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红色研学村开村,沉浸式剧本杀重现“秋收起义”历史画卷

近日,位于江西省萍乡市的安源红色研学村正式开村,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学爱好者。这个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村,不仅展示了丰富的革命历史遗迹,还推出了沉浸式剧本杀活动,让游客在娱乐中感受“秋收起义”的历史厚重感。
安源红色研学村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这里曾是秋收起义的重要发源地。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秋收起义,为中国革命史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安源红色研学村的开村,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光辉历史。
走进安源红色研学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古朴的建筑,这里保留了当年的革命旧址,如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安源工人补习学校等。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学习,了解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此外,研学村还设有红色文化展览馆,展示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历史图片,让游客在参观过程中,更加直观地感受革命历史的魅力。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体验红色文化,安源红色研学村特别推出了沉浸式剧本杀活动。这项活动以“秋收起义”为背景,通过精心设计的剧本和场景,让游客扮演革命先烈,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活动中,游客需要根据剧本中的线索,解开一个个谜题,最终完成任务。
沉浸式剧本杀活动分为多个环节,包括角色扮演、线索搜集、推理分析等。在角色扮演环节,游客需要根据自己的角色特点,进行对话和互动,展现出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在线索搜集环节,游客需要仔细观察场景,寻找隐藏的线索。在推理分析环节,游客需要运用智慧,解开谜题,完成任务。
安源红色研学村负责人表示,推出沉浸式剧本杀活动,旨在让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这种新颖的研学方式,既满足了游客的娱乐需求,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据了解,安源红色研学村还将陆续推出更多红色文化体验项目,如红色主题摄影、红色故事讲解等,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全方位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研学村还将加强与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安源红色研学村的开村,标志着江西省红色旅游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在未来的发展中,安源红色研学村将继续秉承“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理念,为游客提供更多优质的红色文化体验,让革命历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 湘东区农村养老新篇章:“互助幸福院”全覆盖,留守老人享日间照料
- • 萍乡首条跨境高铁开通,加速融入长株潭经济圈
- • 羊狮慕峡谷秋千开放,80米高空荡越云海,极限爱好者挑战极限新境界
- • 电瓷产业大脑上线,智能匹配技术助力全球订单交货期缩短60%
- • 萍乡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揭牌,36个落地项目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中欧非遗保护论坛在萍乡成功举办,20国专家共商活态传承路径
- • 萍乡市“第一书记直播间”带货破亿,百名干部变身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广寒寨乡林下经济“出圈”,黄精种植助力农户年增收2万元
- • 扶贫茶园套种中药材,亩产效益翻番至1.2万元
- • 萍乡市营商环境全国排名跃升50位,荣膺“投资黑马城市”
- • 萍乡首家工业遗址咖啡馆惊艳亮相,百年竖井塔成打卡新地标
- • 零工市场创新服务:日结保险助力灵活就业者工伤即时理赔
- • 莲花“赶野圩”民俗复兴,深山集市直播带货助农增收千万
- • 电瓷产业大脑上线,智能匹配全球订单缩短交货期60%
- • 萍乡红色文创产品热销,秋收起义纪念徽章年销售额破千万
- • 元宇宙宗祠上线,全球萍乡人虚拟共祭始祖:传承文化,跨越时空的敬仰之旅
- • 萍乡市10亿元农业产业基金助力预制菜深加工产业腾飞
- • 芦溪县农村智慧路灯全覆盖,光伏照明助力年省电费百万
- • 银河镇通用航空产业园启动,助力赣西低空经济枢纽建设
- • 安源“七月半”鬼仔戏走出祠堂,沉浸式剧场吸引年轻观众
