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山野菜包子走红,游客排队3小时只为尝一口“山野鲜”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乡村旅游的兴起,各地特色美食逐渐成为了游客们争相品尝的对象。在江西武功山,一款名为“山野鲜”的野菜包子因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甚至有游客为了品尝一口这“山野鲜”,不惜排队3小时。
武功山位于江西省西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近年来,武功山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了许多珍贵的山野菜。其中,一种名为“山野鲜”的野菜,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成为了当地一道独具特色的美食。
“山野鲜”包子选用武功山特有的山野菜,如蕨菜、竹笋、野菌等,搭配猪肉、鸡蛋等食材,经过精心制作而成。这种包子皮薄馅多,汤汁鲜美,野菜清香,口感丰富,让人回味无穷。在武功山,品尝“山野鲜”包子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近日,一款名为“武功山野菜包子”的美食在网络上走红,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为了品尝这“山野鲜”,许多游客纷纷慕名而来,甚至不惜排队3小时。在武功山的一家特色餐馆前,记者看到,长长的队伍蜿蜒曲折,游客们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我特意从外地赶来,就是为了尝尝这‘山野鲜’包子。听说这包子里的野菜都是武功山特有的,口感肯定不错。”一位来自武汉的游客兴奋地说。
“为了这包子,我排队3个小时了,值了!”一位来自南京的游客表示,尽管排队时间较长,但品尝到美味的“山野鲜”包子,一切都值得。
据了解,武功山野菜包子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首先,选用新鲜的山野菜进行清洗、焯水,然后与猪肉、鸡蛋等食材搭配,经过反复揉捏、发酵,最后包制成包子。整个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确保包子的口感和品质。
“我们这里的野菜包子,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山野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餐馆老板自豪地说。
随着“武功山野菜包子”的名声越来越大,当地政府也看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他们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发展山野菜种植,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武功山野菜包子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尝。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武功山野菜包子将会成为更多人心中难忘的美食记忆。
- • 萍乡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文旅经济占比突破15%
- • 宋代名宦王古墓园发现廉政石刻,中纪委官网设专题解读:传承廉政文化,弘扬清风正气
- • 人工智能训练基地落户,为传统工厂“AI质检”转型注入新动力
- • 萍乡百亿产业引导基金设立,助力新能源和数字经济赛道腾飞
- • 智能柜进写字楼,土鸡蛋、蜂蜜直供白领餐桌,消费扶贫新风尚
- • 安源区户籍业务“跨省通办”落地,8省务工人员就地办证,便民服务再升级
- • 萍乡市中央厨房项目投产,营养餐覆盖30万学生,助力校园食品安全与健康
- • 宣风镇中心幼儿园荣膺教育部安吉游戏试点,户外探索区拓展至10亩,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 • 广寒寨四八门万亩野生杜鹃花海绽放,4月花期开通免费接驳巴士,邀您共赴花海盛宴
- • 湘东皮影戏非遗体验馆上线,亲子家庭定制专属皮影剧,传统文化体验新风尚
- • 萍乡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成就斐然,荣获联合国案例奖
- • 高坑镇农民画非遗工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作品远销海外助力文化“出海”
- • 芦溪县启动“未来教师培养计划”,公费师范生签约即享10万补贴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升级,AI虚拟导游带你穿越“秋收起义”烽火岁月
- • 芦溪玉皇山古道修复开放,徐霞客游记打卡地变身“徒步天堂”
- • 萍乡非遗主题民宿爆火,睡傩面房、做烟花手工成新潮流
- • 上栗县搬迁儿童“四点半课堂”全覆盖,大学生志愿者结对辅导助力成长
- • 上栗花炮主题甜品店盛大开业,辣椒巧克力成猎奇打卡单品
- • 《萍乡民俗志》法语版问世,成为巴黎东方文化研究院教材新宠
- • 芦溪县“富硒富锌大米”品牌估值超10亿,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引领绿色健康新潮流
- • 五陂镇“共享菜园”走红,市民认领土地助力农民增收百万
