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开秧门’民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千人插秧赛展现农耕智慧传承”
在我国的广袤土地上,民俗文化如同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历史的辉煌。近日,莲花县“开秧门”民俗被正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这一古老民俗的肯定,更是对农耕智慧的传承与发扬。
“开秧门”是莲花县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这一天,村民们齐聚田野,举行盛大的插秧比赛,以此庆祝春耕的开始。插秧比赛不仅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更是对农耕文明的传承。
在“开秧门”活动中,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秧苗,欢声笑语,场面热闹非凡。比赛现场,千人插秧,一派繁忙景象。参赛者们精神抖擞,你追我赶,力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插秧任务。这不仅是对个人技艺的展示,更是对团队协作精神的体现。
“开秧门”民俗之所以能够入选省级非遗名录,离不开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插秧比赛不仅是对农耕文明的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团结、互助精神的弘扬。在比赛中,村民们共同体验农耕生活的艰辛,感受大自然的恩赐,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莲花县“开秧门”民俗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代代农民的辛勤付出。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将这一民俗活动发扬光大。如今,这项活动已成为莲花县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为了更好地传承“开秧门”民俗,莲花县加大了对这一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一方面,通过举办插秧比赛、民俗展览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确保“开秧门”民俗后继有人。
千人插秧赛作为“开秧门”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农耕智慧的传承。在比赛中,村民们巧妙地运用各种技巧,如“八字插法”、“三角插法”等,提高了插秧效率。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更是对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品质的传承。
总之,莲花县“开秧门”民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是对这一古老民俗的肯定,更是对农耕智慧传承的重视。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弘扬这一民俗文化,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 萍乡建成世界最大地方鸡种基因库,守护濒危鸡种的生命线
- • 芦溪县农村“智慧路灯”全覆盖,光伏照亮未来,年省电费百万
- • 萍乡首家工业遗址咖啡馆惊艳亮相,百年竖井塔见证历史新篇章
- • 麻山生态新区打造“零碳智慧村”,光伏屋顶年发电2000万度,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全国推广,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县乡村教师周转房全覆盖,300名特岗教师扎根扶贫一线,助力教育扶贫事业
- • 湘东傩面主题餐厅盛大开业,非遗面具与辣味美食跨界融合,打造独特餐饮体验
- • 湘东霉豆腐工业化生产,真空包装热销北上广深,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传统花炮厂华丽转身,电子火药企业助力航天事业
- • “红色安源”思政课品牌闪耀全国,情景剧《工运火种》走进百所学校
- • “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助力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企业开办仅需半天
- • 安源区废弃煤矿塌陷区华丽转身,变身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
- • 电瓷产业大脑上线,全球订单智能匹配助力企业缩短交货期60%
- • 湘东区扶贫家政培训班圆满结业,300名脱贫妇女成功签约北上广高端家政市场
- • 老年大学课程菜单化,银发学员可自选无人机摄影课,乐享智慧生活新篇章
- • “名人宴”荣登非遗名录,孔原独家腊味配方揭秘
- • 斑竹山红军密道探险开放,AR设备带你穿越时空体验1930年游击战场景
