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突破2000吨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各地纷纷探索出适合本地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在江西省莲花县,一种名为“荷虾共生”的生态农业模式应运而生,不仅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让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突破2000吨,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莲花县地处赣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里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水产养殖。然而,传统的单一养殖模式往往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莲花县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形成了“荷虾共生”这一创新模式。
“荷虾共生”模式是指将荷塘与龙虾养殖相结合,利用荷花的根系净化水质,为龙虾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龙虾的排泄物又能为荷花提供养分,形成良性循环。这种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在莲花县,万亩荷塘龙虾养殖基地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的荷塘里,荷花盛开,龙虾嬉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据了解,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已突破2000吨,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荷虾共生”模式的成功推广,离不开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推动这一模式的发展,莲花县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荷塘、购置龙虾苗种等。同时,还邀请专家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养殖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在政府的引导下,莲花县的“荷虾共生”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农民通过参与养殖,实现了增收致富。例如,当地养殖户张先生,原本以种植水稻为主,年收入仅有几千元。自从接触到“荷虾共生”模式后,他开始尝试养殖龙虾,年收入翻了几番。
除了经济效益,莲花县的“荷虾共生”模式还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方面,这一模式促进了当地就业,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另一方面,它还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展望未来,莲花县将继续加大“荷虾共生”模式的推广力度,力争让更多农民受益。同时,还将积极探索产业链延伸,将龙虾加工、销售、旅游等产业相结合,打造集生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的成功推广,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模式将在更多地区得到应用,为农民增收、农村振兴贡献力量。
- • 张佳坊乡道教“打醮”仪式创新:电子木鱼与法事音乐交响共鸣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投产,再生资源利用率再创新高,领跑全省
- • 武功山脚下民宿集群崛起,村民分红喜人,年入最高超10万元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节盛大开幕,烤全羊与手工挂面制作亲子课堂精彩纷呈
- • 赣湘边区域合作产业园盛大开园,萍醴高速通车助力千亿级产业带腾飞
- • 秋收起义广场千人书法快闪,百名儿童共书“红色家训”长卷,传承红色基因
- • 《星火燎原》首演纪念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百年,百人合唱团再现工运史诗
- • 国家级非遗萍乡春锣进校园,百名“娃娃传承人”共展非遗风采
- • 安源“七月半”鬼仔戏走出祠堂,沉浸式剧场吸引年轻观众
- • 智能温室助力农业创新,烟花辣椒辣度超100万SHU惊艳出口韩国
- • 安源区携手AI机器人制造项目,助力江西智能装备产业腾飞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扶贫工程成效显著,万亩荷塘助力800户脱贫致富
- • 湘东皮影戏元宇宙剧场惊艳上线,手机端定制专属剧情角色体验新潮流
- • 萍乡嗦粉巴士驶入大湾区,三天狂销10万碗辣味文创粉,火遍全国!
