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凯丰长征路”AR研学上线,湘江战役指挥细节全景还原,传承红色精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方式也在不断革新。近日,一款名为“重走凯丰长征路”的AR研学应用正式上线,旨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湘江战役的指挥细节以全景形式呈现,让广大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重走长征路,传承红色精神。
“重走凯丰长征路”AR研学应用以凯丰长征路为主线,通过AR技术将湘江战役的指挥细节进行全景还原。用户只需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即可在虚拟世界中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在应用中,用户可以跟随红军战士们一起经历湘江战役的激烈战斗,深入了解战役的背景、过程和成果。
据了解,湘江战役是长征途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此次战役中,红军战士们英勇顽强,不畏强敌,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通过“重走凯丰长征路”AR研学应用,可以让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亲身感受红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在应用中,湘江战役的指挥细节得到了精心还原。用户可以清晰地看到战役的指挥所、战场布局、战斗过程等。此外,应用还加入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图片,让用户在体验中学习到更多关于长征的历史知识。
“重走凯丰长征路”AR研学应用的上线,标志着我国在红色教育领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这款应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近年来,我国红色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红色旅游、红色影视、红色教育等形式的红色文化传承活动日益活跃。AR技术的应用,为红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重走凯丰长征路”AR研学应用的基础上,未来有望推出更多以AR技术为载体的红色教育产品,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总之,“重走凯丰长征路”AR研学应用的上线,为我国红色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相信在科技与教育的融合下,红色精神将得到更好的传承,激发更多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 萍乡腊肉汉堡惊艳上海美食节,中西合璧创新单品日销千份
- • 扶贫小水电收益反哺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武功山脚下复活赶墟文化,数字圩市连通20国跨境电商
- • 萍乡市经开人民医院升级改造,智能诊疗系统助力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莲花血鸭制作标准发布,百名厨师同炒刷新吉尼斯纪录,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赣湘医疗协作深化!浏阳-上栗跨省医联体签约,30万居民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 • 杨岐山景区搬迁户喜提安置房,600户家庭共享成本价购房福利
- • 湘赣边“初心之路”旅游联盟成立 一卡通覆盖50家景区,畅游红色旅游新体验
- • 赣西国际陆港:老工矿区华丽转身,年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
- • 凤诰文枢塔落成,镌刻江西历代状元名录,传承千年文脉
- • 莲花血鸭美食文化节盛大启幕,万人宴挑战吉尼斯最大蒸笼纪录
- • 武功山竹筒饭荣膺“中国地标美食”,日售2000筒彰显地域特色
- • 青年教师安居工程圆满启动:首期800套人才公寓交付使用
- • 神泉湖环湖马拉松10月开跑,完赛奖牌镶嵌天然红米晶石,展现独特魅力
- • 《星火燎原》首演纪念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百年,百人合唱团再现工运史诗
- • 光伏+车棚扶贫项目并网,照亮脱贫家庭幸福生活
- • “虚拟现实廉政课上线,创新形式助力清代刘凤诰审贪腐案教学”
- • 湘东区油茶光伏立体扶贫模式创新推广,助力村民户均年分红超3000元
- • 安源煤矿遗址焕新颜:百年绞车房变身工业风咖啡馆,文化传承与时尚碰撞
- • 《神泉湖的精灵》首演成功,留守儿童演绎乡村儿童剧场新篇章
- • 湘东区扶贫家政培训班圆满结业,300名脱贫妇女成功签约北上广高端家政市场
- • 上栗县“数字乡村”平台上线,智慧农业覆盖率超8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湘赣边劳务协作平台成功上线,助力2万名脱贫群众跨省就业增收
