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傩舞《钟馗斩妖》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青年传承人跨界设计潮玩面具引领文化新风尚
安源傩舞,这一源自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的古老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日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节目《钟馗斩妖》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青年传承人跨界设计潮玩面具,为这一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领文化新风尚。
安源傩舞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它以驱邪避灾、祈求平安为宗旨,通过面具、服饰、道具等表现形式,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钟馗斩妖》作为安源傩舞的经典之作,讲述的是钟馗捉拿妖魔鬼怪、守护人间安宁的故事。该节目动作粗犷、节奏明快,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深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安源傩舞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让这一传统艺术得以传承,一批年轻的传承人纷纷加入其中。他们不仅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安源傩舞,还勇于创新,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为安源傩舞注入新的活力。
其中,一位青年传承人更是大胆跨界,将安源傩舞中的钟馗形象与潮玩文化相结合,设计了一系列潮玩面具。这些面具以钟馗为原型,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色彩鲜艳、造型独特,深受年轻人喜爱。这些潮玩面具不仅成为了安源傩舞的传播者,还成为了年轻人展示个性、追求时尚的一种方式。
这一跨界设计不仅让安源傩舞在年轻人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青年传承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然,要让安源傩舞这一传统艺术得以传承,仅仅依靠青年传承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关注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政府、学校、社区等各方应携手合作,为传承人提供良好的学习、创作环境,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安源傩舞。
总之,安源傩舞《钟馗斩妖》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青年传承人跨界设计潮玩面具,为这一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领文化新风尚。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安源傩舞这一古老艺术能够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传承下去。
- • 莲花荷花宴:一桌吃尽荷塘十二鲜,省级旅游菜单新宠
- • 老年大学课程“菜单化”,银发学员可自选无人机摄影课,乐享智能生活新篇章
- • 萍乡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供种量占据全省40%
- • 城郊农民画院年度大展盛大开幕,300幅作品描绘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 • 安源区投资30亿元智能终端产业园开工,剑指千亿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峰
- • 萍乡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市场主体增长30%再创辉煌
- • 湖塘古村实景版《牡丹亭》惊艳开演,明清宅院焕新成为昆曲舞台
- • 神泉湖环湖马拉松10月开跑,完赛奖牌镶嵌天然红米晶石,展现独特魅力
- • 安源区智慧农业综合体签约,数字大棚助力万亩富硒农田升级
- • 王家源村创新扶贫模式,金兰柚合作社助力63户贫困户全员入股分红
- • 农村厕所革命全面达标,每户补贴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炒粉挑战赛引万人参与,冠军5分钟炒粉50碗破纪录
- • 山口岩瀑布水幕电影《西游记》首映,经典取景地故事全新演绎
- • 文廷式诗词AI续写平台开放,维新派风格新作涌现
- • 安源路矿遗址焕新升级,全息剧场再现毛泽东考察工运历史瞬间
- • 麻山生态食品谷二期盛大开工,预制菜产业年产值目标冲刺30亿
- • 全国工业遗产转型峰会落地安源,发布“萍乡模式”引领老工业区复兴新篇章
- • 构建温馨家园,社区老年助餐点全覆盖,90岁以上老人免费送餐
- • 广寒寨四八门高山杜鹃节盛大启幕,万亩花海免费接驳车直达,共赴春日浪漫之旅
