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区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荣获全国农村环保示范县称号

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湖南省萍乡市湘东区在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农村垃圾分类覆盖率100%,成功获评全国农村环保示范县。这一成果不仅为湘东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树立了典范,也为全国农村环保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湘东区位于江西省西部,总面积为864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2个街道、1个乡。近年来,湘东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农村垃圾治理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
湘东区在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创新管理模式,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村组参与、群众自治”的工作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1. 宣传引导: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提高村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参与度。
2. 分类设施:在每个村组设置分类垃圾桶,明确分类标准,方便村民进行垃圾分类。
3. 分类培训:对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培训,提高村民的垃圾分类技能。
4. 分类督导:成立垃圾分类督导队伍,对村民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督导,确保分类效果。
5. 分类回收:与专业回收企业合作,对分类后的垃圾进行回收处理。
二、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农村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
湘东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1. 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宣传培训、督导考核等方面。
2. 优惠政策: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村民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3. 考核评价:将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村组和个人进行表彰。
三、示范带动,辐射推广农村环保经验
湘东区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国农村环保示范县。湘东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将成功经验辐射推广到周边地区,为全国农村环保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1. 交流学习:组织周边地区农村环保工作者到湘东区参观学习,交流垃圾分类工作经验。
2. 技术支持:为周边地区提供垃圾分类设施、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助力其农村环保工作。
3. 政策推广:将湘东区农村环保政策向全国推广,为全国农村环保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总之,湘东区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荣获全国农村环保示范县称号,是湘东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湘东区将继续巩固成果,扩大示范效应,为全国农村环保工作贡献力量。
- • 芦溪傩戏《孟姜女》惊艳欧洲舞台,AR面具引领观众沉浸式观剧体验
- • 上栗金丝皇菊助力出口欧盟,药茶一体化基地谱写就业新篇章
- • 萍水河综合治理获国务院表彰,劣V类水体全面清零,绿色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 • 莲花富硒功能农业综合产值破百亿,全国最大百合种植基地建成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腾飞,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万亩农田高效管理
- • 神泉乡生态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年接待康养游客突破30万人次
- • 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落户,萍乡富硒食品产业园开建,共筑食品产业新篇章
- • 上栗烟花快递服务升级,合规产品可发全国300城,安全便捷新体验
- • 莲花县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万册图书流动服务山区教学点
- • “名人菜”美食地图发布,孔原最爱腊肉入选非遗食谱,探寻中国美食文化新篇章