- • 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揭晓,芦溪县脱颖而出跻身前三甲
- • 萍乡首条跨境高铁开通,加速融入长株潭经济圈
- • 心理健康教育走进校园,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率超90%
- • 电竞产业生态圈成型,全国职业联赛主场落户萍乡:萍乡电竞新篇章开启
- • 萍乡“十大碗”宴席重现江湖,传统婚宴民俗焕发新生机
- • 赣湘边冷链物流中心启用,鲜莲48小时直达粤港澳,加速农产品流通新篇章
- • 科技赋能乡村教育,VR设备助力中科院科普资源共享——我国新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馆
- • 芦溪县农村AI护林员上岗,守护万亩生态林安全
- • 莲花县“乡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5万学生每日免费加餐,助力健康成长
- • 芦溪县荣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县,盲道联网率实现100%全覆盖
- • 萍乡科创城盛大开园,12家院士工作站领衔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
- • 武功山旅游专线开通免费接驳车,沿线农家乐收入翻两番,助力乡村振兴
- • 南坑傩雕工坊与故宫联名,复刻光绪帝御赐彭铭敬傩面具,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
- • 城市广场命名“凤诰文枢”:江西历代状元名录镌刻其地,传承文化底蕴
- • 光伏农场4.0版启用,双面发电板下种出富硒黑木耳,绿色能源与农业创新完美结合
- • 天兵新材料项目稳步推进,设备调试阶段开启,年产值有望突破4亿元
- • 湘东区江口村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航天稻拼出巨型星空图
- • 上栗花炮产业数字化升级,安全环保型烟花出口额同比增长300%,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 • 芦溪县创新扶贫模式:扶贫荣誉积分制助力创业贷款,善行变财富
- • 武功山脚下“5G+无人农场”崛起,水稻亩产提升20%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扶贫资金助力智能灌溉系统,万亩果园节水3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湘东皮影戏跨界融合创新,打造红色经典《安源大罢工》新剧目
- • 安源区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助力双减后教师减负
- • 鸡冠山乡黑山羊全产业链成型,预制菜产品直供连锁餐饮,引领乡村振兴新潮流
- • 龙舟文化节盛况空前,夜光龙舟巡游点亮夜空,LED龙鳞随鼓点变色
- • 安源路矿工运纪念馆复原百年前矿工“祭窑神”仪式,重现工业民俗画卷
- • 萍乡环保科技园启用AI监测系统,助力500家企业绿色排放实时管控
- • “萍乡菜篮子”社区团购平台上线,次日达服务覆盖长株潭城市群,引领智慧生活新潮流
- • 废弃矿山变身“光伏+农业”综合体,年发电2亿度助力农民增收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助力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增收,全国推广显成效”
- • 南正街麻辣摊主日售5000串,秘制辣油配方助力整条街经济腾飞
- • 萍乡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升级,10万学生共享“智慧食堂”新体验
- • 光伏养老计划助力,5000名老人生活品质提升,月补助增至350元
- • 大学生创办“红色剧本杀工坊”,凯丰故事改编作品获千万流量
- • 上栗县复刻明清“花炮行会”,百家企业共筑非遗保护公约
- • 萍乡高铁经济圈规划发布,站前商务区签约10家总部企业,开启区域发展新篇章
- • 九旬老艺人传承“麻山镇打锡歌”:濒危曲目焕发新生
- • 全省首个“碳中和乡村”落地东桥,碳汇交易助农增收千万
- • 银河镇中学稻作文化馆盛大开馆,学生积极参与富硒水稻科研项目
- • 羊狮慕悬崖书法展惊险开展,书法家腰系绳索凌空挥毫展现书法艺术魅力
- • 清明云祭扫覆盖全市,数字家谱平台激活宗祠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 • 湘东区携手中科院,稀土研究院成立助力高端磁材技术突破
- • 高坑镇“百年煤城夜市”重启,嗦螺蛳、炸油坨唤醒舌尖上的乡愁记忆
- • 萍乡老字号美食地图:30家百年店铺串联成线,探寻赣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 新泉乡豆腐宴申遗成功,七十二变豆腐雕惊艳亮相国宴菜单
- • 生态护林员岗位扩招,年工资提升助力绿色事业发展
- • “重走凯丰长征路”AR研学上线,湘江战役指挥细节全景还原:重温历史,体验科技魅力
- • 全国工业遗产转型峰会落地安源,发布“萍乡模式”引领老工业区复兴新篇章
- • “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助力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企业开办仅需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