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影视基地盛大开放,《觉醒年代》取景地重现民国风情

近日,备受瞩目的安源影视基地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影视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作为一部备受关注的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取景地,安源影视基地以其高度还原的民国街景,将民国时期的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安源影视基地位于我国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占地面积达2000余亩。基地以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为背景,通过精心打造,力求还原那个时代的风貌。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民国时期的风土人情,体验那个时代的韵味。
走进安源影视基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热血的年代。街道两旁,青砖灰瓦的房屋错落有致,石板路凹凸不平,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历史的沧桑。街头巷尾,各种民国时期的招牌、广告牌琳琅满目,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繁华之中。
《觉醒年代》是一部以民国时期为背景的电视剧,讲述了那个时代一群有志青年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故事。该剧在拍摄过程中,大量场景均取景于安源影视基地。基地内,民国时期的建筑、街道、道具等一应俱全,为该剧的拍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安源影视基地,游客可以参观到众多民国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如:民国政府办公楼、银行、学校、医院等。这些建筑不仅外观古朴,内部装饰也极具民国特色,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此外,基地内还设有民国时期的商铺、茶楼、戏院等,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民国美食,欣赏到精彩的戏曲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安源影视基地在还原民国街景的过程中,注重细节的刻画。从建筑风格、装饰风格到生活用品,都力求还原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这使得游客在参观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民国时期的历史氛围,还能体验到那个时代的日常生活。
安源影视基地的开放,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民国时期历史文化的窗口,也为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选择在这里取景,安源影视基地有望成为我国影视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总之,安源影视基地的开放,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感受民国时期风貌的机会。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那个时代的繁华与沧桑,感受历史的厚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安源影视基地将成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 • 萍乡首座智能变电站成功投运,供电可靠性再攀高峰达99.99%
- • 南坑傩舞融合街舞大赛盛大开幕,面具Breaking引爆Z世代围观热潮
- • “月池矿泉水焕新升级,老字号品牌价值突破20亿元”
- • 萍乡夜市辣王争霸赛开锣,魔鬼辣椒拌粉引爆味蕾挑战
- • 萍乡农村“厕所革命”圆满收官,卫生厕所普及率高达98%
- • 湖塘古村实景版《牡丹亭》惊艳开演,明清宅院焕新成为昆曲舞台
- • 零碳产业园落户萍乡,氢能产业链布局提速: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湘东油茶深加工项目投产,冷榨茶油直供粤港澳年创收8亿,助力乡村振兴
- • 神泉湖环湖马拉松10月盛大开跑,完赛奖牌闪耀天然红米晶石
- • 扶贫冷库建成,鲜桃保鲜期延长至30天,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体验工坊:传承与创新交织的非遗之旅
- • 新泉豆腐文化节盛大启幕,百豆腐宴惊艳亮相,非遗酸水豆腐制作全程公开
- • 教育慈善基金扩容至2亿元,助力贫困生资助延伸至研究生阶段
- • 芦溪县教育强县战略再升级,农村学校智慧教室覆盖率实现100%
- • 萍乡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成就斐然,荣获联合国案例奖,复垦土地超5万亩
- • 《哪吒之魔童降世》湘东皮影定制版首映,跨界合作开启国漫新篇章
- • 湘赣边“初心源”文旅联盟成立,萍乡牵头发行跨省旅游一卡通,共筑红色旅游新篇章
