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萍乡落地生根,首批学徒荣获国际认证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地纷纷探索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模式。近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萍乡成功落地,首批学徒荣获国际认证,标志着萍乡职业教育迈上了新的台阶。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誉为世界职业教育领域的“黄金模式”。该模式将职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此次萍乡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旨在提升本地职业教育水平,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据了解,萍乡市与德国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共同打造了首个双元制职业教育基地。该基地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为蓝本,结合萍乡本地产业发展需求,开设了数控技术、焊接技术、汽车维修等多个专业。首批学徒经过为期一年的培训,已经具备了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在萍乡市职业教育中心,记者看到,学徒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着各种实践操作。他们身着统一的工装,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个操作步骤。据了解,这些学徒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确保掌握实际技能。
为了让学徒们更好地适应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萍乡市职业教育中心还邀请了德国专家前来授课。这些专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为学徒们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在德国专家的指导下,学徒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学会了德国人的严谨态度和敬业精神。
经过一年的培训,首批学徒已经具备了较高的专业技能。为了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萍乡市职业教育中心组织了国际认证考试。在考试中,学徒们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顺利通过了考试,获得了国际认证。
萍乡市职业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落地,为萍乡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萍乡市将继续深化与德国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为更多学子提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此次萍乡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本地职业教育水平,还为当地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萍乡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萍乡的落地,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萍乡职业教育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 萍乡富硒小镇:年产值突破10亿,富硒农产品畅销全国
- • 数字人民币助力农业发展,涉农补贴资金到账提速至2小时
- • 安源工运百年纪念:全球首部AI复原刘少奇谈判全息影像震撼首映
- • 全省县域首个保税物流中心获批,莲花外贸增速领跑赣西
- • 萍乡经开区元宇宙产业园崛起,虚拟主播带货助力农产品销售额突破亿级大关
- • 安源区农村公路“白改黑”全面完成,15分钟进城交通圈梦想成真
- • 湖塘古村实景版《牡丹亭》惊艳开演,明清宅院变身昆曲舞台
- • 安源中学教育集团成立!城郊6校“一体化办学”破解择校热难题
- • 萍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商品助力文明风尚
- • 武功山旅游扶贫专线开通,助力沿线农家乐户均增收5万元
- • 00后团队创新无限,3D打印技术助力萍乡花果非遗文化焕新颜
- • 教育大数据中心启用,开启精准监测学生成长轨迹新时代
- • 杨岐山景区夜游项目盛大开启,光影秀重现禅宗祖庭千年盛景
- • 萍乡市“数字乡村大脑”上线,AI助力5万亩农田实现精准种植
- • 萍乡环保科技园启用AI监测系统,助力500家企业绿色排放实时管控
- • 武功山草甸星空帐篷节回归,夏日星空下的高山音乐会等你来赴约
- • 芦溪县农村“AI护林员”上岗,守护万亩生态林安全
- • 萍乡市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启动,信用村贷款额度提升至50万,助力乡村振兴
