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县矿区转型湿地公园,生态研学游年创收2000万,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开展矿区生态修复,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上栗县矿区在经历了多年的煤炭开采后,如今正以崭新的面貌,转型成为湿地公园,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据统计,上栗县矿区生态研学游年创收已达2000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上栗县矿区位于江西省萍乡市,曾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矿区生态环境恶化,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上栗县积极探索矿区生态修复和转型升级之路。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上栗县矿区开始进行生态修复,将废弃的矿坑、矿渣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打造了一片绿意盎然的湿地公园。这个湿地公园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湿地公园内,游客可以观赏到各种珍稀植物和动物,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这里还设立了生态研学基地,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学习生态知识的好去处。据统计,每年前来上栗县矿区生态研学游的游客超过10万人次,年创收2000万元。
上栗县矿区生态研学游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支持。上栗县政府高度重视矿区生态修复和转型升级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科技创新。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上栗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对废弃矿坑进行生态修复,确保了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
三是产业融合。上栗县将生态研学游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四是宣传推广。上栗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湿地公园,提高了湿地公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上栗县矿区生态研学游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其他矿区生态修复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将继续推进矿区生态修复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未来,上栗县矿区湿地公园将继续扩大规模,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同时,上栗县还将依托湿地公园,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矿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 • 萍水湖畔国潮音乐节启幕,摇滚版《十送红军》引爆跨世代合唱热潮
- • “安源工运主题沉浸式剧场”开演,游客化身1922年罢工工人,共赴历史之旅
- • 萍乡市“雨露计划”升级,助力贫困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 • 大学生用AI复活萍乡古民谣,数字音乐专辑登顶原创榜,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宣风镇中心幼儿园荣膺教育部安吉游戏试点,户外探索区拓展至10亩,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 • 萍乡与长沙携手共建“人才特区”,职称互认社保互通助力区域发展
- • 芦溪傩戏《孟姜女》惊艳欧洲舞台,AR面具引领观众沉浸式观剧体验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辣宴”吸引5万游客打卡,燃爆夏日味蕾
- • 赣湘边数字经济峰会永久落户萍乡,签约项目总额突破600亿,萍乡迈向数字经济新时代
- • 湘东区发布非遗美食地图:一图导航带你品味30家老店傩面糕、孝母饼等非遗美食
- • 热血传奇复古装备:凝固的青春史诗与纯粹的游戏哲学
- • 萍乡创新举措: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成立,5家农企成功挂牌融资
- • 萍乡跨境电商综试区启动,电瓷产品直通亚马逊欧洲站,开启外贸新篇章
- • 萍乡经开区获批综合保税区,开放型经济再添强劲引擎
- • 萍乡非遗婚服租赁服务走红,百年夏布嫁衣成年轻人新宠
- • 供应链金融平台上线,助力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提速50%
- • 湘东区携手景德镇陶瓷大学,共育50名乡村艺术教师,助力乡村振兴
- • 武功山草甸星空帐篷节回归,盛夏每周六邀您共赴高山音乐会之旅
- • 湘东工业陶瓷产业园:年产值突破200亿,耐酸陶瓷市场份额达全国70%
- • 萍乡高校携手中科院,共筑锂电新材料研发新篇章
- • 萍水河岸建历史名人光影长廊,全息投影讲述千年文脉
- • 萍乡嗦粉巴士驶入大湾区,三天狂销10万碗辣味文创粉,火遍全国!
