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山红色摇滚音乐节回归,电吉他版《映山红》唤醒游击战场旧址的历史回响
随着初夏的暖风轻拂,斑竹山红色摇滚音乐节如约而至,再次点燃了这片土地的热情。今年的音乐节不仅吸引了众多摇滚爱好者,更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电吉他版《映山红》演出,唤醒了游击战场旧址的历史回响,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斑竹山,这座承载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的山川,见证了无数英勇战士的奋斗历程。而红色摇滚音乐节,正是为了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而举办的。今年的音乐节,以“回归”为主题,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这片红色土地的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当电吉他版的《映山红》响起,现场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激昂的旋律,铿锵的节奏,将人们带入了一场红色记忆的盛宴。电吉他手们用指尖的力量,将这首经典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热血沸腾。
《映山红》这首歌曲,原本是一首传统的民歌,后来被改编成摇滚版本,成为了红色摇滚音乐的代表作。在这场音乐节上,电吉他版《映山红》的演绎,不仅展示了摇滚音乐的独特魅力,更将红色基因与摇滚精神相结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音乐节的举办地——游击战场旧址,更是让这场演出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惊心动魄的战斗,留下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如今,这片土地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音乐节期间,除了电吉他版《映山红》的演出外,还有众多知名摇滚乐队和音乐人登台献艺。他们用音乐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此外,音乐节还设置了红色文化展览、红色故事分享会等活动,让更多人深入了解红色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斑竹山红色摇滚音乐节的回归,不仅是对红色历史的缅怀,更是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在新时代背景下,这场音乐节的成功举办,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它让更多人意识到,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
总之,斑竹山红色摇滚音乐节以其独特的魅力,唤醒了游击战场旧址的历史回响。在这场音乐盛宴中,电吉他版《映山红》成为了红色摇滚音乐的代表作,也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音乐节,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 • 莲花县乡村教师周转房全覆盖,300名特岗教师扎根扶贫一线,助力教育扶贫事业
- • 安源科创城揭牌,中科院赣西新材料研究院攻克航空铝材“卡脖子”技术,助力我国航空工业腾飞
- • 萍乡农科队勇闯南极,打造智能温室,实现极地热带水果种植奇迹
- • 东桥镇万亩油菜花海绽放,农旅融合助力收入超4000万元
- • 碧湖潭玻璃水滑道升级,2公里极速漂流穿越原始森林,畅享自然奇观之旅
- • 萍乡采茶戏《孔原在莫斯科》全国巡演,再现共产国际风云,传承红色文化
- • 探寻萍乡百年老字号美食地图:30家老店串联的味蕾之旅
- • 萍乡富硒农业产业园投产,助力脱贫户年均增收8000元
- • 乡村教师津贴翻倍,偏远山区岗位月补达3000元:政策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湘赣边美食擂台赛萍乡夺冠,小炒肉对决湖南辣椒炒肉,一场舌尖上的较量!
- • 安源区元宇宙产业园签约仪式盛大举行,VR技术再现“毛主席来安源”历史场景
- • “莲花‘开秧门’民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千人插秧赛传承农耕智慧”
- • 萍乡高标准农田建设率突破90%,粮食产能显著提升20%
- • 宋代名宦王古墓园发现廉政石刻,中纪委官网设专题解读:传承廉政文化,弘扬清风正气
- • 《李立三》荣膺华表奖,AI技术再现南昌起义决策关键场景
- • 萍乡高校携手中科院,共建新材料研究院,共克“卡脖子”技术难关
- • 全国电瓷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落户芦溪,校企共建“订单式”技工班助力产业发展