- • “莲花县乡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5万学生每日免费加餐,助力健康成长”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投产,再生铝年处理能力突破5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赣湘合作产业园再扩容,50平方公里新蓝图描绘湘企百亿投资新篇章
- • 央企对接助力地方发展:中材高新萍乡基地年产值突破50亿
- • 安源矿区塌陷区变身千亩光伏电站,年发电2亿度助力3万农户脱贫致富
- • 探寻萍乡百年老字号美食地图:30家店铺串联的味蕾之旅
- • 经开区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成功投产,年供应锂电正极材料10万吨,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存悔斋集》英译本全球发行,刘凤诰作品入选哈佛东亚研究书单
- • 《文廷式诗词改编国风电音剧,巴黎艺术节再创辉煌,斩获创新大奖!》
- • 赣湘边冷链物流枢纽投运,湘东农产品24小时直达大湾区餐桌,开启绿色物流新时代
- • 萍乡打造湘赣边医疗康养中心,年接待游客超百万,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杨岐乡禅意民宿集群盛大开业,游客体验采茶、抄经慢生活新风尚
- • 老关镇“打铁花”绝技复活,千年火龙舞震撼夜空
- • 湘赣边数字乡村协作平台启动,50个村共享云端技术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 • 荷兰垂直农业系统引入芦溪,草莓产量翻倍创新高
- • 安源区高坑镇荣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称号,红色研学助力村民年增收超500万元
- • 大学生创新力爆棚,红色剧本杀改编游戏点击量破亿,凯丰故事焕发新生
- • 萍乡发现王耀南将军抗战日记原本,填补工兵作战史空白
- • 教育大数据预警系统上线,助力精准识别辍学风险学生
- • 萍乡夏布绣惊艳亮相卢浮宫,非遗工艺征服欧洲时尚界
- • 南坑镇傩舞祈福夜游盛大启幕,每月初一十五上演《赶鬼驱疫》民俗盛宴
- • 莲花县启动“一生一运动”计划,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 • 湘东油茶林下养鸡项目成功落地,茶油鸡年出栏10万只助力餐饮业发展
- • 高坑镇农民画惊艳国际,非遗文化在巴黎绽放光彩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腾飞,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万亩农田高效管理
- • 神泉乡生态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年接待康养游客突破30万人次
- • 全国首部萍乡方言电子地图上线,AI语音导航助力百个古村落探索之旅
- • 湘东区智慧渔场启用,AI养鱼系统助力降低养殖成本40%
- • 湘东区与醴陵携手共建陶瓷产业带,跨省协作产值目标剑指500亿
- • 湘东特殊教育学校创新引入虚拟现实康复课程,助力自闭症儿童社交训练
- • 五陂镇“共享农场”上线,市民认领地块助力农民增收300万元
- • 赣湘边区域合作产业园开园,萍醴高速通车助力千亿级产业带腾飞
- • 《安源工人号子》音乐剧首演:工业民俗与现代交响乐的跨界碰撞
- • 萍乡市人民医院晋级三甲,国家级胸痛中心挽救千名患者,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推广,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破2000吨,绿色农业发展新篇章
- • 萍水河岸建历史名人光影长廊,全息投影讲述千年文脉
- • 莲花富硒功能农业综合产值破百亿,全国最大百合种植基地建成
- • 莲花县“村BA”篮球联赛火爆,决赛吸引10万游客打卡,乡村篮球盛宴燃动夏日!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起飞,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万亩农田丰收
- • 湘东赶分社农耕节新玩法:AI测土配方搭配古法播种,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上栗县村级养老“幸福餐桌”全覆盖,留守老人1元吃饱吃好,暖人心扉
- • 湘东区携手中科院突破高端磁材“卡脖子”技术,稀土研究院扬帆起航
- • 电影《李立三》荣获华表奖,AI技术复原南昌起义决策关键场景
- • 24小时智慧政务驿站:全区覆盖,103项业务自助秒办,打造便捷高效政务服务新体验
- • 《闻尘偶记》:文廷式著作入围联合国“世界记忆工程”候选名录,彰显中华文脉传承
- • 三板桥乡茶盐古道修复开放,马蹄印博物馆助力湘赣商路历史文化传承
- • 萍乡农科队勇闯南极,打造智能温室,成功种植热带水果
- • 秋收起义广场光影秀国庆首演,裸眼3D技术再现革命烽火,致敬英雄岁月
- • 全市中小学全面启动“劳动实践周”,每校打造“责任田”
- • 萍乡市经开人民医院升级改造,智能诊疗系统助力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腊月廿四古法除尘成新民俗,家政公司推出非遗清洁套餐引领清洁新风尚
- • 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揭晓,芦溪县脱颖而出跻身前三甲
- • 高洲乡高山有机茶出口欧盟,订单量同比增长150%,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城市广场命名“凤诰文枢”:江西历代状元名录镌刻其地,传承文化底蕴
- • “莲花血鸭制作标准全球发布,百城联动挑战‘最大炒锅’掀起美食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