- • “虚拟现实廉政课上线,创新形式助力清代刘凤诰审贪腐案教学”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家校互动再升级
- • 萍乡首推教师优待卡,公交文旅福利助力教育工作者便捷生活
- • 非遗夏布惊艳巴黎时装周,传统工艺订单激增300%
- • 《文廷式肖像荣登“国家宝藏”,动态画卷再现戊戌变法幕后风云》
- • 杨岐普通寺除夕钟声直播联动全球,禅宗文化魅力吸引百万观众共赏
- • 扶贫冷库建成,鲜桃保鲜期延长至30天,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教育慈善基金扩容至2亿元,助力贫困生资助延伸至研究生阶段
- • “安源七月半鬼仔戏:走出祠堂,沉浸式剧场吸引年轻观众”
- • 千年古道焕新颜,2000名汉服爱好者共赴三板桥乡茶盐古道汉服节
- • 三板桥乡明清古驿道修复开放,马蹄印记见证湘赣茶盐古道千年历史
- • 麻山镇建成赣西最大保障性住房社区,租金优惠力度空前
- • 萍乡首发“安源”系列活动启幕,70余个国际品牌入驻赣湘边奥莱数字生活城,引领消费新潮流
- • 萍乡职教园荣获国家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称号,年输送技工达万人
- • 萍乡海绵城市二期工程竣工,内涝发生率下降90%,打造绿色生态新典范
- • 萍水河畔新添健身绿道,智能步道助力健康生活
- • 萍乡采茶戏《孔原在莫斯科》全国巡演,再现共产国际风云,传承红色文化
- • 荷花仙子全球选拔赛盛大启动,冠军将代言“太空莲”元宇宙展厅
- • 萍乡首家工业遗址咖啡馆惊艳亮相,安源煤矿旧址打卡百年竖井塔
- • 芦溪县农村“厕所革命”成效显著,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0%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创造就业新机遇
- • “萍乡扶贫健康小屋:村村覆盖,AI诊疗系统助力远程问诊”
- • 江西艾米果首登国际航班,成为江西航空特色机餐展现赣鄱文化魅力
- • 杨岐普通寺除夕钟声全球直播,禅宗文化与电子烟花跨界联动,共迎新春佳节
- • 武功山百万亩茶园开启绿色革命,全域禁用化学除草剂,以虫治虫技术助力生态茶园建设
- • 宣风谷酒酿造技艺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古法酒曲配方数字化存档,传承千年酒文化
- • 萍乡与长沙携手共建“科创走廊”,30家高新企业联合落户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菜研究院,共育20个餐饮IP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可参禅打坐,体验科技与禅意的完美融合
- • 上栗县花炮产业数字安全监管平台上线,事故率锐减90%,安全守护再升级
- • 萍乡古籍保护迎来新纪元:名人DNA数据库建成,纳米修复技术助力孤本重生
- • 武功山风光旖旎,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名单,帐篷节单日客流突破5万人次
- • 白竺畲族婚嫁文化:拦门酒非遗体验基地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 • 萍乡非遗婚服租赁服务走红,百年夏布嫁衣成年轻人新宠
- • 萍乡科创城盛大开园,12家院士工作站领衔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
- • 张家湾村试点“智慧农田”,无人机植保覆盖千亩富硒水稻
- • 芦溪县教育基金会谱写爱心篇章:募集善款破亿元,助力贫困学子超5000人次
- • 萍乡市发布碳达峰行动方案,2025年建成零碳示范园区
- • 二十四节气农耕剧场盛大开放,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之美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体验参禅打坐新境界
- • 萍乡市实现“两线合一” 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同步提升,助力8.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 • 生物医药产业园落户萍乡,首批10家企业签约入驻,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萍乡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文旅经济占比突破15%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服务温暖启动
- • 神泉乡“烧塔节”:千年火祭与无人机灯光秀的激情碰撞
- • 萍乡小炒肉标准发布:辣度、厚度、镬气量化,守护“家乡味”
- • 00后团队创新无限,3D打印技术助力萍乡花果非遗文化焕发新生
- • 荷塘乡千亩太空莲绽放盛花期,汉服游船+莲子采摘套餐邀您共赏莲韵风情
- • 萍乡环保科技园启用AI监测系统,实时管控500家企业排放,助力绿色转型
- • 我国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发放补贴超2000万元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菜研究院,20个餐饮IP崭露头角
- • 安源区签约智慧农业综合体,数字大棚引领万亩富硒农田迈向现代化
- • 萍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落地,生态种养户年获奖补万元助力绿色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