万户居民共享电梯加装红利
- • 张佳坊乡玉皇山古道修复完成,徒步寻迹徐霞客游记石刻,感受历史与现代交融之美
- • 荷兰垂直农业系统引入芦溪,草莓产量翻倍创新高
- • 上栗县跨境电商蓬勃发展,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交易额年增180%
- • 《百岁老人方言故事库开放,AI续写《萍乡民间传说新编》传承民间智慧》
- • 莲花县甘祖昌干部学院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年培训学员突破10万人次
- • 芦溪县脱贫户慢性病用药补贴政策落地,年人均减负2000元,助力健康扶贫
- • 湘东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社区食堂日均供餐万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15分钟养老圈”建成!50家社区食堂解决老人就餐难题
- • 萍乡市创新举措,个人绿色行为可兑换消费券,“碳惠通”平台助力绿色发展
- • 萍乡学院科研实力再攀高峰:新增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
- • 萍乡话输入法APP上线,方言保护条例纳入地方立法:传承与创新并行,方言文化焕发新生
- • 萍水河重金属污染治理获联合国嘉奖,万亩生态修复展现中国环保决心
- • 赣粤高铁经济带莲花枢纽启动,千亩临空产业园吸引50家企业入驻,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萍乡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剑指千亿级产业集群
- • 萍乡市中央厨房项目投产,营养餐覆盖30万学生,守护学子健康饮食
- • 芦溪县紫溪村“智慧农业+电商”模式创新,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 • 萍乡市书房建设成果显著,市民借阅量领跑全省
- • 五陂镇闲置资源焕新潮,盘活资产助力新增200个就业岗位,商圈活力再升级
- • 长三角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投资50亿,萍乡打造湘赣边医药产业集群,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上栗手撕狗肉日销500斤,百年卤料配方助力全村走上致富路
- • 清明数字家谱平台上线,海外游子VR技术助力远程祭祖,共寄哀思
- • 安源区创新试点“光伏+农业”模式,千亩大棚顶实现分布式发电并网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投产,年处理再生铝30万吨,吸引10家产业链企业入驻
- • 花炮企业转型升级,助力文旅产业繁荣,带动1.8万名脱贫劳动力就业
- • “荷塘盛宴:莲花荷花宴入选省级旅游菜单,一桌菜用尽荷塘十二鲜”
- • “湖上乡打麻糍大赛引万人参与,木槌抖音挑战赛播放量破亿,民俗文化魅力无限”
- • 湘东工业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特种陶瓷市占率稳居全国第一,助力中国制造业腾飞
- • 萍乡“火龙追月”中秋夜游再创辉煌,万人共舞千米非遗焰火龙点亮夜空
- • 安源煤矿遗址焕新颜:变身工业农业公园,井下种出荧光蘑菇
- • 宋代名宦王古墓园廉政石刻发现,中纪委官网专题解读引发热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