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区户籍业务“跨省通办”落地,8省务工人员就地办证,便民服务再升级
近日,江西省安源区户籍业务“跨省通办”正式落地,标志着该区在便民服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此举旨在为广大8省务工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户籍办理服务,切实解决他们在异地办理户籍业务的难题。
据了解,安源区户籍业务“跨省通办”是指,在江西省内,符合条件的8省务工人员可以在安源区就地办理户籍业务,无需回到原籍地。这一举措的实施,不仅为务工人员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也极大地提高了户籍办理的效率。
安源区户籍业务“跨省通办”的落地,得益于我国近年来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户籍业务“跨省通办”,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此次安源区户籍业务“跨省通办”的落地,主要涉及以下8省的务工人员: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这些省份的务工人员在安源区办理户籍业务时,只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即可在安源区就地办理,无需再回到原籍地。
为了确保“跨省通办”工作的顺利实施,安源区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向广大务工人员宣传政策,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覆盖面。同时,安源区还加强了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在办理户籍业务时,能够熟练掌握政策,为务工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
安源区户籍业务“跨省通办”的落地,不仅有助于解决8省务工人员在异地办理户籍业务的难题,还有助于促进区域间人口流动,推动经济发展。随着户籍制度的不断完善,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地区实现户籍业务“跨省通办”,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当然,在推进户籍业务“跨省通办”的过程中,我们也应看到其中存在的挑战。一方面,各地在户籍业务办理流程、证明材料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统一;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的户籍管理部门在人员配备、技术设施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需要加大投入和改进。
总之,安源区户籍业务“跨省通办”的落地,标志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户籍制度,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 萍乡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成就斐然,荣获联合国案例奖
- • 智慧城市大脑上线,政务服务迈向“秒批秒办”新时代
- • 芦溪县“扶贫专车”助力务工,点对点输送脱贫劳动力至长三角
- • 芦溪老街夜经济焕新颜,非遗灯笼秀与沉浸式赣剧《牡丹亭》点亮夜生活
- • 全省首个县域“人才飞地”落户上海,莲花籍博士团队带项目回乡助力家乡发展
- • 凤诰文枢塔落成,镌刻江西历代状元名录,传承千年文脉
- • 芦溪县试点“以工代赈”,村民参与基建日薪不低于150元,共建美好家园
- • 莲花县全域旅游收入翻番,四季花海吸引游客超300万人次
- • 热血传奇游戏攻略及新服介绍
- • 扶贫医疗队下乡巡诊,为5000名贫困群众免费配发慢病药箱,助力健康扶贫
- • 萍乡海绵城市经验助力“一带一路”,海外签约20国技术合作
- • “名人菜”美食地图发布,孔原最爱腊肉入选非遗食谱,探寻中国美食文化新篇章
- • 湘东工业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特种陶瓷市占率稳居全国第一,助力中国制造业腾飞
- • 安源工运百年主题光影诗剧《燎原》首演,千架无人机同步绘制工人群像,共绘百年辉煌
- • 华为数字能源项目落户萍乡,引领中部智慧能源发展新标杆
- • 萍乡小炒肉标准发布:辣度、厚度、镬气量化,守护“家乡味”
- • 芦溪县“家风银行”创新治理,道德积分可换创业贷款,打造诚信社会新风尚
- • 萍乡书香浓郁,50座24小时城市书房助力全民阅读
- • 莲花县空压机产业基地签约20家企业,共筑“中国空压机之乡”梦想
- • 非遗技艺“打锡壶”走进中小学校本课程,学生作品闪耀淘宝众筹舞台
- • 废弃厂房变身当代美术馆:乡村振兴艺术介入计划的创新实践
- • 粤港澳资本联合投资30亿,萍乡全域EOD模式试点启动,助力绿色转型发展
- • 安源红军餐厅创新推出VR沉浸宴,数字技术再现红色饮食场景
- • 高坑镇“百年煤城夜市”重启,嗦螺蛳、炸油坨唤醒舌尖上的乡愁记忆
