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学院赣西民俗研究院成立,方言数据库助力民俗传承
近日,萍乡学院在充分挖掘和传承赣西地区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赣西民俗研究院。该研究院的成立,旨在全面构建赣西方言数据库,为赣西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赣西地区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萍乡学院作为赣西地区的重要高等学府,一直致力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此次成立赣西民俗研究院,是萍乡学院响应国家关于文化传承与发展号召的重要举措,也是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
赣西民俗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萍乡学院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研究院将以赣西地区民俗文化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方言、民间艺术、传统节日、民间信仰等方面的研究。同时,研究院还将充分发挥学院学科优势,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赣西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赣西方言数据库是赣西民俗研究院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该数据库将收集、整理、研究赣西地区的方言资源,为方言研究、民俗研究、语言教学等领域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数据库的建设,将有助于挖掘赣西方言的内涵,传承赣西方言文化,同时为方言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赣西方言数据库的建设,将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全面性。数据库将收集赣西地区各个方言点的方言资源,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方言文化等,力求全面反映赣西方言的多样性。
二是系统性。数据库将按照一定的分类体系,对收集到的方言资源进行整理、分类、编码,方便用户查询和使用。
三是开放性。数据库将面向社会开放,为社会各界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促进赣西方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四是创新性。数据库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手段,提高数据质量,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赣西民俗研究院的成立和赣西方言数据库的建设,对于推动赣西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可以加强赣西地区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赣西地区的民俗文化;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推动赣西地区民俗文化的创新发展,为赣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总之,萍乡学院赣西民俗研究院的成立和赣西方言数据库的建设,是萍乡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赣西地区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相信在萍乡学院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赣西地区民俗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 • 湘赣边美食产业联盟成立,萍乡腊肉与醴陵酱鸭携手开拓国际市场
- • 南坑傩舞融合街舞大赛盛大开幕,面具Breaking引爆Z世代围观热潮
- • “莲农保”特色农业险助力莲农抗灾,暴雨灾害最高赔付每亩3000元
- • 萍水湖湿地公园夜光森林盛大开放,萤火星空栈道成为亲子打卡新地标
- • 湘东区工业陶瓷3D打印中心投产,助力定制化耐腐蚀部件出口德国
- • 腊月廿四古法除尘成新民俗,家政公司推出非遗清洁套餐引领传统与现代交融
- • 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启动,30所村小焕新颜,告别旱厕与危房
- • 新泉乡温泉康养综合体盛大开业,年接待高端客群超20万人次
- • 濒危技艺焕新生:非遗传承人直播带货月销百万,助力传统花果雕刻技艺传承与发展
- • 芦溪县电瓷产业链下沉乡村,20个扶贫车间助力2000人脱贫致富
- • 安源红领巾纪念馆荣膺全国研学基地,打造沉浸式百年队史体验之旅
- • 刘凤诰廉政教育基地开课,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清代反腐庭审模拟体验
- • 我国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发放补贴超2000万元
