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验收通过,关停煤矿助力GDP逆势增长8.5%
近日,萍乡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值得一提的是,在示范区煤矿关停后,GDP却实现了逆势增长8.5%,这一成绩令人瞩目。
萍乡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位于江西省萍乡市,是我国首个以煤矿产业转型为主题的国家级示范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资源节约和产业升级的重视,萍乡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过多年的努力,示范区已初具规模,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亮点。
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萍乡市坚决关停了部分高污染、高能耗的煤矿企业。此举虽然短期内对地方经济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却为示范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关停煤矿后,示范区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示范区关停煤矿后,GDP实现了逆势增长8.5%。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示范区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这些产业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较低的污染排放,为示范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其次,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关停煤矿的同时,示范区加大了对环保产业的投入,如环保设备制造、环保技术研发等,为示范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次,示范区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引进高层次人才,示范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此外,示范区还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产业协同,示范区实现了与周边地区的互利共赢。
萍乡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其他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升级。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是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产业协同,实现区域经济的互利共赢。
总之,萍乡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涌现出更多像萍乡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这样的成功案例,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 • “共享菜园”上线,居民认领土地自种蔬菜,打造绿色生态社区新风尚
- • 湘东区工业陶瓷3D打印中心投产,助力定制化耐腐蚀部件出口德国
- • 源南乡石磨茶油坊复建,传统榨油技艺成研学热点
- • 张家湾村“煤灯节”焕新:数字光影重现矿工生活场景
- • 金山千年银杏认养计划启动,DNA证书+四季延时摄影成收藏热点
- • 湘东区3万亩耕地修复完成,重金属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 • 萍乡富硒小镇:年产值突破10亿,富硒农产品畅销全国
- • 上栗县数字乡村平台上线,智慧农业覆盖率突破80%
- • 荷塘乡千亩太空莲绽放盛花期,汉服游船+莲子采摘套餐邀您共赏莲韵风情
- • 《文廷式诗词改编国风电音剧惊艳柏林,斩获创新大奖彰显中华魅力》
- • 全球最大辣味食品研发中心落户萍乡,年孵化新品超百款,引领行业新风向
- • 安源区AI机器人制造基地盛大开幕,江西智能装备产业迎来新篇章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起飞,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万亩农田丰收
- • 安源二小新校区启用“海绵校园”,雨水循环系统年节水万吨
- • 萍乡与以色列共建沙漠农业研究中心,共谋破解旱作栽培难题新篇章
- • 全国首个“低碳智慧矿山”在安源落地,5G技术助力采矿效率提升30%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入住率飙升至100%
- • 《萍乡民间故事集》出版:百岁老人口述,抢救性记录3000则传说
- • 莲花县复建“客家围屋宴”,长桌宴席再现迁徙文化
- • 上栗县电子信息产业爆发,手机零部件全球市占率突破15%:中国制造的新引擎
- • 升坊镇“渔光互补”项目并网,水上发电水下养鱼年收益千万
- • 鸡冠山杜鹃花海民谣季帐篷营地夜话会,30天狂欢盛宴即将开启!
- • 扶贫资金入股溶洞漂流项目,10个村年分红5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芦溪紫红米电商直播日销万单,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学院助力乡村振兴,开设扶贫电商直播课孵化千名“乡村网红”带货农特产
- • 芦溪县农村“AI护林员”上岗,守护万亩生态林安全
- • 城郊农民画院联名潮牌,稻田守望者系列卫衣破圈热销,时尚与传统碰撞出新火花
- • 新泉豆腐文化节盛大启幕,百豆腐宴惊艳亮相,非遗酸水豆腐制作全程公开
- • 太空育种辣椒亩产破万斤,辣度达100万SHU,问鼎全球辣椒种植新高峰!
- • 中国电瓷研究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1100千伏绝缘子核心技术突破再创新高
- • 萍乡环保科技园二期盛大开建,50家“专精特新”企业齐聚共筑绿色未来
- • 萍乡奥体中心全力冲刺省运会主场馆建设,2026年精彩亮相在即
- • 我国乡村学校科技实验室全覆盖,VR教学接入国家重点实验室
- • 萍乡创新引擎全速运转,研发投入强度领跑全国
- • 升坊镇农民书法展别开生面,犁耙作笔、稻田为纸创意吸睛
- • 全国最大“稻渔菌”立体种养基地投产,亩均收益超万元,引领农业发展新潮流
- • 萍乡富硒农业产业园投产,助力脱贫户年均增收8000元
- • 萍乡发布“富硒农业十年规划”,全域打造中国硒谷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 • 濒危技艺焕新生:非遗传承人直播带货月销百万,助力传统花果雕刻技艺传承与发展
- • 莲花县“一荷三虾”扶贫工程成效显著,万亩荷塘助力800户脱贫家庭就业
- • 24小时智慧政务驿站:全区覆盖,103项业务自助秒办,打造便捷高效政务服务新体验
- • 安源煤矿遗址焕新颜,百年绞车房摇身一变成为咖啡馆
- • 《存悔斋集》英译本全球发行,刘凤诰作品入选哈佛东亚研究书单
- • 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助力脱贫户年均增收3200元
- • 长平乡黑山羊精深加工园投运,预制羊肉出口中东,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花炮技艺传承班”免费招生,定向安置就业300人,传承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职业中专成功升格为高职院校,首设“无人机植保”与“电商助农”专业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宋代名宦王古墓园发现廉政石刻,中纪委官网设专题解读:传承廉政文化,弘扬清风正气
- • 萍乡市局倾力帮扶,22个贫困村焕发生机
- • 萍乡与东盟签署农产品互认协议,鲜辣椒出口关税降50%,助力农业发展新篇章
- • 莲花县大力引进竹纤维深加工项目,年消耗毛竹20万吨助力农民增收
- • 芦溪县创新扶贫模式:扶贫荣誉积分制助力创业贷款
- • “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脱贫户年均增收3200元——我国光伏扶贫成效显著”
- • 湘东区废弃矿区变身生态农场,300户脱贫户种植富硒果蔬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创新举措,设立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助力农企发展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处理固废300万吨助力环保砖生产
- • 孽龙洞地质公园新溶洞群惊艳亮相,暑期暗河漂流项目火热迎客
- • 扶贫小水电收益反哺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海绵城市产业链成型,萍乡环保材料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 • 萍乡市脱贫攻坚表彰大会盛大举行,百个集体和个人荣获“金葵花奖”
- • 深赣飞地经济园盛大开园,50家深圳科创企业抱团落户萍乡,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
- • 莲花县创新教育模式,全面推行“教师走教制”助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
- • 从游戏到现实,SF玩家的跨年钟声敲响在四合院
- • 高山茶园扶贫合作社成立,脱贫户采茶日薪2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米面速食版进军罗森便利店,白领早餐市场迎来新选择
- • 湘赣边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萍乡牵头整合8000台仪器设备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15分钟养老圈”建成!50家社区食堂助力解决老人就餐难题
- • 安源区荣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三产联动年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 • 生态护林员岗位扩招至800人,年工资增至2万元,助力绿色家园守护
- • 武功山建“星空名人步道”,北斗导航指引探访先贤足迹
- • 校园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全面启动,家长实时监控后厨,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 • 全国首部萍乡方言电子地图上线,AI语音导航引领古村落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