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非遗学者工作站落户萍乡,20国专家共鉴活态传承魅力
近日,国际非遗学者工作站正式落户我国江西省萍乡市,标志着萍乡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来自20个国家的专家学者齐聚萍乡,共同考察萍乡的活态传承,为萍乡的非遗保护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萍乡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此次国际非遗学者工作站的落户,旨在通过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萍乡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认识萍乡的非遗文化。
在考察活动中,20国专家对萍乡的非遗项目进行了深入了解。他们参观了萍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观看了萍乡传统戏曲、民间舞蹈、民间工艺等非遗项目的现场表演,并与当地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萍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内,展出了萍乡市丰富的非遗资源,包括傩舞、采茶戏、木偶戏、剪纸、泥塑等。专家们对萍乡的非遗项目表示赞赏,认为这些项目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在傩舞表演现场,专家们被萍乡傩舞的神秘、古朴所吸引。傩舞源于古代祭祀仪式,具有驱邪避灾、祈求丰收的寓意。专家们表示,傩舞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古代祭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采茶戏是萍乡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曲之一,它源于民间,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专家们观看了采茶戏的精彩表演,对演员们的表演技艺和剧情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采茶戏作为我国戏曲艺术的瑰宝,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在民间工艺展区,专家们对萍乡的剪纸、泥塑等传统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这些传统工艺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国际非遗学者工作站的落户,为萍乡的非遗保护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萍乡市将以此次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萍乡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萍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表示,未来,萍乡市将充分发挥国际非遗学者工作站的作用,邀请更多国际专家来萍乡考察、交流,共同为萍乡的非遗保护事业贡献力量。同时,萍乡市还将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力度,鼓励他们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萍乡的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总之,国际非遗学者工作站的落户和20国专家的考察,为萍乡的非遗保护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萍乡的非遗文化必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新的贡献。
- • 萍乡与以色列共建沙漠农业研究中心,共谋破解旱作栽培难题新篇章
- • 萍乡腊肉汉堡惊艳上海美食节,中西融合美食日销2000份
- • 上栗手撕狗肉日销500斤,百年卤料配方助力全村共致富
- • 莲花县发放2000万元种粮补贴,助力农户增收,共筑粮食安全防线
- • 上栗烟花元宇宙博物馆正式上线,数字藏品限量发行开启文化新体验
- • 莲花职业中专成功升格为高职院校,首设“无人机植保”和“电商助农”专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安源路矿遗址公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井下剧场再现《工运风云》实景剧
- • 安源煤矿遗址焕新颜,变身工业农业公园,井下奇景荧光蘑菇绽放
- • 全国首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在萍乡获职称,享国企待遇,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文廷式《纯常子文稿》元宇宙图书馆开放,跨国学者实时互动共赏学术盛宴
- • 江西艾米果首登国际航班,成为江西航空特色机餐展现赣鄱文化魅力
- • 芦溪紫红米电商直播助力扶贫,年销售额突破2亿,2000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 • 社区无人零售柜覆盖长株潭,萍乡菜从田头到餐桌仅3小时,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 茶盐古道汉服马拉松激情开跑,完赛奖牌镶嵌宋代商路出土瓷片