- • 萍乡-株洲共建“半小时经济圈”,跨省通勤专线开通助力区域协同发展
- • 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助力脱贫户年均增收2800元
- • 农村教学点全配VR教室,山区孩子“穿越”故宫上历史课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文化旅游节:全羊宴搭配手工挂面制作体验,品味乡村风情
- • 废弃矿山变身“光伏+农业”综合体,年发电2亿度助力乡村振兴
- • 湘东区防返贫保险全覆盖,因病灾致贫户最高获赔10万,筑牢民生保障防线
- • 荷花仙子全球选拔赛盛大启幕,冠军荣耀代言“太空莲”元宇宙展厅
- • 高坑镇“百年煤城夜市”重启,嗦螺蛳、炸油坨唤醒舌尖上的乡愁记忆
- • “红色安源”思政课品牌闪耀全国,情景剧《工运火种》走进百所学校
- • 城郊农民画院年度大展盛启,300幅作品描绘乡村振兴壮丽画卷
- • 农村教学点全配AI助教,萍乡智慧教育覆盖“最后一公里”
- • 萍钢旧址华丽转身:工业主题公园与极限运动场馆的完美融合
- • 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8000个,助力“入园难”问题彻底缓解
- • 上栗县创新“扶贫观察员”机制,百名乡贤助力政策落地
- • 莲花县“一户一亩荷”工程助力农民增收,万亩富硒莲蓬年产值突破5亿
- • 电竞产业生态圈成型,萍乡迎来全国职业联赛主场新篇章
- • 萍乡跨境电商综试区启动,电瓷产品直通亚马逊欧洲站,助力外贸新篇章
- • 萍乡市脱贫攻坚表彰大会隆重举行,百个集体和个人荣获“金葵花奖”
- • 萍乡经开区设立台商产业园,20家精密制造企业落户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上栗手撕狗肉日销500斤,百年卤料配方助力全村共致富
- • 萍乡北站扩容升级,助力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
- • 萍水河畔焕新颜,智能健身驿站助力全民健康生活
- • 赣湘边最大返乡创业园落成,助力5000人本地就业
- • 升坊镇莲花血鸭美食街盛大开街,78元套餐尽享8道非遗美食
- • 上栗县搬迁儿童“四点半课堂”全覆盖,大学生志愿者结对辅导助力成长
- • 莲花县“一村一品”工程硕果累累,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5亿大关
- • 扶贫茶园套种中药材,亩产效益翻番达1.2万元
- • 湖上乡“打麻糍大赛”引万人参与,木槌抖音挑战赛播放量破亿,民俗文化盛宴引爆网络
- • 低空经济起飞!萍乡通用机场获批,规划无人机物流枢纽
- • 莲花血鸭预制菜成功登陆北美市场,年出口额突破5亿元
- • 全市中小学教室空调全覆盖,30万名学生共享清凉夏日
- • 萍乡与东盟签署农产品互认协议,鲜辣椒出口关税降50%,助力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客家米酒香飘三板桥,赛酒歌擂台开唱醉倒八方客”
- • 八旬客家山歌传承人与DJ同台,电音派对引爆跨代际狂欢
- • 《萍乡采茶戏《孔原在莫斯科》全国巡演,再现共产国际风云》
- • “15分钟养老圈”建成!50家社区食堂解决老人就餐难题
- • 萍乡“乡村振兴合伙人”计划启动,博士团队带技术入股村集体企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景区直通公路建成,沿线农家乐收入翻倍,乡村旅游迎来新机遇
- • 地铁站壁画展现萍乡精神,融合傩面与工运元素,动态演绎历史传承
- • 《王耀南将军抗战工兵日记出版,为军事工程史添砖加瓦》
- • 长平手工挂面技艺申遗成功,非遗传承人直播教万人拉面,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萍乡市“第一书记直播间”带货破亿,百名干部变身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湘东区首届方言短视频大赛盛大启幕,#最硬核赣西话话题播放量突破亿级大关
- • 上栗“村村通快递”工程圆满收官,农产品出村时效提升60%
- • 湘赣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萍乡牵头整合5000台仪器设备助力科技创新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突破2000吨
- • 萍乡市2025年拆迁政策解析:补偿机制、安置程序与重点区域全透视
- • “栗水英才”计划助力乡村教育,清华、北师大博士组团支教上栗
- • 全国首推“莲田碳汇贷”,万亩荷塘碳配额融资超亿元,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红色沉浸式剧场开演,游客化身“秋收起义”战士重走革命路
- • 湖塘古村实景版《牡丹亭》惊艳开演,明清宅院焕新成为昆曲舞台
- • 芦溪县共享实验室开放,小微企业研发成本降低40%,助力乡村振兴
- • 萍安钢铁科研创新成果丰硕,年减排污染物超万吨,助力绿色转型
- • 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助力脱贫户年均增收3200元
- • 芦溪县“家风银行”创新治理,道德积分可换创业贷款,打造诚信社会新风尚
- • 安源路矿文旅综合体盛大开街,工矿遗产焕发新生机
- • 芦溪县搬迁社区启用人脸识别系统,智慧守护独居老人安全
- • 湘东区首届方言短视频大赛盛大启幕,#最硬核赣西话话题播放量破亿,方言魅力再掀热潮
- • 萍乡市局倾力帮扶,22个贫困村焕发生机
- • 安源路矿遗址公园荣登国家工业遗产名录,井下剧场《工运风云》实景剧再现红色历史
- • 杨岐山景区周边新建200套安置房,征迁户可享成本价购房政策
- • 萍乡市智慧停车系统正式上线,3万个车位实现“先离场后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