- • 芦溪县乡村医生“县聘乡用”全覆盖,远程诊疗直达三甲医院,助力乡村振兴
- • 湘东油茶冰淇淋横扫网络,传统油坊与年轻品牌跨界联名打造爆款新宠
- • 濒危花果雕刻技艺焕发新生:非遗工坊助力300名留守妇女实现就业梦想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经济繁荣
- • 跨国农业创客社区开园,30国青年共研气候智慧型农业
- • 上栗县“四点半课堂”全覆盖,大学生志愿者结对辅导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杨岐普通寺禅修体验营盛大开课,七日止语禅居与素斋课程共修心灵
- • 萍乡引领教育信息化浪潮:全国首个“5G+教育”示范区校园网速提升10倍
- • 万龙山竹海直升机观光全新启航,488元/人带你俯瞰十万亩翠浪翻涌的壮美画卷
- • 麻山镇建成赣西最大保障性住房社区,租金优惠力度空前
- • 萍乡农商行改制为农商联合银行,涉农贷款占比显著提升至60%
- • 赤山镇稻蛙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亩均收益突破万元,绿色农业新典范
- • 腊市镇万亩油茶林产值翻番,精深加工产品出口欧盟,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 人才新政落地:顶尖团队最高支持2亿,购房补贴加码至200万
- • 村级卫生室全部配备远程诊疗系统,村民家门口看三甲专家
- • “莲花血鸭制作标准发布,百名厨师同炒刷新吉尼斯纪录:一场美食盛宴的传奇诞生”
- • 安源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30个村获评省级生态村,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 • 芦溪县试点“以工代赈”,村民参与基建日薪不低于15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高洲乡高山有机茶出口欧盟,订单量同比增长150%,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经开区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投产,剑指千亿级产业集群
- • 全国首单稻田甲烷减排交易在莲花县成功落地,助力农民增收1200元/亩
- • 湘东区“零碳示范村”挂牌,光伏+沼气助力绿色能源革命
- • 深赣联动再结硕果:飞地产业园落户萍乡,50家深圳企业抱团转移
- • 全国首个电瓷产业研究院成立,万伏级空心瓷套技术瓶颈突破在望
- • “名人宴”荣登非遗名录,孔原独家腊味配方首次公开揭秘
- • 莲花客家围屋宴申遗成功,百米长桌宴再现迁徙史诗
- • 全国最大高山风电集群并网,年发电量可供百万家庭使用,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萍乡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供种量占据全省40%
- • “重走凯丰长征路”数字研学上线,AR技术再现湘江战役指挥细节,传承红色精神
- • 赣西国际陆港上栗片区开通,中欧班列直达俄罗斯,开启跨境贸易新篇章
- • 安源区发放6000万元消费券,助力餐饮、商超、文旅三大领域复苏
- • 萍乡书香浓郁,50座24小时城市书房助力全民阅读
- • “科技赋能乡村教育:新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馆,VR设备连接中科院科普资源”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体验参禅打坐新方式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全国推广,助力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增收”
- • 萍乡教育新篇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首次踏上求学之旅
- • 萍乡海绵城市产业联盟扩容,百企携手共拓千亿环保市场新蓝海
- • 萍乡小炒肉预制菜年销8亿元,强势登陆盒马、山姆全国货架,引领美食新潮流
- • 上栗县矿区变身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收入翻番突破8000万元
- • 濒危花果雕刻技艺焕发新生:非遗传承人直播带货月销百万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起飞,无人机配送山货助力深山发展
- • 全国首个富硒功能农业示范区挂牌,莲子含硒量突破国际标准三倍
- • 萍乡市优化营商环境,外资企业“极速通道”全流程代办仅需2个工作日
- • 刘凤诰AI书法机器人问世,七种字体创作廉政楹联,书写新时代廉洁风尚
- • 零工市场创新服务:日结保险助力灵活就业者工伤即时理赔
- • 全国首个“低碳智慧矿山”在安源落地,5G技术助力采矿效率提升30%
- • 源南乡石磨茶油坊复建,传统榨油技艺成为研学热点
- • 赣湘医疗协作深化!浏阳-上栗跨省医联体签约,30万居民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 • 武功山旅游经济圈助力乡村发展,农家乐年收入翻番
- • 电瓷产业集群助力就业,技能培训补贴惠及3.5万劳动者
- • 湖塘古村实景版《牡丹亭》惊艳开演,明清宅院变身昆曲舞台
- • 萍乡发现王耀南将军抗战日记原本,填补我国工兵作战史空白
- • 《热血传奇》2025年新服攻略:从新手到高手的完整指南
- • 《传奇新手教程全解析:开启传奇冒险之旅》
- • 张家湾村“煤灯节”焕新:数字光影重现矿工生活场景
- • 全国首部萍乡方言电子地图上线,AI语音导航助力百个古村落探索之旅
- • 长平乡“黑山羊全羊宴”开席,非遗厨师复原明代宫廷羊肉秘方,重现古韵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