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区创新举措,发布“红色研学护照”助力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
近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创新性地推出了“红色研学护照”项目,旨在通过集章兑换文创礼品的方式,激发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兴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安源区作为我国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安源区教育局联合萍乡市博物馆、安源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共同推出了“红色研学护照”这一创新项目。
“红色研学护照”以红色文化为主题,集章兑换文创礼品为特色。护照内设有多个集章区域,分别对应安源区内的红色教育基地、革命遗址、历史博物馆等。青少年在参加红色研学活动时,可在相应区域获得集章,集齐一定数量的章后,即可兑换精美文创礼品。
据悉,此次“红色研学护照”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和特级。每个等级的护照都有不同的集章要求和兑换礼品。初级护照需要集齐5个章,兑换礼品为红色笔记本;中级护照需要集齐10个章,兑换礼品为红色文化衫;高级护照需要集齐15个章,兑换礼品为红色主题书籍;特级护照需要集齐20个章,兑换礼品为红色主题纪念品。
安源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出“红色研学护照”项目,旨在让青少年在研学过程中,通过集章兑换礼品的方式,增强对红色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通过这一项目,让红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研学护照”的推出,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集章兑换礼品的方式,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红色研学活动中来。家长们也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还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红色文化的熏陶。
为了更好地推广“红色研学护照”项目,安源区教育局还计划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系列红色研学活动,如红色故事会、红色歌曲演唱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红色文化,感受红色精神。
总之,“红色研学护照”项目的推出,是安源区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这一项目,深入了解红色文化,成为新时代的红色传人。
- • 萍乡创新举措,设立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助力农企发展
- • 《存悔斋集》英译本全球发行,刘凤诰作品入选哈佛东亚研究书单彰显中华文化影响力
- • 上栗县村级工业园全覆盖,助力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超1.5万人
- • 湘东工业陶瓷3D打印中心投产,定制化耐腐蚀部件助力德国市场
- • 萍乡开放大学创新举措,推出“新市民素养提升计划”
- • 法国汉学家团队驻萍乡三年,重走张国焘赴法勤工俭学之路,探寻百年历史足迹
- • 山口岩瀑布水幕电影首映,《西游记》取景地故事全新演绎
- • 芦溪县图书馆创新举措——电瓷科技角,3D打印重现千年制瓷工艺
- • 农村危房改造五年行动圆满收官,1800户困难家庭受益良多
- • “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助力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企业开办仅需半天
- • 武功山景区搬迁村民享旅游分红,户均年增收1.5万元,共筑和谐发展新篇章
- • 高坑镇农民画非遗工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作品远销海外助力文化“出海”
- • 芦溪县连续五年上榜“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萍乡跨境电商新篇章:首个综合试验区获批,30家外贸企业抢滩布局
- • 花炮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吸纳2万人就业,政府发放稳岗补贴超亿元
- • 芦溪玉皇山“朝仙节”惊艳登央视,十万信众徒步挑战元宇宙祈福赛道
- • “萍乡话表情包‘傩仔说’横扫网络,下载量突破500万人次!”