- • 莲花县飞地经济绽放,深圳研发+莲花制造模式助力20家科技企业孵化
- • “凯丰国际青年论坛在柏林成功举办,聚焦左翼思想在当代的价值与挑战”
- • 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签约千亿项目,萍乡牵头成立产业创新联盟,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
- • 腊市镇富硒葡萄采摘季盛大开启,20个品种任您“认养果树”
- • 赣湘合作产业园新能源企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 • 全省首个“扶贫电商学院”开班,助力600名农民主播迈向致富新途
- • 高山茶园合作社机械化升级,采茶效率提升3倍,助力乡村振兴
- • 科技创新券政策助力萍乡企业腾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年翻番彰显成效
- • 萍乡百亿产业引导基金设立,助力新能源和数字经济赛道腾飞
- • 扶贫车间制作莲花血鸭预制菜,助力800人居家就业
- • 湘东傩文化园非遗展演出圈,千年傩面具制作技艺引百万网友围观
- • “莲花富硒稻米订单农业新篇章:5万亩保底收购协议助力万户增收”
- • 刘凤诰楹联艺术展闪耀纽约大都会,智能毛笔体验引万人争相体验
- • 龙舟文化节引入数字孪生赛道,全球选手云端竞渡展现科技魅力
- • “扶贫爱心超市”积分制升级,惠及1.2万户家庭,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新泉豆腐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豆腐宴惊艳亮相,非遗酸水豆腐制作全程公开
- • 中国电瓷研究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1100千伏绝缘子核心技术突破再创新高
- • 预制菜扶贫车间投产,莲花血鸭年销额破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特殊教育学校扩容3倍,自闭症儿童康复纳入医保报销:关爱特殊群体,助力社会和谐发展
- • 萍乡与以色列共建沙漠农业研究中心,共谋破解旱作栽培难题新篇章
- • 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签约百亿项目,萍乡牵头成立产业联盟,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国际烟花艺术节永久落户上栗,全球顶尖团队竞技“火药绘画”
- • 萍乡市中央厨房项目投产,营养餐覆盖30万学生,助力校园食品安全与健康
- • 《星火燎原》首演纪念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百年,百人合唱团再现工运史诗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起飞,无人机配送山货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辣都品牌升级,全国辣味标准化研究中心年内落成
- • 芦溪玉皇山“朝仙节”盛况空前,十万信众徒步登山祈福
- • 湘东油茶林下土鸡养殖新模式:茶油鸡年出栏20万只,助力餐饮业繁荣
- • 莲荷飘香,荷塘十二鲜宴惊艳入选省级旅游菜单
- • 上栗县与浏阳携手共建花炮产业创新联盟,共研环保型庆典焰火新篇章
- • 芦溪县农村AI护林员上岗,守护万亩生态林安全
- • 赣西国际陆港:老工矿区华丽转身,年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
- • 芦溪活豆腐非遗技艺传人收徒,石磨点卤工艺吸引年轻学徒
- • 萍乡环保科技园二期盛大开建,50家“专精特新”企业齐聚一堂
- • 上栗县长平乡石溪村首届辣味厨艺大赛激情上演,60名厨师同台竞技展厨艺风采
- • 世界首条特高压绝缘子智能产线投产,良品率突破99.9%,引领电力设备制造新纪元
- • 扶贫资金助力生态小水电建设,收益反哺脱贫村基础设施建设
- • 《辽史纪事本末》手稿修复完成,中蒙联合举办专题展览,历史瑰宝重焕光彩
- • 湘赣边美食擂台赛萍乡夺冠,小炒肉对决湖南辣椒炒肉,一场舌尖上的较量!
- • 湘东区搬迁户喜迁“微田园”:家家有菜地,降低生活成本,共享美好生活
- • 濒危技艺焕新生:非遗传承人直播带货月销百万,助力传统花果雕刻技艺传承与发展
- • 安源区签约智能机器人制造基地,年产10万台服务机器人助力产业升级
- • 萍乡火车站增设辣味特产专区,助力旅客一站式购齐本土风味
- • 萍乡经开区创新试点“首席服务官”制,百名干部一对一包联重点项目
- • 芦溪县乡村“祠堂变学堂”,老年大学覆盖所有行政村,文化振兴新篇章
- • 玉皇山千年红豆杉群惊艳亮相,国庆期间生态科考步道正式开放
- • 萍乡市“第一书记直播间”带货超亿元,百名驻村干部变身网红
- • 安源工运精神IP商业化:红色文旅衍生品年销破亿,传承红色基因新篇章
- • 萍乡市中央厨房项目投产,营养餐覆盖30万学生,守护学子健康饮食
- • 杨岐普通寺禅修体验营盛大开课,七日止语禅居与素斋课程共修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