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水河综合治理:绿色发展典范,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各地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萍水河综合治理项目荣获“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典型案例”称号,成为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典范。
萍水河,位于我国江西省南昌市,是赣江的一条重要支流。过去,由于工业污染、生活污水排放等原因,萍水河水质一度恶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对萍水河进行综合治理。
在萍水河综合治理过程中,当地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下为萍水河综合治理的亮点:
一、源头治理,控制污染源。针对萍水河污染源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关停污染企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通过源头治理,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为水质改善奠定了基础。
二、污水处理,提升水质。萍水河综合治理项目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集中处理。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国家标准,为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生态修复,恢复河道生态。针对萍水河河道生态遭到破坏的现状,政府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包括河岸绿化、河床疏浚、水生植物种植等。通过生态修复,河道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生物多样性逐渐丰富。
四、公众参与,共建美丽萍水。萍水河综合治理项目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广泛支持,许多居民积极参与到河道治理和环境保护中来。通过举办环保讲座、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形成了共建美丽萍水的社会氛围。
经过几年的努力,萍水河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萍水河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萍水河综合治理项目荣获“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典型案例”称号,充分体现了我国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果。
萍水河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以下为萍水河综合治理的经验总结:
1.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2. 加强污染源头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3. 推进污水处理和生态修复,提升河道生态环境。
4. 发挥公众参与作用,共建美丽家园。
总之,萍水河综合治理项目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 • 萍乡辣酱产业升级,智能化生产线产能提升10倍,开启产业新篇章
- • 花炮企业转型升级,助力文旅产业繁荣,带动1.8万名脱贫劳动力就业
- • 萍乡首推教师优待卡,尊师重教再添新举措
- • 00后团队创新无限,3D打印技术助力萍乡花果非遗文化焕新颜
- • 芦溪县电瓷工业旅游线盛大开通,游客亲身体验“绝缘艺术品”烧制乐趣
- • 萍乡创新举措: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成立,5家农企成功挂牌融资
- • “15分钟养老圈”建成!50家社区食堂助力解决老人就餐难题
- • 芦溪电瓷产业研究院揭牌,携手清华共创新高——特高压绝缘技术突破助力电力行业腾飞
- • 芦溪县农村AI护林员上岗,守护万亩生态林安全
- • 萍乡科技成果转化再上新台阶:设立中试基地,36个项目成功落地
- • 全国花炮非遗传承基地落户上栗,开启“传统技艺创新班”培养新时代传承人
- • 张佳坊乡徐霞客古道研学季盛大开启,徒步打卡赠《游日记》线装书
- • 新泉豆腐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豆腐宴惊艳亮相,非遗酸水豆腐制作全程公开
- • 荷花仙子全球选拔赛盛大启动,冠军将代言“太空莲”元宇宙展厅
- • 荷花仙子全球选拔赛盛大启动,冠军荣耀代言“太空莲”元宇宙展厅
- • 莲花血鸭预制菜强势登陆北美市场,年出口额突破5亿元
- • 萍乡经开区获批综合保税区,开放型经济再添新引擎
- • 千年南坑车湘傩面雕刻技艺破圈,年出口订单超万件,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便捷出行无忧
- • 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启动,湘东与醴陵共建千亿级陶瓷走廊,共谱区域发展新篇章