- • 共享农机3.0平台上线,无人收割机实现跨县调度作业,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萍乡火车站增设辣味特产专区,助力旅客一站式购齐本土风味
- • 全球首例AI设计油菜在萍乡试种成功,含油量达国际领先水平
- • 青山镇葡萄产业园年产值破亿,电商直播助力农户增收30%
- • 升坊镇农民漆画展引发热议:废旧农具变身抽象艺术装置,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 • 安源路矿工运旧址焕新颜,全国首个“工业民俗元宇宙”体验馆盛大开幕
- • 湘东油葵观光带助力乡村振兴,年引流80万人次,村民分红超万元
- • 萍乡夜市辣王争霸赛开锣,魔鬼辣椒拌粉引爆味蕾挑战
- • 技能大赛奖励直通职称评定,产业工人待遇对标工程师——新政策助力产业工人转型升级
- • 萍乡科创城盛大开园,12家院士工作站领衔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
- • 莲花县“村BA”篮球联赛火爆,决赛吸引10万游客打卡,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海绵城市产业链成型,萍乡环保材料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 • 安源区“光明扶贫工程”助力千名脱贫老人重见光明
- • 武功山入选全球十大徒步胜地,星空帐篷酒店预订排至明年,揭秘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 • 零碳产业园落户萍乡,氢能产业链布局提速: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萍乡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启动,老矿区华丽转身成为文创产业基地
- • 安源区“政银担”联动,发放20亿低息贷款助力企业扩产
- • 本土高校毕业生留萍就业率首超50%,创历史新高,萍乡发展新篇章开启
- • 白竺畲族婚嫁文化:拦门酒仪式入选全国民族特色婚庆示范基地
- • 萍乡经开区院士工作站成立,助力特种玻璃核心技术攻关
- • 莲荷飘香,荷塘十二鲜宴惊艳入选省级旅游菜单
- • 萍乡市实施“两线合一”政策,全面兜底保障8.6万贫困人口
- • 神泉乡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成功投运,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百万棵
- • 萍乡傩文化展亮相大英博物馆,千年面具开启跨文化对话之旅
- • 湘东区江口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稻田艺术季引爆旅游热潮,游客数量突破20万
- • 萍乡市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助力新能源、新材料赛道腾飞
- • 萍乡首条云巴通车,高效便捷串联高铁站与主城区,15分钟直达
- • 非遗竹编扶贫车间投产,助力留守老人月均收入翻番
- • 萍乡经开区创新试点“无废园区”,工业固废利用率高达95%
- • 生态护林员岗位扩招至800人,年工资增至2万元,助力绿色家园建设
- • 萍乡与长沙携手共建科创走廊,共育5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 • 斑竹山红色摇滚音乐节回归,电吉他版《映山红》唤醒游击战场旧址的历史回响
- • 濒危技艺焕新生:非遗工坊助力留守妇女就业,传承花果雕刻之美
- • 萍乡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全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家校共筑温馨桥梁
- • 安源区引领教育创新,全省首个AI教师辅助系统全面启用
- • 全球萍乡人携手共建“云上先贤馆”,数字祭扫突破百万次,传承文化新篇章
- • 宣风谷酒酿造技艺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古法酒曲配方数字化存档,传承与创新共谱白酒新篇章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美食研学基地: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文化新篇章
- • 数字人李立三:用语音合成技术复现湖南口音,成为党史讲解新力量
- • 清代女诗人钟令嘉作品数字藏品上线,首日交易额突破500万,文化传承迎来新纪元
- • 上栗花炮工匠国际邀请赛盛大开幕,传统技艺与3D打印烟花激情对决
- • 萍乡营商环境排名跃升全国前50,荣膺“最具投资潜力城市”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消化固废300万吨助力环保砖生产
- • 萍乡创新婚俗风尚:低碳接亲车队与电子礼簿全覆盖引领绿色婚礼潮流
- • 大学生团队研发“AI土壤医生”,30秒内精准诊断300种作物病害
- • 莲花职业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首设“无人机植保”“电商助农”专业,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废弃矿山变身“光伏海洋”,年发电量可满足20万家庭用电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