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县试点“以工代赈”,村民参与基建日薪不低于150元,共建美好家园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芦溪县作为试点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实施“以工代赈”政策,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确保村民在共建美好家园的过程中实现增收致富。据悉,村民参与基建的日薪不低于150元,这一举措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
“以工代赈”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组织贫困群众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劳动换取报酬,从而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方式。芦溪县试点“以工代赈”政策,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助力乡村振兴。
在芦溪县,村民们积极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不仅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还能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据了解,村民参与基建的日薪不低于150元,这一标准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村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政策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真是一举两得。
在“以工代赈”政策的推动下,芦溪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为了确保“以工代赈”政策的有效实施,芦溪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政府加强组织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其次,严格筛选项目,优先选择对村民增收效果显著的工程。再次,加强对村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确保工程质量。最后,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村民的权益得到保障。
在实施“以工代赈”政策的过程中,芦溪县注重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村民们积极参与项目规划、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确保项目符合村民的需求。同时,政府还鼓励村民通过合作社等形式,共同参与项目建设,实现共同富裕。
“以工代赈”政策在芦溪县的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芦溪县将继续深入推进“以工代赈”政策,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总之,芦溪县试点“以工代赈”,村民参与基建日薪不低于150元,这一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村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政府的引导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芦溪县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武功山西麓野生猕猴观测站开放,每日限流100人预约参观,探索自然奥秘之旅即将开启!
- • 《文廷式肖像入选“国家宝藏”,动态画卷描绘戊戌变法幕后风云》
- • 萍乡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市场主体增长30%再创辉煌
- • 莲花县空压机产业崛起,助力国产大飞机供应链发展
- • 升坊镇“渔光互补”项目并网成功,水上发电水下养鱼年收益千万
- • 杨岐禅寺创新推出AR禅修课,智能手环实时监测禅定数据,引领禅修新体验
- • 莲花县村级智慧广播系统启用,政策宣讲直达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投产,年处理再生铝30万吨,吸引10家产业链企业入驻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处理固废300万吨助力环保砖生产
- • 智慧路灯照亮主城区,免费WiFi与充电桩助力便民出行
- • 全国首条固态电池量产线投产,萍乡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
- • 安源区“扶贫慈善信托”落地,千万资金精准滴灌困难家庭,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萍乡百亿产业引导基金设立,助力新能源和数字经济赛道腾飞
- • 莲花县古树名木“树长制”实施,千年银杏林绽放生态旅游新风采