- • “企业宁静日”制度实施,护航项目投产,共创和谐发展环境
- • 莲花万亩荷塘喜获有机认证,“荷虾共生”模式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辣宴”引5万游客打卡
- • 腊市镇智慧大棚引种太空蔬菜,亩产效益翻倍提升
- • 全国电瓷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落户芦溪,校企共建“订单式”技工班助力产业发展
- • 长平乡“黑山羊全羊宴”开席,百道羊肉菜肴展现饮食智慧
- • 农产品跨境电商园年交易额突破百亿,艾米果热销日韩市场
- • 安源工运纪念馆荣膺“全国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称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退役军人创业园盛大开园,首批50个军创项目揽获亿元订单,助力军转民新篇章
- • “莲花民情夜访”机制全国推广,干部入户解难题超万件,助力基层治理新篇章
- • 山口岩瀑布水幕电影《西游记》首映,经典取景地故事全新演绎
- • 鸡冠山乡小学红色驿站落成,学生化身秋收起义故事讲解员传承革命精神
- • 芦溪秋雪蜜桃年产值突破10亿,冷链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县竹产业链升级,竹纤维餐具出口欧美订单激增,绿色经济再创辉煌
- • 杨岐禅寺创新推出AR禅修课,智能手环实时监测禅定数据,引领禅修新潮流
- • 萍乡学院锂电实验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研发高镍电池材料引领行业创新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便捷出行无忧
- • 萍乡市打造外资企业“极速通道”,全流程代办服务压缩至2个工作日
- • 林业碳汇交易首单落地,萍乡生态资源变现超千万元
- • “15分钟养老圈”建成!50家社区食堂助力解决老人就餐难题
- • 安源路矿遗址公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井下剧场重现《工运风云》实景剧
- • 安源区发放6000万元消费券,助力餐饮、商超、文旅三大领域复苏
- • 萍乡发布“富硒农业十年规划”,全域打造中国硒谷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强势崛起,营商环境全国排名跃升50位,荣获“投资黑马城市”称号
- • 扶贫医疗队下乡巡诊,为5000名贫困群众免费配发慢病药箱,助力健康扶贫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推广,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破2000吨,生态农业新典范
- • 萍乡农村“厕所革命”圆满收官,卫生厕所普及率高达98%
- • 萍乡少年科学院成立,中学生参与卫星载荷实验,探索科技未来
- • 探寻萍乡百年老字号美食地图:30家老店串联的味蕾之旅
- • 萍乡市经开人民医院升级改造,智能诊疗系统助力医疗服务再升级
- • 湘东皮影戏元宇宙剧场惊艳上线,手机端定制专属剧情角色体验新潮流
- • 长三角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投资50亿,萍乡打造湘赣边医药产业集群,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湘赣边“初心之路”旅游联盟成立 一卡通覆盖50家景区,共筑红色旅游新篇章
- • 九旬老艺人传承“麻山镇打锡歌”:濒危曲目焕发新生
- • 杨岐普通寺禅茶大会盛大开幕,百人茶席演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传统精神
- • 张家湾村煤灯文化节盛大开幕,千盏手工矿灯拼出巨型红色五角星
- • 中国辣都再发力!萍乡水辣椒发酵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认证
- • 萍乡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文旅经济占比突破15%
- • 芦溪县农村“智慧路灯”全覆盖,光伏照明引领绿色节能新风尚
- • “乡村振兴艺术介入计划”:废弃厂房蜕变为当代美术馆,焕发新活力
- • 赣西港口经济带正式启动建设,20家临港制造企业签约入驻,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莲花富硒稻米订单农业新篇章:5万亩保底收购协议助力万户增收”
- • 莲花县复建“客家围屋宴”,长桌宴席再现迁徙文化
- • 南坑傩舞祈福夜游升级,农历每月初一上演“驱疫火把巡游”
- • 萍乡“火龙追月”中秋夜游再创新高,万人共舞千米非遗焰火龙
- • 上栗花炮节美食嘉年华盛大启幕,火焰牛排搭配烟花秀引爆夜经济
- • 上栗县匠心独运,非遗技艺点亮烟花婚礼浪漫之夜
- • 《萍乡学院文廷式智库揭秘:晚清改革派未公开信札的珍贵价值》
- • 跨国农业创客社区开园,30国青年共研气候智慧型农业
- • “全省首创‘拿地即开工+验收即发证’,项目审批周期压缩60%”
- • 莲花县飞地经济绽放,深圳研发+莲花制造模式助力20家科技企业孵化
- • “莲花血鸭制作标准发布,百名厨师同炒刷新吉尼斯纪录:一场美食盛宴的极致呈现”
- • “名人故居守护者”计划启动:00后志愿者用Vlog活化老宅,传承历史记忆
- • 上栗县长平乡石溪村首届辣味厨艺大赛盛大开幕,60名厨师同台竞技展厨艺风采
- • 新泉乡豆腐宴荣登赣菜名录,七十二道豆腐菜惊艳美食家
- • 萍乡国际陆港中欧班列开通,年吞吐量突破百万吨,助力企业集聚发展
- • 萍乡锂电回收中试基地投运,格林美等头部企业携手共进技术攻关
- • 萍乡高校携手中科院,共建新材料研究院,共克“卡脖子”技术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