- • 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落户,萍乡富硒食品产业园开建,共筑食品产业新篇章
- • “名人宴”入选非遗,孔原最爱腊味配方公开:传统美食文化传承再添新篇章
- • 萍乡跨境电商综试区启动,电瓷产品直通亚马逊欧洲站,助力外贸新篇章
- • 源南乡石磨茶油坊复建,传统榨油技艺成为研学热点
- • 萍乡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菜篮子”基地:共筑绿色通道,保障民生供应
- • 萍水河生态航道通航,千吨级货船直通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新篇章
- • 安源区扶贫慈善信托落地,千万资金精准滴灌困难家庭,助力脱贫攻坚战
- • 预制菜扶贫车间投产,莲花血鸭年销额破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新能源公交全域覆盖,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打造绿色出行新风尚
- • 热血传奇复古装备:凝固的青春史诗与纯粹的游戏哲学
- • 湘东皮影戏非遗体验馆上线,亲子家庭定制专属皮影剧,传统文化体验新风尚
- • 宣风镇富硒果蔬产业园投产,年供港蔬菜超5000吨,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千名“新农人”主播新势力
- • 安源区元宇宙产业园签约,VR技术复现“毛主席来安源”历史场景,传承红色基因
- • 萍乡辣酱产业升级,智能化生产线产能提升10倍,开启产业新篇章
- • 武功山民宿集群年营收破3亿,返乡青年创业占比超60%,乡村振兴新引擎启动
- • 荷花元宇宙景区上线,VR穿越千年赏《爱莲说》创作场景
- • 武功山脚下民宿集群崛起,村民分红喜人,年入最高超10万元
- • 芦溪县智慧冷链物流园投用,助力农产品损耗率显著降低
- • “莲花富硒稻米订单农业新篇章:5万亩保底收购协议助力万户增收”
- • 萍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商品新举措助力文明风尚
- • 南坑傩舞融合街舞大赛盛大开幕,面具Breaking引爆Z世代围观热潮
- • 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助力脱贫户年均增收3200元
- • 萍乡采茶戏《三女跳崖》改编国风电音剧,B站直播百万打赏引发热议
- • 重金属污染区华丽转身,生态公园助力2.8万居民告别“污水灌溉”历史
- • 科技赋能乡村教育,VR设备助力中科院科普资源走进10所新建乡村学校
- • 全国首创“零工驿站”服务模式,日均对接灵活就业超500人次,助力灵活就业新突破
- • 电瓷产业扶贫基地投产,1200名脱贫群众变身技术工人,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市创新服务模式,外资企业“绿色通道”全程代办缩短至3个工作日
- • 清明数字家谱平台上线,海外游子VR技术助力远程祭祖,共寄哀思
- • 安源傩舞《钟馗斩妖》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青年传承人跨界设计潮玩面具引领文化新风尚
- • 神泉湖环湖马拉松10月开跑,完赛奖牌镶嵌天然红米晶石,展现独特魅力
- • 从游戏到现实,SF玩家的跨年钟声敲响在四合院
- • 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升级,5000名学生共享恒温淋浴房新体验
- • 芦溪县农村智慧路灯全覆盖,光伏照明助力年省电费百万
- • 赣湘边医疗协作深化,萍乡市民可跨省直接结算长沙三甲医院费用
- • 数字人民币助力农业发展,涉农补贴资金到账提速至2小时
- • 湘东区江口村废弃陶瓷厂华丽变身,文创园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扶贫模式助力全国推广,万名留守妇女变身产业工人
- • 光伏农场4.0版启用,双面发电板下种出富硒黑木耳,绿色能源与生态农业完美融合
- • 花炮企业转型升级,助力文旅产业繁荣,带动1.8万名脱贫劳动力就业
- • 老旧小区改造引入社会资本,物业增值收益反哺民生——构建和谐社区新篇章
- • 武功山旅游扶贫专线开通,助力沿线农家乐户均增收5万元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推广,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破2000吨,绿色农业发展新篇章
- • 萍乡“名师飞课”系统上线,助力乡村学生共享名校课堂资源
- • 芦溪县创新举措,公费师范生签约即享10万元补贴,助力“未来教师计划”落地生根
- • 芦溪玉皇山古道修复开放,徐霞客游记打卡地变身“徒步天堂”
- • 赣湘合作产业园再扩容,50平方公里新蓝图描绘湘企百亿投资新篇章
- • 我国乡村学校科技实验室全覆盖,VR教学接入国家重点实验室
- • 全省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在安源试运行,全程5G车路协同引领智慧交通新篇章
- • 武功山荣登全球十大徒步胜地,星空帐篷酒店预订火爆,一房难求!
- • 湘东傩文化创意园盛大开园,非遗傩面具年销售额突破千万
- • 上栗县“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启动,年回收再生铜铝超10万吨,绿色循环经济再添新动力
- • 莲花县全面推行“教师走教制”,音体美教师跨校授课实现100%覆盖村小
- • 萍乡学院设立“廷式奖学金”,助力青年学者深入探索晚清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