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云祭扫覆盖全市,数字家谱平台激活宗祠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清明时节,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在这个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里,我市以“清明云祭扫”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数字家谱平台,激活宗祠文化,让广大市民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也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我市在清明节期间推出的“清明云祭扫”活动,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此次云祭扫活动覆盖全市,让广大市民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能通过网络平台缅怀亲人,寄托哀思。
在“清明云祭扫”活动中,数字家谱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平台以互联网为载体,将传统的家谱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祭扫工具。市民只需登录平台,即可查看家族成员的生平事迹,了解家族历史,同时还可以在线祭拜、献花、留言,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
数字家谱平台的推出,不仅让市民在清明节期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激活了宗祠文化。宗祠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家族观念、孝道精神等优秀传统。在数字化时代,宗祠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而数字家谱平台的推出,为宗祠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数字家谱平台,市民可以轻松地了解家族历史,增强家族凝聚力。同时,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讯,让市民在祭拜先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新型的祭扫方式,不仅让市民在疫情防控期间避免了人员聚集,还让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在“清明云祭扫”活动中,我市还注重加强宣传引导,让广大市民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通过举办线上讲座、发布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市民对宗祠文化的认识。此外,我市还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宗祠文化的传承中来,共同为构建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总之,清明云祭扫覆盖全市,数字家谱平台激活宗祠文化,是我市在疫情防控期间,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让我们共同携手,共筑精神家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 • 高坑镇煤城夜市重启,百年螺蛳粉摊荣获“江西老字号”称号,传承与创新共绘古镇新篇章
- • 湘东区“乡村工匠”培育工程:老篾匠带徒500人,非遗技艺薪火相传
- • 老年教育扩容:50个“银龄学堂”开设智能手机课程,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
- • 总投资80亿!安源新能源电池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突破20GWh
- • 全国首座“农业元宇宙基地”落户湘东,VR种菜游戏助力现实订单增长
- • 萍乡农村“厕所革命”验收通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助力乡村振兴
- • “凤凰湖畔龙舟竞渡,6月启幕的文化盛宴等你来赏”
- • 安源区“老字号茶馆”评选揭晓,大碗茶配评书成市民新宠
- • 花炮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吸纳2万人就业,政府发放稳岗补贴超亿元
- • 全国最大电瓷产业基地再扩容,芦溪签约8家跨国电瓷配套企业,共谋产业新篇章
- • “危房改造动态清零,累计发放补贴超2000万元:筑牢住房安全防线,助力乡村振兴”
- • 芦溪老街美食振兴计划启动,辣炒田螺王评选引千人试吃,共筑美食新篇章
- • 扶贫资金入股冷链物流中心,助力脱贫村集体年增收80万元
- • 上栗“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年产值突破30亿,再生铜铝直供特斯拉
- • 萍乡学院助力乡村振兴,开设扶贫电商直播课孵化千名“乡村网红”带货农特产
- • 电瓷产业集群助力就业,技能培训补贴助力人才成长
- • 湘东区与醴陵携手共建陶瓷产业带,跨省协作产值目标剑指500亿
- • 新建10公里“风雨连廊”,市民雨天出行全程有遮挡,生活品质再提升
- •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百年纪念:全球首部AI复原张国焘演讲纪录片震撼上线》
- • 秋收起义纪念馆AR导览全新上线,带你穿越时空感受1927年军事部署图
- • 萍乡海绵城市二期工程竣工,内涝发生率下降90%,城市排水系统焕然一新