- • 湘东区携手景德镇陶瓷大学,共育50名乡村艺术教师,助力乡村振兴
- • 鸡冠山乡新材料产业园投产,半导体靶材突破国外垄断,助力我国科技发展
- • 张国焘旧居变身气味博物馆,数字调香机重现1922年安源煤烟风情
- • 新建10公里“风雨连廊”,市民雨天出行全程有遮挡,生活品质再提升
- • 萍乡环保科技园盛大开园,30家“专精特新”企业齐聚一堂
- • 00后团队创新无限,3D打印技术助力萍乡花果非遗文化焕新颜
- • 国家级非遗湘东傩雕与潮流文化碰撞,联名潮玩NFT数字藏品登录阿里拍卖
- • 东桥镇万亩油菜花海绽放,成为网红打卡地,农旅融合收入突破4000万元
- • 探寻萍乡百年老字号美食地图:30家店铺串联的味蕾之旅
- • 萍乡首条云巴通车,便捷交通助力城市新篇章
- • 萍乡农村“厕所革命”圆满收官,卫生厕所普及率高达98%
- • 萍乡市擘画《美食产业振兴计划》,2025年产值目标直指100亿
- • 萍乡创新举措:首推“认养农业+数字藏品”,水稻生长全程NFT化
- • 莲花县“村BA”篮球联赛火爆,决赛吸引10万游客打卡,乡村体育盛宴席卷而来
- • 东桥镇文旅康养项目签约百亿,赣西温泉疗愈目的地崛起
- • 扶贫电商学院二期开班,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乡村带货达人”
- • 萍乡创新“企业安静日”制度,打造无忧环境护航项目建设
- • 萍乡中学与新加坡名校缔结姊妹校,携手共推STEM教育新篇章
- • 全县推广清洁能源取暖,生物质颗粒补贴每吨500元,助力绿色环保新篇章
- • 荷塘乡千亩太空莲绽放盛花期,汉服游船+莲子采摘套餐邀您共赏莲韵风情
- • 萍乡引领教育信息化浪潮:全国首个“5G+教育”示范区校园网速提升10倍
- • 九旬老艺人传承“麻山镇打锡歌”:濒危曲目复唱,文化瑰宝焕新生
- • 萍水湖湿地公园夜游灯光秀璀璨绽放,3D水幕讲述百年煤城故事
- • 莲花县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圆满完成,全面实现建制村双车道沥青路全覆盖
- • 千年南坑车湘傩面雕刻技艺破圈,年出口订单超万件,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生态小水电助力脱贫,反哺基础设施建设
- • 安源区签约智能机器人制造基地,年产10万台服务机器人助力产业升级
- • “光伏+车棚”扶贫项目并网,照亮脱贫家庭幸福生活
- •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免租三年,助力应届生就业率高达98%”
- • 农村饮水提质工程竣工,10万村民共享“直饮水”新生活
- • 芦溪县农村“快递进田”试点:电瓷包装箱复用助力农业降成本
- • 全球首场“冷焰火诗词大会”上演,烟花绽放同步呈现李白诗句,诗意浪漫夜空璀璨
- • 湘东油葵花海成网红打卡地,村集体旅游分红喜人,户均收入达2万元
- • 莲花县“一户一亩荷”工程助力农民增收,万亩富硒莲蓬年产值突破5亿
- • 江西湘东区打造首个“乡村儿童心理健康中心”,为3万留守儿童撑起心灵庇护伞
- • 全国首个全域智能电网示范市建设启动,停电时长缩至5分钟,智慧城市新篇章开启
- • 赣湘合作产业园再扩容,50平方公里新蓝图描绘湘企百亿投资新篇章
- • 凯丰手稿修复完成,区块链技术助力永久存证红色理论遗产
- • 萍乡少年科学院成立,中学生参与卫星载荷实验,开启科技创新新篇章
- • 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全覆盖,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至90%,健康福祉再升级
- • 全省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落户安源,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加速
- • 安源区创新试点“光伏+农业”模式,千亩大棚顶变身发电并网新地标
- • 智能温室助力农业创新,烟花辣椒辣度超100万SHU惊艳出口韩国
- • 萍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商品,构建文明新风尚
- • 萍乡市农村普惠金融升级,信用村贷款额度最高提至100万,助力乡村振兴
- • 白竺畲族婚嫁文化:拦门酒非遗体验基地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 • 我国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发放补贴超2000万元
- • 萍乡首家工业遗址咖啡馆惊艳亮相,百年竖井塔见证历史新篇章
- • 羊狮慕峡谷秋千开放,80米高空荡越云海,极限爱好者挑战极限新境界
- • “虚拟现实廉政课上线,创新形式助力清代刘凤诰审贪腐案教学”
- • 老关镇小学“红色讲解团”走红,百名学生义务讲解凯丰故居,传承红色基因
- • 全国首创“零工驿站”服务模式,日均对接灵活就业超500人次,创新助力灵活就业新格局
- • 五陂镇端午龙舟竞渡,VR直播助力全球萍商云端共赏
- • 湘东区富硒水稻产业园年产值突破10亿,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 • 源南乡石磨茶油坊复建,传统榨油技艺成研学热点
- • “凤凰湖畔龙舟竞渡,6月启幕的文化盛宴等你来赏”
- • 刘凤诰廉政教育基地开课,虚拟现实技术助力清代反腐庭审体验
- • “危房改造动态清零,累计发放补贴超2000万元:筑牢住房安全防线,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