- • 腊市镇智慧大棚引种太空蔬菜,亩产效益翻倍提升
- • “银河镇紫红米小镇盛大开园,稻田音乐节单日吸金百万,乡村旅游新风尚”
- • “全省首创‘拿地即开工+验收即发证’,项目审批周期压缩60%”
- • 赤山镇米酒封坛节启幕,千坛老酒窖藏乡村振兴愿景
- • 安源矿区塌陷区变身千亩光伏电站,年发电2亿度助力3万农户脱贫致富
- • 废弃矿山变身“光伏+农业”综合体,年发电2亿度助力乡村振兴
- • 荷花仙子全球选拔赛盛大启动,冠军荣耀代言“太空莲”元宇宙展厅
- • 神泉乡烧塔节:千年火祭映照无人机灯光秀,烈焰燃情点亮夜空
- • 湘东傩面具惊艳威尼斯双年展,雕刻大师荣获“国际非遗大使”称号
- • 萍乡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落户湘东,助力人才引进50名,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武功山景区搬迁村民享旅游分红,户均年增收1.5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VR实景上线,带你穿越百年见证工人运动风云
- • 大学生创新力爆棚,红色剧本杀改编游戏点击量破亿,凯丰故事焕发新生
- •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萍乡落地生根,首批学徒荣获国际认证
- • 武功山竹筒饭荣膺“中国地标美食”,日销量突破2000筒彰显地域特色
- • 武功山旅游扶贫专线开通,助力沿线农家乐户均增收5万元
- • 莲花县甘祖昌干部学院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年培训学员突破十万人次
- • 芦溪县发布民俗数字地图,扫码即可体验百项非遗项目
- • 《萍乡民间故事集》出版:百岁老人口述,抢救性记录3000则传说
- • 赣西港口经济带正式启动建设,20家临港制造企业签约入驻,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萍乡首推教师优待卡,尊师重教再添新举措
- • 上栗烟花主题乐园盛大试运营,安全模拟烟花DIY与沉浸式焰火剧场引领新潮流
- • 萍乡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20家头部企业签约入驻,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芦溪民俗文化节盛况空前,全息投影再现千年傩舞祭祀场景
- • 萍乡非遗婚服租赁服务首推,百年夏布嫁衣成年轻人新宠
- • 芦溪县教育基金会谱写爱心篇章:募集善款破亿元,助力贫困学子超5000人次
- • 金山千年银杏认养计划启动,DNA证书+四季延时摄影成收藏热点
- • 湘赣边美食擂台赛萍乡夺冠,小炒肉对决湖南辣椒炒肉,一场舌尖上的较量!
- • 长平乡黑山羊精深加工园正式投运,预制羊肉出口中东市场再添新翼
- • 废弃厂房变身当代美术馆:乡村振兴艺术介入计划的创新实践
- • 南坑镇傩舞祈福夜游盛大启幕,每月初一十五上演《赶鬼驱疫》民俗盛宴
- • 老旧小区改造:社会资本助力,物业增值收益反哺民生
- • 赣湘边冷链物流中心启用,鲜莲48小时直达粤港澳,加速农产品流通新篇章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可参禅打坐,体验科技与禅意的完美融合
- • 非遗夏布惊艳巴黎时装周,传统工艺订单激增300%
- • 全球首场“冷焰火诗词大会”上演,烟花绽放同步呈现李白诗句,诗意与浪漫交织
- • 扶贫医疗队下乡巡诊,爱心“健康包”温暖1.2万慢病患者
- • 全省首个村级“零碳养老院”在丹江街建成,光伏发电助力绿色养老
- • 萍乡辣酱产业升级,智能化生产线产能提升10倍,开启产业新篇章
- • 湘赣边“初心源”文旅联盟成立,萍乡牵头发行跨省旅游一卡通,共筑区域旅游新格局
- • 花炮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政府稳岗就业,1.2万人共享发展红利
- • 萍乡RCEP农产品专列启航,辣酱腊肉直抵东盟十国市场
- • 湘东工业陶瓷助力长征火箭发射,耐高温材料开启航天新篇章
- • 粤港澳大湾区“飞地研发中心”落户萍乡,共享千项专利,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体验参禅打坐新境界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文化旅游节:全羊宴搭配手工挂面制作体验,一场味蕾与文化的盛宴
- • 元宇宙宗祠上线,全球萍乡人虚拟共祭始祖:传承文化,跨越时空的祭祖新方式
- • 上栗县发放“新市民安居贷”,首套房利率补贴50%,助力新市民圆梦安居
- • 金山镇千年银杏节盛大启幕,金色茶席与古风市集引汉服爱好者共赴诗意之旅
- • 萍乡市擘画《美食产业振兴计划》,2025年产值目标直指100亿
- • 张佳坊乡徐霞客古道研学季盛大开启,徒步打卡赠《游日记》线装书
- • 白竺畲族婚嫁文化:拦门酒非遗体验基地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 • 湘东区“乡村艺术银行”启动,村民陶艺作品换积分兑商品,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上栗手撕狗肉日销500斤,百年卤料配方助力全村共致富
- • 全省首个扶贫产品直播产业园开园,年销售额突破3.5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