- • 湘东区富锌柑橘直供盒马鲜生,溢价收购助农增收40%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完成,3.2万亩农田复垦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袁惠渠灌区节水改造圆满完成,助力15万亩农田灌溉成本降低30%
- • 农村教学点全配VR教室,山区孩子“穿越”故宫上历史课
- • 芦溪紫红米荣膺欧盟有机认证,电商直播日销量突破10万单,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创先河: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设立,5家农企成功挂牌融资
- • 莲花县智慧冷链物流园投产,助力农产品损耗率显著降低
- • 湘东区扶贫家政培训班圆满结业,300名脱贫妇女成功签约北上广高端家政市场
- • 上栗县与浏阳携手共建花炮产业创新联盟,共研环保型庆典焰火新篇章
- • 萍乡农村“厕所革命”圆满收官,卫生厕所普及率高达98%
- • “扶贫爱心超市”积分制升级,惠及1.2万户家庭,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芦溪县脐橙电商直播基地投用,日销万单创赣西纪录,助力乡村振兴
- • 光伏+车棚扶贫项目并网,照亮脱贫家庭幸福生活
- • 湘东傩文化创意园盛大开园,非遗傩面具年销售额突破千万
- • 玉皇山千年红豆杉群惊艳亮相,国庆期间生态科考步道正式开放
- • 萍乡腊味年货节交易额破3亿,直播带货成销售新宠
- • 萍乡辣都品牌升级,全国辣味标准化研究中心年内落成
- • 老关镇小学“红色讲解团”走红,百名学生义务讲解凯丰故居,传承红色精神
- • “红色记忆”文创集市盛大开市,煤晶石印章、工运徽章成为热销焦点
- • 全国首个电瓷产业大脑在萍乡上线,引领全产业链迈向智能化升级
- • 麻山生态新区打造“零碳智慧村”,光伏屋顶年发电2000万度,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全球萍乡人携手共建‘云上先贤馆’,数字祭扫突破百万次,传承文化共祭先贤”
- • 湘东油茶林下土鸡养殖新模式:茶油鸡年出栏20万只,助力餐饮业繁荣
- • 全国首推“莲田碳汇贷”,万亩荷塘碳配额融资超亿元,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锂电回收中试基地投运,格林美等头部企业携手共进技术攻关
- • 湘东工业陶瓷出口额突破30亿,耐酸管道助力中东海水淡化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 • 扶贫资金助力山地果园,光伏提灌站破解灌溉难题
- • 上栗县矿区转型湿地公园,生态研学游年创收2000万,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赛酒歌”擂台开唱,客家米酒文化醉倒八方客——三板桥乡客家米酒节盛大启幕
- • 萍乡经开区获批综合保税区,开放型经济再添强劲引擎
- • 沉浸式文旅新体验!南正街状元点灯仪式首秀震撼游客
- • 萍乡市智慧停车系统上线,3万个车位实现“先离场后付费”,便捷出行新体验
- • 政府投资建设500个蔬菜大棚,贫困户“零租金”入驻,助力乡村振兴
- • 湘赣边“初心之路”旅游联盟成立,一卡通覆盖50家景区,共筑红色旅游新篇章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文化旅游节:全羊宴搭配手工挂面制作体验,尽享乡村风情
- • 湘东油茶林下养鸡项目成功落地,茶油鸡年出栏10万只助力餐饮业发展
- • 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增至8所!芦溪校园足球联赛再掀热潮,万人观赛盛况空前
- • 花炮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政府稳岗就业,1.2万人共享发展红利
- • 芦溪县工业园工业旅游项目启动,游客可零距离体验电瓷生产线
- • 芦溪县搬迁户不动产证发放全覆盖,让搬迁户吃下“定心丸”
- • 传统莲花打锡技艺与奢侈品牌联手,婚嫁锡器闪耀米兰设计周
- • 全国首座“零碳陶瓷工厂”投产,氢能烧制技术助力减排90%
- • 赣湘边生态治理EOD项目盛大开工,30亿社会资本助力绿水青山转化
- • 粤港澳基金会慷慨捐资千万,莲花县特殊教育学校添置智能康复设备助力特殊儿童成长
- • 上栗县花炮安全操作员持证上岗,2000名脱贫群众获高薪岗位
- • 非遗技艺“打锡壶”走进校园,学生作品淘宝众筹引发热潮
- • 全国首单稻田甲烷减排交易在莲花县成功落地,助力农民增收1200元/亩
- • 扶贫电商学院二期开班,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乡村带货达人”
- • 萍乡市第一书记直播间带货超亿元,百名驻村干部变身网红
- • 萍乡跨境电商新篇章:首个综合试验区获批,30家外贸企业抢滩布局
- • 城郊高枧村千亩油菜花海绽放,无人机表演点亮春日夜空
- • 高洲乡高山有机茶出口欧盟,订单量同比增长150%,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中学与井冈山大学共建教育硕士实践基地,助力山区教师定向培养
- • 湘赣边美食擂台赛萍乡夺冠,小炒肉对决湖南辣椒炒肉,谁是最后的胜者?
- • 鸡冠山乡“黑山羊全产业链”成型,深加工产品远销大湾区
- • 宣风谷酒酿造技艺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古法酒曲配方数字化存档传承千年匠心
- • 全国首条固态电池量产线投产,萍乡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
- • 莲花血鸭预制菜强势登陆北美市场,年出口额突破5亿元
- • 安源区元宇宙产业园签约,VR技术复现“毛主席来安源”历史场景,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