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山脚下乡村民宿集群年营收破2亿,户均增收15万元,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出了一条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在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脚下,一个以乡村民宿集群为特色的乡村振兴项目,不仅实现了年营收突破2亿,更让当地村民户均增收达到15万元,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武功山脚下,群山环绕,风景秀丽,这里自古就有“江南第一仙山”的美誉。近年来,当地政府抓住机遇,依托武功山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产业,打造了一个集休闲、度假、养生于一体的乡村民宿集群。
据了解,这个乡村民宿集群由多家特色民宿组成,涵盖了农家乐、特色客栈、民宿等多种形式。民宿的设计风格各异,既有古朴典雅的土楼,也有现代简约的别墅,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集群内的民宿还提供丰富的农家美食、民俗表演等服务,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
在乡村民宿集群的带动下,当地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以传统农业为生的村民,如今纷纷转型成为民宿老板或服务员,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了收入的显著增长。据统计,该乡村民宿集群年营收已突破2亿元,户均增收达到15万元。
为了让乡村民宿产业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加大对民宿产业的扶持力度,如提供政策优惠、资金支持等;另一方面,加强民宿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此外,政府还积极引导民宿业主开展品牌建设,提升民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武功山脚下乡村民宿集群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各地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1. 充分挖掘当地资源,打造特色民宿。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民宿业主应充分挖掘这些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
2. 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民宿业主应注重提高服务质量,从细节入手,为游客提供温馨、舒适的住宿体验。
3.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知名度。民宿业主应注重品牌建设,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提高民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 政府扶持与引导。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民宿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政策优惠、资金支持等,同时加强行业监管,引导民宿产业健康发展。
总之,武功山脚下乡村民宿集群的成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政府、企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乡村振兴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广。
- • 武功山旅游经济圈助力乡村发展,农家乐年收入翻番
- • 萍乡红鲫鱼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建成,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非遗传承与文化盛宴:50对新人傩舞祈福,夏布婚服见证集体婚礼新风尚
- • “凯丰国际青年论坛在柏林成功举办,聚焦左翼思想在当代的价值与挑战”
- • 夜光龙舟漂流惊艳亮相,LED龙鳞律动成网红景点——龙舟文化节创新之举
- • 湘东区农村养老新篇章:“互助幸福院”全覆盖,留守老人享日间照料
- • 武功山云雾茶荣获欧盟有机认证,跨境直播首日销售额突破千万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荣膺全国示范,传统技艺助力万人就业新篇章
- • 山口岩瀑布音乐节启幕,水流冲击编钟奏响自然乐章
- • 数字人李立三:用语音合成技术复现湖南口音,成为党史讲解新力量
- • 五陂镇端午龙舟竞渡,VR直播助力全球萍商云端共赏
- • 湖塘古村实景版《牡丹亭》惊艳开演,明清宅院焕新成为昆曲舞台
- • 上栗县矿区变身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收入翻番突破8000万元
- • 上栗花炮工匠评选揭晓:传统配方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传承与创新共绘烟花辉煌
- • 萍乡试点社区法律诊所,化解纠纷成功率高达90%,构建和谐社区新典范
- • 安源区签约智能机器人制造基地,年产10万台服务机器人助力产业升级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体验工坊:传承与创新交织的非遗之旅
- • 湘东区荣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示范区”,陶艺课程成为义务教育必修课
