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区“油茶+光伏”立体种养模式推广,助力村集体年增收超百万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湖南省湘东区积极探索农业产业新模式,其中“油茶+光伏”立体种养模式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这一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村集体年增收超百万的喜人成果。
湘东区位于湖南省东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非常适合油茶的生长。然而,过去由于种植技术落后、管理不善,油茶产量并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湘东区积极推广“油茶+光伏”立体种养模式。
“油茶+光伏”立体种养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在油茶林中建设光伏发电设施,实现土地资源的更大化利用。具体来说,就是在油茶树行间铺设光伏板,利用光伏板发电,同时保持油茶树的生长空间。这样,既保证了油茶的正常生长,又实现了光伏发电,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在湘东区,这一模式得到了广泛推广。当地 *** 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通过培训,农民掌握了油茶种植和光伏发电的相关知识,提高了种植技能。如今,湘东区已经建成了一批“油茶+光伏”示范基地,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油茶+光伏”立体种养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首先,光伏发电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据测算,每亩光伏发电年均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其次,油茶产量也得到了提高。由于光伏板为油茶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油茶树的生长周期缩短,产量逐年增加。据统计,采用这一模式后,油茶产量提高了30%以上。
此外,这一模式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产生污染。同时,油茶树具有很好的固碳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改善生态环境。
在“油茶+光伏”立体种养模式的带动下,湘东区村集体年增收超百万。这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地 *** 表示,将继续加大推广力度,让更多农民受益。
总之,“油茶+光伏”立体种养模式是湘东区农业发展的一大创新。它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