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区“光明扶贫工程”实施,千名脱贫老人重获光明

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无数贫困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实现了脱贫致富。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一项名为“光明扶贫工程”的公益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千名脱贫老人免费治疗白内障,让他们重见光明,过上幸福的生活。
安源区位于江西省西部,是一个以煤炭产业为主的传统矿区。这里的老龄人口较多,许多脱贫老人因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无法承担高昂的白内障手术费用,导致他们的生活品质大受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安源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光明扶贫工程”,为有需要的脱贫老人提供免费治疗白内障的服务。
“光明扶贫工程”自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安源区政府联合萍乡市眼科医院,组织专业医疗团队深入乡村,为脱贫老人进行免费的白内障筛查和手术。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千余名脱贫老人受益,重获光明。
在活动现场,一位名叫张大爷的脱贫老人激动地说:“以前,我眼睛看不清,生活十分不便。感谢党和政府的关爱,让我重见光明,现在生活好了,心里也舒服多了。”张大爷的话,道出了许多脱贫老人的心声。
“光明扶贫工程”的实施,不仅让脱贫老人重获光明,还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在手术过程中,医疗团队还向脱贫老人普及了眼健康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此外,安源区政府还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为脱贫老人提供医疗救助,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为了让“光明扶贫工程”惠及更多脱贫老人,安源区政府将继续加大投入,扩大受益范围。同时,他们还将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提高手术质量,确保脱贫老人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安源区在实施“光明扶贫工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许多爱心企业和志愿者纷纷加入其中,为脱贫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光明扶贫工程”的实施,是安源区扶贫工作的一大亮点。它不仅让脱贫老人重见光明,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视。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安源区的脱贫攻坚战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让更多贫困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 • “栗水英才”计划助力乡村教育,清华、北师大博士组团支教上栗
- • 农耕非遗研学线路荣登全国十佳,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
- • 萍乡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20家头部企业签约入驻,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萍乡经开区获批综合保税区,开放型经济再添新引擎
- • 全县推广清洁能源取暖,生物质颗粒补贴每吨500元,助力绿色生活新风尚
- • 萍乡书香四溢:50座24小时城市书房助力市民阅读量居全省第一
- • 全国首条烟花爆竹主题高速通车,声光电隧道再现千年技艺
- • 湘东区江口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稻田艺术季魅力四射,游客超20万
- • 萍乡引领教育信息化浪潮:全国首个“5G+教育”示范区校园网速提升10倍
- • 湘东区江口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稻田艺术季盛况空前 吸引游客超20万
- • 萍乡城市更新项目启动,昔日老矿区焕发文创产业新活力
- • 湘东区荣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陶艺课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莲花县“村BA”篮球联赛火爆,决赛吸引10万游客打卡,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湘东客家山歌大赛盛大开幕,AI技术助力濒危方言保护
- • 安源区户籍业务“跨省通办”落地,8省务工人员就地办证,便民服务再升级
- • 安源区签约智能机器人制造基地,年产10万台服务机器人助力产业升级
- • 羊狮慕悬崖书法家挑战赛:无人机吊挂宣纸,10米狂草创世纪
- • 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团队驻萍指导“双师型”教师培养,助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