- • 花炮企业转型升级,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新篇章
- • 莲花县农村公路“白改黑”全面完成,村村通双车道,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国红十字会倾力援建莲花县,20所博爱卫生站助力10万人健康生活
- • 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陶艺康复课作品闪耀国际残疾人艺术展
- • 芦溪县创新扶贫模式:扶贫荣誉积分制助力创业贷款,善行变财富
- • “扶贫爱心超市积分制升级,惠及1.2万户家庭,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湘东区数字村史馆上线,VR技术再现千年古村风貌
- • 安源煤矿遗址焕新颜:变身工业农业公园,井下种出荧光蘑菇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文化旅游节:全羊宴搭配手工挂面制作体验,品味乡村风情
- • 张佳坊乡“打醮”仪式创新:道教音乐与现代交响乐的完美融合
- • 智慧停车新篇章:5座智慧停车场助力老城停车难题,ETC无感支付提升出行体验
- • 安源区教师“县管校聘2.0”政策落地,骨干教师流动比例显著提升
- • 秋收起义纪念馆AR导览全新上线,带你穿越时空感受1927年军事部署图
- • “名人宴”入选非遗,孔原最爱腊味配方公开:传统美食文化传承再添新篇章
- • 鸡冠山乡“黑山羊全产业链”成型,深加工产品远销大湾区
- • 萍乡海绵城市产业联盟扩容,携手100家环保企业共拓千亿市场新篇章
- • 米酒酿造工坊创新营销,推出“微醺盲盒”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 • 萍乡经开区创新试点“首席服务官”制,百名干部一对一包联重点项目,助力高质量发展
- • 科技创新券政策助力萍乡企业腾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年翻番彰显成效
- • 构建温馨家园,社区老年助餐点全覆盖,90岁以上老人免费送餐
- • 芦溪富硒紫米酒再创辉煌,斩获国际金奖,年出口额突破5000万元
- • 萍乡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计划”,首批30名校长脱颖而出
- • 安源中学新校区盛大启用,投资2.5亿打造VR党史长廊与机器人科创实验室
- • 萍乡创新举措,共享农机平台手机预约收割机使用率提升3倍
- • “凯丰国际青年论坛在柏林成功举办,聚焦左翼思想在当代的价值与挑战”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入住率飙升100%
- • 全国首部萍乡方言电子地图上线,AI语音导航引领古村落探索之旅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文化旅游节:全羊宴搭配手工挂面制作体验,尽享乡村风情
- • 芦溪县农村“快递进田”试点:电瓷包装箱复用助力农业降成本
- • 上栗县村级养老“幸福餐桌”全覆盖,留守老人1元吃饱吃好,温暖人心
- • 花炮企业转型升级,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吸纳1.8万名脱贫劳动力就业
- • 武功山旅游专线开通免费接驳车,沿线农家乐收入翻两番,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市“第一书记直播间”带货破亿,百名干部变身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智能温室助力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升级,种子纯度突破99.99%
- • 莲花县“一荷三虾”扶贫工程成效显著,万亩荷塘助力800户脱贫家庭就业
- • 湘东区富硒水稻产业园年产值突破10亿,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 • 芦溪高压电瓷研究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百万伏特高压绝缘子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 • 上栗与浏阳携手共建花炮创新联盟,环保冷焰火闪耀杭州亚运会
- • 广寒寨星空诗歌节盛大开幕,帐篷营地彻夜朗诵顾城经典
- • “名人菜”美食地图发布,孔原最爱腊肉入选非遗食谱,探寻非遗美食之旅
- • 萍乡“十大碗”宴席重现江湖,传统婚宴民俗焕发新生机
- • “名人故居守护者”计划启动:00后志愿者用Vlog活化老宅,传承历史记忆
- • 略下村扶贫专干刘佳玉:从贫困户到帮扶者的蜕变之路
- • 安源经开区牵手全球500强,百亿投资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引擎
- • 武功山乡村“零碳民宿”试点:光伏+地源热泵助力减碳80%
- • 湘东霉豆腐制作技艺传人收徒,30名青年返乡传承老味道
- • 张佳坊乡徐霞客古道研学季盛大开启,徒步打卡赠《徐霞客游日记》线装书
- • 源南乡石磨茶油坊复建,传统榨油技艺成研学热点
- • 芦溪县乡村春晚常态化,村民自编节目惊艳央视《乡村大舞台》
- • 莲花血鸭速食包研发成功,3分钟微波加热即可还原地道风味
- • 跨国农业创客社区开园,30国青年共研气候智慧型农业
- • 重金属污染区华丽转身,生态公园助力2.8万居民告别“污水灌溉”历史
- • 芦溪县“家风银行”创新治理,道德积分可换创业贷款,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上栗县电子信息产业爆发,手机零部件全球市占率突破15%:中国制造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