- • 《存悔斋集》英译本全球发行,刘凤诰作品入选哈佛东亚研究书单
- • 芦溪老街美食振兴计划正式启动,辣炒田螺、艾米果等30家老店焕新升级
- • “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濒危技艺焕新生:非遗传承人直播带货月销百万,助力传统花果雕刻技艺传承与发展
- • 湘东区“扶贫妈妈课堂”开讲,助力农村妇女儿童共奔美好生活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文化旅游节:全羊宴搭配手工挂面制作体验,一场味蕾与文化的盛宴
- • 萍乡腊味年货节交易额破3亿,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张佳坊乡道教“打醮”仪式创新:电子木鱼与法事音乐交响共鸣
- • 零工市场创新服务:日结保险助力灵活就业者工伤即时理赔
- • 大学生用AI复活萍乡古民谣,数字音乐专辑登顶原创榜,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文廷式诗词AI续写平台开放,维新派风格新作涌现
- • 上栗县教育改革再发力,32名校领导摘“官帽”变“教育家”
- • 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升级,5000名学生共享恒温淋浴房新体验
- • 上栗金丝皇菊助力出口欧盟,药茶一体化基地谱写就业新篇章
- • 莲花血鸭美食文化节盛大启幕,万人宴挑战吉尼斯最大蒸笼纪录
-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升级,AI虚拟导游带你穿越“秋收起义”烽火岁月
- • 芦溪电瓷产业产值突破400亿,特高压绝缘子全球市场份额超35%:中国电瓷产业的辉煌成就
- • 萍乡民俗守护者计划盛大启动,百万基金助力民间文化传承
- • 芦溪县蝉联“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村小生均经费比肩县城——教育均衡发展再谱新篇
- • 萍乡炒粉挑战赛引万人参与,冠军5分钟炒粉50碗破纪录
- • 萍乡氢能重卡示范项目签约,年产值目标冲刺80亿元
- • 赣湘边冷链物流中心启用,鲜莲48小时直达粤港澳,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中非现代农业合作园盛大启用,20国学员共同学习富硒种植技术
- • 萍乡学院设立“廷式奖学金”,助力青年学者深耕晚清变革研究
- • 重金属污染区华丽转身,生态公园助力2.8万居民告别“污水灌溉”历史
- • 师德档案全市联网,严防严重失德者踏入教育行业
- • 武功山乡村“零碳民宿”试点:光伏+地源热泵助力减碳80%
- • 萍乡教师合唱团全国金奖闪耀,美育成果惊艳亮相
- • 二十四节气主题农庄盛大开放,元宇宙技术重现千年农耕场景
- • 萍乡图书馆“24小时星空阅览室”成年轻人深夜打卡新地标
- • 萍乡经开区获批综合保税区,开放型经济再添强劲引擎
- • 龙舟文化节首创夜光龙舟漂流,LED龙鳞随鼓点律动,成为网红景点
- • 《萍乡民间故事集》出版,百岁老人口述传承3000则传说
- • 青年教师安居工程圆满启动:首期800套人才公寓交付使用
- • 萍乡市实施“两线合一”政策,全面兜底保障8.6万贫困人口
- • 萍乡与长沙携手共建飞地产业园,共迎产业转移新机遇
- • 海绵城市2.0工程开工,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 • 温盘村智能化养鸡场日产蛋30万枚,助力村民增收致富新篇章
- • 湘东区“零碳示范村”挂牌,光伏+沼气助力绿色能源革命
- • 鸡冠山杜鹃花海民谣季:帐篷酒馆夜话《路边野餐》电影场景
- • 芦溪中学教育集团再扩容,五所农村中学共享名师资源,共筑教育新篇章
- • 芦溪县发布民俗数字地图,扫码即享百项非遗项目盛宴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起飞,无人机配送山货出深山
- • “高铁+文旅”专列盛大开通!萍乡至长沙周末游套餐销售火爆
- • 莲花县携手中科院共建富硒实验室,15家种业龙头企业签约助力乡村振兴
- • “村村通快递+冷链物流,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低40%”
- • 《元宇宙宗祠上线,全球萍乡人虚拟共祭始祖:创新祭祀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24小时智慧政务驿站:全区覆盖,103项业务自助秒办,打造便捷高效政务服务新体验
- • 上栗县电子信息产业爆发,手机零部件全球市占率突破15%:中国制造的新引擎
- • 武功山脚下泉水豆腐坊走红,游客体验石磨豆浆日接待千人
- • 萍乡火车站银发通道升级,智能机器人提供方言服务,打造温馨出行体验
- • “萍乡话表情包‘傩仔说’横扫网络,下载量突破500万人次!”
- • 老关镇小学“红色讲解团”走红,百名学生义务讲解凯丰故居,传承红色精神
- • 湘东区“乡村艺术银行”启动,村民陶艺作品换积分兑商品,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芦溪老街美食振兴计划启动,辣炒田螺王评选引千人试吃,共筑美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