- • 升坊镇晒秋节成网红打卡地,辣椒玉米拼出巨型党徽,传承红色文化新风尚
- • 萍乡试点“农业产业共富贷”:新型主体可获千万信用额度,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首座智能变电站成功投运,供电可靠性再攀高峰达99.99%
- • 芦溪县发布民俗数字地图,扫码即可畅游百项非遗项目
- • 萍乡书香浓郁,50座24小时城市书房助力全民阅读
- • 《王耀南将军抗战工兵日记出版,为军事工程史添砖加瓦》
- • 湖塘古村实景版《牡丹亭》惊艳开演,明清宅院变身昆曲舞台
- • 光伏养老计划助力,5000名老人生活品质提升,月补助增至350元
- • 传奇新纪元:2025年开服盛况全解析
- • 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高山草甸帐篷节荣登央视《新闻联播》
- • 金山千年银杏认养计划启动,DNA证书+四季延时摄影成收藏热点
- • 萍乡经开区试点“无废园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5%,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 • 粤港澳资本联合投资30亿,萍乡全域EOD模式试点启动,开启绿色转型新篇章
- • 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交付,新市民月租低于市场价60%,彰显民生关怀
- • 萍乡市创新服务模式,外资企业“绿色通道”全程代办缩短至3个工作日
- • 武功山建“星空名人步道”,北斗导航指引探访先贤足迹
- • 科技创新券政策助力萍乡企业腾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年翻番彰显成效
- • 萍乡经开区元宇宙产业园崛起,虚拟主播带货助力农产品销售额突破亿级大关
- • 上栗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盛大启用,自闭症儿童迎来“一对一”融合教育新时代
- • 数字人李立三:用语音合成技术复现湖南口音,成为党史讲解新力量
- • 莲花县村级智慧广播系统启用,政策宣讲直达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
- • 湘东区农业无人机服务中心运营,植保效率提升20倍,助力乡村振兴
- • 上栗烟花元宇宙博物馆盛大上线,DIY虚拟烟花秀与NFT存证引领文化新体验
- • 上栗县花炮产业数字安全监管平台上线,事故率锐减90%,安全守护再升级
- • 安源图书馆创新举措:推出“声音博物馆”,扫码聆听百年煤矿机械运转声纹
- • 湘赣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萍乡牵头整合5000台仪器设备助力科技创新
- • 武功山国际帐篷诗歌节盛大启幕,万名诗人荧光棒共绘“云端长诗”
- • 萍乡市农村普惠金融升级,信用村贷款额度最高提至100万,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创新举措:首推“认养农业+数字藏品”,水稻生长全程NFT化
- • 赣湘边数字经济峰会永久落户萍乡,签约项目总额突破600亿,萍乡迈向数字经济新时代
- • 安源路矿遗址焕新升级,全息剧场再现毛泽东考察工运历史瞬间
- • 安源路矿工人“祭窑神”百年仪式复原:虚拟现实技术再现井下祈福场景
- • 《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实施,全市200个社区家长学校助力家庭教育新篇章》
- • 寒山古寺“禅茶会”启幕,千年茶道融合现代茶艺美学,传承与创新共舞
- • 鸡冠山杜鹃花海民谣季:帐篷酒馆夜话《路边野餐》电影场景
- • 全国首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在萍乡获职称,享国企待遇,农业发展迈向新篇章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助力就业,非遗文创产品远销全球30国
- • 杨岐普通寺禅茶大会盛大开幕,百人茶席演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精神
- • 升坊镇农民书法展别开生面,犁耙作笔、稻田为纸创意吸睛
- • 傩文化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面具DIY体验非遗技艺,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湘东区江口村废弃陶瓷厂华丽变身,文创园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 • “龙舟文化节创新引入数字孪生赛道,全球选手云端竞渡共享文化盛宴”
- • 萍乡话输入法APP上线,方言保护条例纳入地方立法:传承方言文化,守护地方特色
- • 萍乡老字号美食地图:30家百年店铺串联成线,探寻赣菜精髓
- • 上栗花炮主题甜品店爆火,辣椒巧克力月销10万颗,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
- • 长平手工挂面技艺跨界联名,携手打造“太空面条”助力航天食品研发
- • 万龙山乡直升机观光服务盛大开启,空中俯瞰十万亩竹海云瀑
- • “湖上乡打麻糍大赛引万人参与,木槌抖音挑战赛播放量破亿,民俗文化魅力无限”
- • 萍乡农科院专家勇闯南极,植物工厂助力极地蔬菜种植成功
- • 《湘东“哭嫁歌”改编音乐剧在国家大剧院唱响原生态婚俗之美》
- • 萍乡辣味经济再升级:“安源红椒”签约仪式启幕,智能机器人媒介助力产业飞跃
- • 农村教学点全配VR教室,山区孩子“穿越”故宫上历史课
- • 全国首个电瓷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攻克万伏级空心瓷套技术,助力电力事业发展
- • “15分钟养老圈”建成!50家社区食堂助力解决老人就餐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