- • 农村学校“温暖工程”竣工,空调覆盖率100%,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湘东区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20亿,抖音直播助力“陶瓷之乡”焕发新活力
- • 芦溪县脱贫户慢性病用药补贴政策落地,年人均减负2000元,助力健康扶贫
- • 莲花职业中专成功升格为高职院校,首设“无人机植保”与“电商助农”专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荣膺国家级示范项目,助力就业超2万人
- • 莲花血鸭预制菜成功进军北美市场,年出口额突破5亿元
- • 全省首个“5G远程诊疗平台”覆盖全县,村民家门口看三甲专家,医疗改革再迈新步伐
- • 中非现代农业合作园盛大启用,20国学员共同学习富硒种植技术
- • 宣风镇中心幼儿园荣膺教育部安吉游戏试点,户外探索区拓展至10亩,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 • 《存悔斋集》刘凤诰作品多语种译本全球发行,荣登哈佛东亚系教材
- • 萍乡市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全力助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腾飞
- • 萍乡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72小时柴火慢熏锁住乡愁记忆
- • 安源区“政银担”联动发放20亿低息贷款,助力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 • 麻山傩文化园非遗工坊盛大开启,亲身体验傩面具雕刻,传承非遗技艺
- • 湘东区携手京东打造冷链物流枢纽,农产品48小时直达北上广
- • 荷尧镇中心小学非遗剪纸工作室成立,作品惊艳亮相全国美育展
- • 《闻尘偶记》:文廷式著作入围联合国“世界记忆工程”候选名录,彰显中华文脉传承
- • 荷花元宇宙景区上线,VR穿越千年赏《爱莲说》创作场景
- • 全国首个工业固废循环经济园在萍乡投运,利用率高达95%,引领绿色转型新篇章
- • 上栗番薯丸子:年产值破亿,合作社助力3000农户增收致富
- • 太空育种辣椒亩产破万斤,辣度达100万SHU,问鼎全球辣椒种植新高峰!
- • 畜禽粪污变废为宝,萍乡模式引领全国300县绿色发展新风尚
- • 《文廷式诗词改编国风电音剧惊艳巴黎艺术节,斩获创新大奖!》
- • 莲花职业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首设“无人机植保”“电商助农”专业,助力乡村振兴
- • 上栗县长平乡石溪村首届辣味厨艺大赛盛大开幕,60名厨师同台竞技展厨艺风采
- • 芦溪紫红米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电商直播助力日销万单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美食研学基地: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画卷
- • 上栗县“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启动,年回收再生铜铝突破10万吨
- • 杨岐山景区搬迁户喜提安置房,600户家庭共享成本价购房福利
- • 孽龙洞地质公园新溶洞群惊艳亮相,暑期暗河漂流项目火热迎客
- • 芦溪傩戏《孟姜女》惊艳欧洲舞台,AR面具引领观众沉浸式观剧体验
- • 湘东区江口村废弃陶瓷厂华丽变身文创园,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推广,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破2000吨,生态农业新典范
- • 全球首场“冷焰火诗词大会”上演,烟花绽放同步呈现李白诗句,诗意星空闪耀夜空
- • 高洲乡高山有机茶出口欧盟,订单量同比增长150%,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话表情包‘傩仔说’刷屏,下载量超500万人次,方言魅力席卷网络”
- • 莲花县携手中科院共建富硒实验室,15家种业龙头企业签约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富硒农业扶贫产业园投产,助力3.2万脱贫户年均增收8000元
- • 教育大数据预警系统上线,助力精准识别辍学风险学生
- • 湘赣边美食擂台赛萍乡夺冠,小炒肉对决湖南辣椒炒肉,传统美食魅力再升级
- • 全球首场“冷焰火诗词大会”上演,烟花绽放同步呈现李白诗句,诗意浪漫夜空璀璨
- • 扶贫冷库群建成,鲜桃保鲜损耗率降至5%,助力乡村振兴
- • 芦溪武术大会创新举措:VR对战系统亮相,数字人还原明清拳谱招式
- • 上栗县矿区转型湿地公园,生态研学游年创收2000万,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县全面推行“教师走教制”,音体美教师跨校授课实现100%覆盖村小
- • 萍乡市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助力新能源、新材料赛道腾飞
- • 非遗竹编扶贫车间投产,助力留守老人月均收入翻番
- • 海绵城市产业链成型,萍乡环保材料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 • 芦溪县创新举措,公费师范生签约即享10万元补贴,助力“未来教师计划”
- • 全国首座“农业元宇宙基地”落户湘东,VR种菜游戏助力现实订单增长
- • 安源区农村快递全覆盖,家门口服务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 • 非遗锡器锻造传承人直播卖货,复古煤油灯成国潮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