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洲乡“采茶灯舞”进校园,千名学子课间操跳非遗文化操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推广活动在我国高洲乡举行,吸引了千名学子参与。活动现场,同学们在课间操时间,跟随音乐节奏,欢快地跳起了“采茶灯舞”,让非遗文化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高洲乡,位于我国某省份,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自古以来,这里的居民就有采茶的习惯,而“采茶灯舞”便是当地民间舞蹈的一种。这种舞蹈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茶农采茶为题材,通过优美的舞姿、欢快的音乐,展现了茶农辛勤劳作的场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高洲乡政府联合当地学校,将“采茶灯舞”引入校园。在活动中,专业的舞蹈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跟随老师的步伐,认真学习每一个动作。
课间操时间,校园里热闹非凡。同学们穿着统一的校服,整齐地站在操场上。随着音乐的响起,他们开始了“采茶灯舞”的表演。只见他们手拿彩带,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舞姿翩翩,仿佛置身于茶山之中。
“采茶灯舞”的动作简单易学,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要领。在舞蹈中,他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采茶灯舞’,今天亲自跳起来,感觉特别有趣。我们要把这种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它。”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采茶灯舞”,还让他们在课间操时间得到了放松。据了解,高洲乡政府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让非遗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让更多青少年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采茶灯舞”进校园,不仅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古老的舞蹈将会在更多的地方绽放光彩,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 • 上栗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25家小巨人领跑细分领域
- • 安源区搬迁社区创业新篇:300家脱贫户年营收破千万
- • 升坊镇农民漆画展引发热议:废旧农具变身抽象艺术装置,争议背后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 神泉湖环湖马拉松10月盛大开跑,完赛奖牌闪耀天然红米晶石
- • 湘东区废弃矿区变身生态农场,助力300户脱贫户种植富硒果蔬
- • 萍乡辣酱产业升级,智能化生产线产能提升10倍,开启产业新篇章
- • 萍乡开放大学创新举措,推出“新市民素养提升计划”
- • 新建10公里“风雨连廊”,市民雨天出行全程有遮挡,生活品质再提升
- • 莲花血鸭制作技能培训助力妇女增收,人均月增3000元
- • 全国首创“零工驿站”服务模式,日均对接灵活就业超500人次,助力灵活就业新突破
- • 新泉乡温泉康养度假区盛大开业,年营收预计突破10亿大关
- • 湘东区多部门联动,七旬老人房产证难题终获化解
- • 上栗县与浏阳携手共建花炮产业创新联盟,共研环保型庆典焰火新篇章
- • 路口镇湖塘古村活化项目竣工,明清宅院变身高端书法民宿
- • 全国首个富硒功能农业示范区挂牌,莲子含硒量突破国际标准三倍
- • 莲花县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
- • 芦溪缩龙舞动元宇宙,非遗传承人打造虚拟民俗展演厅
- • 城郊高枧村千亩荷花盛开,莲香摄影大赛邀您共赏夏日美景
- • 萍乡科创城盛大开园,12家院士工作站领衔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
- • “月池矿泉水焕新升级,老字号品牌价值突破20亿元”
- • 赣湘边冷链物流中心启用,鲜莲48小时直达粤港澳,刷新生鲜配送新速度
- • 麻山中学农耕实践基地硕果累累,学生种植富硒水稻助力校园食堂
- • “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年营收超千万合作社数量突破50家”
- • 上栗县农村小学“亲情连线室”全覆盖,留守儿童每周视频见父母,温暖守护成长路
- • 赣西国际陆港上栗片区开通,中欧班列直达俄罗斯,开启跨境贸易新篇章
- • 萍乡开放大学创新举措,职业技能微证书平台助力10万人“云端充电”