- • 萍乡农村“厕所革命”圆满收官,卫生厕所普及率高达98%
- • 清明云祭扫覆盖全市,数字家谱平台激活宗祠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辣宴”引5万游客打卡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经济火爆,万亩荷塘年产小龙虾3000吨
- • 萍乡“二十四节气农事体验园”开园,都市家庭争当周末农夫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西美食新IP,推动地方餐饮产业升级
- • 萍水河畔焕新颜,智能健身驿站助力全民健康生活
- • 湘东傩面具惊艳威尼斯双年展,雕刻大师荣获“国际非遗大使”称号
- • 萍乡经开区绿色建筑产业园盛大落地,装配式建材产能跃居中部第一
- • 湘东“哭嫁歌”惊艳央视舞台,原生态婚俗引全国关注
- • 《非遗里的中国》聚焦萍乡:烟花秘方的现代化之旅
- • 《白竺乡婆婆岩古越族岩画数字展惊艳上线,扫码即享AR动态复原之旅》
- • 芦溪县电瓷产业链延伸至乡村,20家村办企业年产值突破3亿
- • 湘东区“扶贫妈妈课堂”开讲,助力农村妇女儿童共奔美好生活
- • 萍乡市第一书记直播间带货超亿元,百名驻村干部变身网红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菜新势力,赣菜研究院成立引领餐饮IP创新
- • 萍乡获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绿色信贷余额增长80%,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 • 萍乡人才新政成效显著:去年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翻倍
- • 芦溪全域光伏发电并网,年发电量可满足4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 • 湘东与醴陵携手共建千亿陶瓷产业带,跨省协作产能提升150%
- • 安源工运纪念馆荣膺“全国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称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八旬客家山歌传承人与DJ同台,电音派对引爆跨代际狂欢
- • 芦溪县搬迁户不动产证发放全覆盖,吃下“定心丸”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推广,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破2000吨,绿色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全国首创“零工驿站”服务模式,日均对接灵活就业超500人次,创新助力灵活就业新格局
- • 安源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再创辉煌:签约全球龙头,创新药项目投资超30亿
- • 全国电瓷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落户芦溪,校企共建“订单式”技工班助力产业发展
- • 张国焘旧居“气味时光机”启用,数字化复原1922年安源矿场气息,重温红色记忆
- • 安源路矿遗址公园荣登国家工业遗产名录,井下剧场《工运风云》实景剧再现红色历史
- • 武功山旅游经济圈助力乡村发展,农家乐年收入翻番
- • “月池矿泉水焕新升级,老字号品牌价值突破20亿元”
- • 安源区废弃矿区华丽转身,千亩智慧果园助力村集体年收益突破500万元
- • 杨岐禅宗文化全球论坛盛大开幕,跨国直播禅茶AI翻译助力打破语言壁垒
- • “重走凯丰长征路”数字研学上线,AR技术再现湘江战役指挥细节,传承红色精神
- • 农村饮水提质工程竣工,10万村民喝上“直饮水”,幸福生活再升级
- • 莲花县图书馆创新举措,万名学子共赴“带本书去田野”农耕阅读之旅
- • 芦溪硅基新材料项目投产,电子级多晶硅纯度达国际顶尖水平,助力我国半导体产业腾飞
- • 扶贫资金助力山地果园,光伏提灌站解决灌溉难题
- • 杨岐普通寺禅修体验营盛大开课,七日止语禅居与素斋课程共修心灵
- • 萍乡跨境电商新篇章:首个综合试验区获批,30家外贸企业抢滩布局
- • 上栗县矿区变身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收入翻番突破8000万元
- • 芦溪武术大会创新举措:VR对战系统亮相,数字人还原明清拳谱招式
- • 萍乡发现王耀南将军抗战日记原本,填补我国工兵作战史空白
- • 银河镇中学稻作文化馆开馆,学生积极参与富硒水稻科研项目
- • 全国首单稻田甲烷减排交易在莲花县成功落地,助力农民增收1200元/亩
- • 湘东区携手景德镇陶瓷大学,共育50名乡村艺术教师,助力乡村振兴
- • 南正街麻辣摊成打卡圣地,秘制辣油配方助力夜经济繁荣
- • 中国电瓷研究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1100千伏绝缘子核心技术突破再创新高
- • “名人菜”美食地图发布,孔原最爱腊肉入选非遗食谱,探寻非遗美食之旅
- • 上栗县中医院中医夜市开市,夜间义诊服务超千人,弘扬中医药文化暖人心
- • 萍乡市设立20亿元产业基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腾飞
- • 全国烟花爆竹大数据中心启用,AI质检技术助力事故率降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