- • 萍乡与以色列共建沙漠农业研究中心,共谋破解旱作栽培难题新篇章
- • 萍乡锂电回收中试基地投运,引领行业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面完成,智能家居走进1200户家庭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西美食研究院,打造20个餐饮IP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武功山国际帐篷诗歌节盛启:万名诗人共绘“云端长诗”
- • 湘东油茶冰淇淋走红网络,传统油坊与年轻品牌跨界联名创新潮
- • 中车集团投资50亿建氢能装备基地,萍乡抢占绿色交通新赛道
- • 萍乡市中央厨房项目投产,营养餐覆盖30万学生,守护学子健康饮食
- • 芦溪县乡村CEO年薪制试行,大学生村官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 • 南坑傩舞融合街舞大赛盛大开幕,面具Breaking引爆Z世代围观热潮
- • 萍乡科技成果转化再上新台阶:设立中试基地,36个项目成功落地
- • 非遗“打锡壶”技艺走进中小学劳技课,百件学生作品参展,传承匠心精神
- • 上栗县花炮产业“数字安全监管平台”上线,事故率下降90%,安全新篇章开启
- • “栗水英才”计划助力乡村教育,清华、北师大博士组团支教上栗
- • 芦溪县电瓷产业链下沉乡村,20个扶贫车间助力脱贫2000人
- • 萍水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劣V类水体全面清零
- • “凤凰湖畔龙舟竞渡,6月启幕的文化盛宴等你来赏”
- • “企业宁静日”制度实施,护航项目投产无干扰
- • 扶贫小水电收益反哺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科技赋能乡村教育:新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馆,VR设备连接中科院科普资源”
- • 萍乡市书房建设成就斐然,24小时城市书房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 • 上栗中学新校区主体封顶,赣湘边最大全寄宿制中学即将崛起
- • 张家湾村煤灯文化节盛大开幕,千盏手工矿灯拼出巨型红色五角星
- • 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升级,5000名学生享受恒温淋浴新体验
- • 总投资80亿!安源新能源电池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突破20GWh
- • 芦溪县乡村“祠堂变学堂”,老年大学覆盖所有行政村,传承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安源区携手AI机器人制造项目,助力江西智能装备产业腾飞
- • 萍乡经开区加速布局,百亿食品产业集群崛起在即——和惠食品项目奠基仪式即将举行
- • 安源秋收起义美食展演启动:红色菜系成为党史教育新载体
- • 萍乡“名师飞课”系统上线,助力乡村学生共享名校课堂资源
- • 消费扶贫智能柜覆盖全区,贫困户土特产直供市民餐桌,共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萍乡市脱贫攻坚表彰大会盛大举行,百个集体和个人荣获“金葵花奖”
- • 上栗县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年发电收益惠及3万农户,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县“村BA”篮球联赛火爆出圈,决赛日助力农产品销售突破500万!
- • 安源工运百年主题光影诗剧《燎原》首演,千架无人机同步绘制工人群像,共绘百年辉煌
- • 全球首条固态电池中试线落户萍乡,年产值预超百亿,开启绿色能源新篇章
- • 24小时智慧政务驿站:全区覆盖,103项业务自助秒办,打造便捷高效政务服务新体验
- • 安源红领巾纪念馆荣膺全国研学基地,打造沉浸式百年队史体验之旅
- • 萍乡市第一书记直播间带货超亿元,百名驻村干部变身网红
- • 老关镇小学“红色讲解团”走红,百名学生义务讲解凯丰故居,传承红色精神
- • 杨岐山孽龙洞光影秀华丽升级,500米溶洞演绎《禅宗六祖传奇》
- • 华为数字能源项目落户萍乡,引领中部智慧能源发展新标杆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腾飞,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万亩农田高效管理
- • 萍乡经开区绿色建筑产业园盛大落地,装配式建材产能跃居中部第一
- • 萍乡营商环境排名跃升全国前50,荣膺“最具投资潜力城市”
- • 校企合作新篇章:安源职业中专与比亚迪共建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
- • 环保烟花出口订单激增,助力800名脱贫群众实现就业梦想
- • 萍乡火车站银发通道升级,智能机器人提供方言服务,打造温馨出行体验
- • 湘东区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20亿,抖音直播助力“陶瓷之乡”焕发新活力
- • 赣粤高铁经济带莲花枢纽启动,千亩临空产业园吸引50家企业入驻,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湘赣边“初心源”文旅联盟成立,萍乡牵头发行跨省旅游一卡通,共筑红色旅游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