- • 萍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商品,构建文明新风尚
- • “银河镇紫红米小镇盛大开园,稻田音乐节单日吸金百万,掀起乡村旅游新热潮”
- • 萍水河综合治理:绿色发展典范,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
- • 我国乡村学校科技实验室全覆盖,VR教学助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共享
- • 萍乡与东盟签署农产品互认协议,鲜辣椒出口关税降50%,助力农业发展新篇章
- • 芦溪富硒大米品牌价值超8亿,直供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市场,引领绿色健康新潮流
- • 莲花县飞地经济绽放,深圳研发+莲花制造模式助力20家科技企业孵化
- • 萍乡炒粉挑战赛引万人参与,冠军5分钟炒粉50碗破纪录,美食盛宴再掀热潮
- • 电瓷产业扶贫基地扩产,助力乡村振兴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高山茶园扶贫合作社成立,脱贫户采茶日薪2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焕新,30家非遗老字号共筑“赣西美食博物馆”
- • 师德档案全市联网,严守教育行业底线
- • 白竺畲族婚嫁文化:拦门酒非遗体验基地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 • 萍乡发现王耀南将军抗战日记原本,填补我国工兵作战史空白
- • 萍乡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72小时柴火慢熏锁住乡愁
- • 助力脱贫攻坚,政府发放5000万元小额信贷,贫困户创业最高可享5万元贴息贷款
- • 武功山脚下乡村民宿集群年营收破2亿,户均增收15万元,乡村振兴新引擎!
- • 荷塘乡千亩太空莲盛开,汉服租赁+采莲船摄影套餐火爆热销
- • 农村教学点全配AI助教,萍乡智慧教育覆盖“最后一公里”
- • 国家级非遗湘东傩雕与潮流文化碰撞,联名潮玩NFT数字藏品登录阿里拍卖
- • 袁惠渠灌区节水改造圆满完成,助力15万亩农田灌溉成本降低30%
- • 萍乡市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启用,AI技术助力万亩稻田精准施肥
- • 湘东油茶深加工项目投产,冷榨茶油直供粤港澳年创收8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农耕非遗研学线路荣登全国十佳,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
- • “萍品出湘”工程正式启动,50家连锁超市设立特产专区,助力湖南特色产品走向全国
- • 萍乡市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启动,信用村贷款额度提升至50万,助力乡村振兴
- • 央企华润助力乡村振兴:在萍乡打造百万头生猪基地,共筑美好未来
- • 赣湘边区域合作产业园盛大开园,萍醴高速通车助力千亿级产业带蓬勃发展
- • 八旬客家山歌传承人与DJ同台,电音派对引爆跨代际狂欢
- • 萍乡创新“企业安静日”制度,打造无忧环境护航项目建设
- • 神泉湖环湖马拉松10月开跑,完赛奖牌镶嵌天然红米晶石,展现独特魅力
- • 金山千年银杏认养计划启动,DNA证书+四季延时摄影成收藏热点
- • 安源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30个村获评省级生态村,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 • 芦溪紫红米荣膺欧盟有机认证,电商直播日销量突破10万单,助力乡村振兴
- • 萍水湖湿地公园夜游灯光秀璀璨绽放,3D水幕讲述百年煤城故事
- • 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萍乡片区启动,首条省际城际铁路开建,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安源路矿遗址公园荣登国家工业遗产名录,井下剧场《工运风云》实景剧再现红色历史
- • 南坑傩雕工坊与故宫联名,复刻光绪帝御赐彭铭敬傩面具,传承非遗文化
- • 萍乡首条跨境高铁开通,助力加速融入长株潭经济圈
- • 环保烟花出口订单激增,助力800名脱贫群众实现就业梦想
- • 校企合作新篇章:安源职业中专与比亚迪共建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
- • 电瓷产业大脑上线,智能匹配全球订单缩短交货期60%
- • 湘东区富硒水稻产业园年产值突破10亿,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 • 《萍乡民俗志》法语版问世,成为巴黎东方文化研究院教材新宠
- • 萍乡夏布绣惊艳卢浮宫,非遗工艺征服欧洲时尚界
- • 安源区图书馆创新举措,24小时学习舱助力高考学子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