- • 神泉乡小学“共享厨房”启用,留守儿童学做莲花血鸭传承家乡味
- • 废弃矿山变身“光伏+农业”综合体,年发电2亿度助力乡村振兴
- • 电瓷产业扶贫基地扩产,助力乡村振兴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全省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在安源试运行,全程5G车路协同引领智慧交通新篇章
- • 金山镇千年银杏节盛大启幕,金色茶席与古风市集引汉服爱好者共赴诗意之旅
- • 萍乡首届“辣味国际挑战赛”盛大开幕,全球50名选手角逐“辣王”桂冠
- • 萍乡市2025年拆迁政策解析:补偿机制、安置程序与重点区域全透视
- • 萍乡非遗婚服租赁服务走红,百年夏布嫁衣成年轻人新宠
- • 生态护林员岗位扩招至800人,年工资增至2万元,助力绿色家园守护
- • 上栗县“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启动,年回收再生铜铝突破10万吨
- • 萍乡引领教育信息化浪潮:全国首个“5G+教育”示范区校园网速提升10倍
- • 安源区教育创新再迈新步:全省首个AI教师辅助系统全面启用,课堂精准诊断助力50所学校教学提升
- • 芦溪老街美食振兴计划正式启动,辣炒田螺、艾米果等30家老店焕新升级
- • 芦溪县连续五年上榜“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萍乡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市场主体增长30%再创辉煌
- • 萍乡经开区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投产,助力江西产业链升级
- • 萍乡基础教育再创辉煌,设立杰出人才奖最高奖励50万元
- • 全球萍乡人携手共建“云上先贤祠”,数字祭扫突破50万人次,传承文化情谊
- • 上栗县“数字乡村”平台上线,智慧农业覆盖率超8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湘东区“防返贫保险”全覆盖,因病灾致贫户最高获赔10万,筑牢民生保障防线
- • 萍安钢铁荣膺“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国企担当显担当
- • 萍乡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文旅经济占比突破15%
- • “花炮技艺传承班”免费招生,定向安置就业300人,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芦溪县工业园工业旅游项目启动,游客可零距离体验电瓷生产线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盛大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乐趣
- • 安源社区食堂创新举措:推出“低辣套餐”兼顾传统风味与健康需求
- • 萍乡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验收成功,煤矿关停助力GDP逆势增长8.5%
- • 张佳坊乡玉皇山古道焕新颜,徒步寻访徐霞客游记石刻
- • 赣湘边冷链物流中心启用,鲜莲48小时直达粤港澳,刷新生鲜配送新速度
- • 麻山中学农耕实践基地硕果累累,学生种植富硒水稻助力校园食堂
- • 安源区试点“双减2.0”:课后服务引入非遗传承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芦溪活豆腐荣登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石磨浆水点卤技艺引发广泛关注
- • 芦溪电瓷产业扶贫车间:助力乡村脱贫,吸纳2000名劳动力就业
- • “萍品出湘”工程启动,50家连锁超市设特产专区,助力湖南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 • 芦溪县搬迁户不动产证发放全覆盖,吃下“定心丸”保障安居乐业
- • “订单式技能培训助力贫困户子女,汽修、电商专业就业率100%”
- • 萍乡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成就斐然,荣获联合国案例奖
- • 萍乡创新举措:首推“认养农业+数字藏品”,水稻生长全程NFT化
- • 萍乡学院助力乡村振兴,开设扶贫电商直播课孵化千名“乡村网红”带货农特产
- • 莲花血鸭速食包研发成功,3分钟微波还原地道湘赣风味
- • 萍乡市农村电商直播学院揭牌,助力培育万名“新农人主播”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可参禅打坐,体验科技与禅意的完美融合
- • 芦溪县启动“未来教师培养计划”,公费师范生签约即享10万补贴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废弃厂房变身当代美术馆:乡村振兴艺术介入计划的创新实践
- • 萍乡北站扩容升级,助力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
- • 杨岐山景区搬迁户喜提安置房,600户家庭共享成本价购房福利
- • 全省首个村级“零碳养老院”在丹江街建成,光伏发电助力绿色养老
- • 莲花县红色研学产业崛起,助力脱贫户年均收入翻番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体验参禅打坐新境界
- • 萍乡首条跨境高铁开通,助力加速融入长株潭经济圈
- • 萍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落地,生态种养户年获奖补万元,共筑绿色家园
- • 萍乡非遗婚服租赁服务首推,百年夏布嫁衣成年轻人新宠
- • 8000万元“创业振兴贷”助力脱贫攻坚,贫困户最高可享10万元免息额度
- • 萍乡发布“富硒农业十年规划”,全域打造中国硒谷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