- • 跨国农业创客社区盛大开园,30国青年携手共研气候智慧型农业新篇章
- • 全国首个全域智能电网示范市建设启动,停电时长缩至5分钟,智慧城市新篇章开启
-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景区门票助力文明旅游新风尚
- •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标准化,累计服务超5000课时,点亮希望之光
- • 神泉湖环湖骑行道贯通,扫码租车畅游沿途补给站免费凉茶
- • 全国工业遗产转型峰会落地安源,发布老工业区复兴“萍乡模式”
- • “扶贫爱心超市”积分制升级,惠及1.2万户家庭,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萍乡“二十四节气农事体验园”开园,都市家庭争当周末农夫
- • 莲花县创新教育模式,全面推行“教师走教制”助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
- • 萍乡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72小时柴火慢熏锁住乡愁
- • 安源区签约智慧农业产业园,万亩富硒农田数字化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区高坑镇荣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红色研学助力村民年增收超500万元
- • 客家米酒文化盛宴:三板桥乡“赛酒歌”擂台开唱,醉倒八方来客
- • 芦溪中学教育集团再扩容,五所农村中学共享名师资源,共筑教育新篇章
- • 科技赋能乡村教育,VR设备助力中科院科普资源共享——我国新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馆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文化旅游节:全羊宴搭配手工挂面制作体验,一场味蕾与文化的盛宴
- • 九旬老艺人传承“麻山镇打锡歌”:濒危曲目复唱,文化瑰宝焕新生
- • 萍乡红鲫鱼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建成助力乡村振兴
- • 上栗烟花主题乐园盛大试运营,安全模拟烟花DIY与沉浸式焰火剧场引领新潮流
- • 上栗县电子信息产业爆发,手机零部件全球市占率突破15%:中国制造的新引擎
- • 萍乡市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启动,信用村贷款额度提升至50万,助力乡村振兴
- • 国际非遗学者工作站落户萍乡,20国专家共鉴活态传承魅力
- • 萍乡首个零碳产业园盛大开工,西门子助力实现碳中和全流程解决方案
- • 芦溪民俗文化节盛况空前,全息投影再现千年傩舞祭祀场景
- • 莲花县发放2000万元种粮补贴,助力农户增收稳产
- • 湘东区多部门联动,七旬老人房产证难题终得解决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创造1.5万人就业奇迹
- • 萍乡辣味经济再升级:“安源红椒”签约仪式启幕,智能机器人媒介助力产业腾飞
- • 武功山草甸星空帐篷节回归,夏日每周六高山音乐会浪漫启幕
- • 安源社区食堂创新举措:推出“低辣套餐”兼顾传统风味与健康需求
- • 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70岁以上老人全年免费乘车,共享便捷出行新篇章
- • 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增至8所!芦溪校园足球联赛再掀热潮,万人观赛盛况空前
- • 特殊教育学校扩容,自闭症儿童康复课程免费开放:关爱特殊群体,助力健康成长
- • 非遗“打锡壶”技艺走进中小学劳技课,百件学生作品参展,传承匠心精神
- • 萍乡老字号美食地图:30家百年店铺串联成线,探寻赣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 光伏建筑一体化试点落地,萍乡可再生能源占比超40%,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 • 萍乡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崛起,年产值同比增长45%,绿色动力引领未来
- • 萍乡采茶戏《孔原在莫斯科》全国巡演,再现共产国际风云,传承红色文化
- • 全国首条固态电池量产线投产,萍乡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
- • 《文廷式肖像荣登“国家宝藏”,动态画卷再现戊戌变法幕后风云》
- • 萍乡智慧物流枢纽正式启用,货物周转效率显著提升60%
- • 白竺婆婆岩古越族祭祀仪式复原:全息投影再现三千年前巫傩场景
- • 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VR实景上线,带你穿越百年见证工人运动风云
- • 萍乡辣酱产业升级,智能化生产线产能提升10倍,开启产业新篇章
- • 山口岩湿地公园皮划艇基地盛大启用,10公里河道串联瀑布群,打造生态旅游新地标
- • 萍乡市实施“两线合一”政策,全面兜底保障8.6万贫困人口
- • 传统花炮厂华丽转身,电子火药企业助力航天事业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升级,留守妇女月均增收4000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萍安钢铁荣膺“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国企担当显担当
- • 广寒寨星空诗歌节升级,帐篷影院连播贾樟柯乡村题材电影,打造沉浸式文化盛宴
- • 麻山生态食品谷二期盛大开工,预制菜产业年产值目标冲刺30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