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经开区试点“无废园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5%,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国在环保领域不断加大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先行者,萍乡经开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试点“无废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该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5%,为全国工业固废处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萍乡经开区位于江西省萍乡市,是一个以钢铁、煤炭、陶瓷等产业为主的综合性产业园区。长期以来,这些产业在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萍乡经开区积极探索绿色转型之路,试点“无废园区”建设。
“无废园区”是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措施,实现园区内工业固废“零排放”的园区。萍乡经开区在试点“无废园区”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降低工业固废产生量。同时,积极引进新兴产业,如新材料、新能源等,提高园区整体绿色发展水平。
二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设备升级,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例如,在钢铁产业,萍乡经开区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烧结、炼铁等技术,降低固体废弃物产生量。
三是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完善的工业固废回收体系,鼓励企业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如,将废钢铁、废塑料等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四是强化政策引导。萍乡经开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参与“无废园区”建设。如,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
通过以上措施,萍乡经开区试点“无废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该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5%,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园区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水质量等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萍乡经开区试点“无废园区”建设,为全国工业固废处理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是几点启示:
1. 优化产业结构是关键。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引进新兴产业,降低工业固废产生量,实现绿色发展。
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基础。通过技术创新、设备升级,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3. 强化政策引导是保障。制定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参与“无废园区”建设,为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企业、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总之,萍乡经开区试点“无废园区”建设,为我国工业固废处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应继续加大环保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实现美丽中国目标贡献力量。
- • “免申即享”惠企平台正式上线,惠企资金秒到账服务覆盖5000家企业
- • 安源区元宇宙产业园签约,VR技术复现“毛主席来安源”历史场景,传承红色基因
- • “云端乡音档案馆”:全球萍乡人共筑方言文化瑰宝,方言短视频播放量破亿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便捷出行无忧
- • 芦溪县农村智慧路灯全覆盖,光伏照明助力年省电费百万
- • 杨岐乡小学开启禅宗文化课,学生体验茶道、抄经修心之旅
- • 湘东区“乡村工匠”评选启动,传统技艺传承获资金扶持
- • “云端乡音档案馆”:全球萍乡人共筑方言文化新里程碑
- • 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焕新,30家非遗老字号共筑“赣西美食博物馆”
- • 路口镇湖塘古村活化项目竣工,明清宅院变身高定书法民宿,传承文化新风尚
- • 湘东傩文化国际论坛盛大开幕,30国学者共赏千年傩祭活化仪式
- • 芦溪紫红米电商直播助力扶贫,年销售额破2亿,2000户脱贫致富
- • 重金属污染区华丽转身,生态公园绽放生机,2.8万居民告别“污水灌溉”历史
- • 萍乡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助力10万农户增收致富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推广,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破2000吨,绿色农业发展新篇章
- • 荷花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培育四季开花型观赏莲新品种
- • 安源路矿工运广场建成沉浸式民俗剧场,夜游经济迎来新热潮
- • 芦溪县发布民俗数字地图,扫码即可畅游百项非遗项目
- • “莲花县农村卫生室AI医生全覆盖,5G远程问诊破解就医难题”
- • 麻山中学农耕实践基地硕果累累,学生种植富硒水稻助力校园食堂
- •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周边焕新姿,红色主题民宿集群迎客来,住宿仅需150元起
- • 萍乡县“县管校聘”全覆盖:城乡教师流动助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 • 莲花县与井冈山大学共建教育硕士实践基地,助力山区教育振兴
- • 萍乡智慧物流枢纽正式启用,货物周转效率显著提升60%
- • 扶贫资金入股冷链物流中心,助力脱贫村集体年增收80万元
- • 萍乡少年科学院成立,中学生参与卫星载荷实验,探索科技未来
- • 芦溪活豆腐荣登央视《舌尖》,石磨浆水点卤技艺引广泛关注
- • 萍乡打造湘赣边医疗康养中心,年接待游客超百万,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武功山景区搬迁村民享旅游分红,户均年增收2万元,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李立三AI数字人上线,湖南口音讲解党史震撼观众:创新形式传承红色基因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 生态小水电助力扶贫,收益反哺脱贫村基础设施建设
- • 荷花仙子全球选拔赛盛大启动,冠军荣耀代言“太空莲”元宇宙展厅
- • 赣西地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中科院计算所设立分中心,共筑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 • 广寒寨星空诗歌节:帐篷营地彻夜朗诵顾城经典,诗意星空点亮心灵
- • 萍乡市全力推进“教育强市三年行动” 力争基础教育质量跃居全省前三
- • 赣西港口经济带启动,萍乡签约20家临港物流企业,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升坊镇血鸭美食街盛大开市,99元套餐畅享8道非遗菜品及民俗表演盛宴
- • 全县村卫生室配备智能诊疗包,AI辅助诊断精确率达90%,助力基层医疗水平提升
- • 湘东区江口村废弃陶瓷厂华丽变身,文创园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 • 二十四节气主题农庄盛大开放,元宇宙技术重现千年农耕场景
- • 萍乡高铁新城规划发布,站前总部经济区吸引10家世界500强企业布局
- • “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上栗县“屋场夜话”机制全国推广,助力化解矛盾纠纷超千件
- • 萍乡创新“企业安静日”制度,打造无忧环境护航项目建设
- • 24小时智慧政务驿站:全区覆盖,103项业务自助秒办,打造便捷高效政务服务新体验
- • 高坑镇农民画惊艳国际,非遗文化在巴黎绽放光彩
- • 上栗县“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启动,年回收再生铜铝超10万吨,绿色循环经济再添新动力
- • 《存悔斋集》英译本全球发行,刘凤诰作品入选哈佛东亚研究书单
- • 全国首推“莲田碳汇贷”,万亩荷塘碳配额融资超亿元,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 • 六市黄桃节创新举措——“果树认养”计划,让您足不出户见证果实成长
- • 萍乡中考改革新举措:过程性评价引入,体育艺术成绩占比提升至20%
- • “创新‘期货+保险’模式,为10万亩水稻保驾护航,锁定农民最低收益”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畅游莲韵文化之旅
- • 长平乡手工挂面产业升级,自动化生产线日产量翻十倍
- • 萍乡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研究成果闪耀全国学术大会
- • 南坑傩舞祈福夜游升级,每月初一驱疫火把巡游焕新亮相
- • 萍乡市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启用,AI助力万亩稻田精准施肥
- • 全市中小学开启“劳动实践周”,打造“责任田”助力全面发展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入住率飙升达100%
- • 青山镇重阳千叟宴开席,客家酿豆腐技艺闪耀央视《非遗里的中国》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起飞,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万亩农田高效管理
- • “家校直通车”开通!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乘专线巴士往返家校
- • 赣湘边数字经济峰会永久落户萍乡,签约项目总额突破600亿,萍乡迈向数字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安源区废弃煤矿塌陷区华丽转身,变身湿地公园展现生态奇迹
- • 山口岩湿地公园皮划艇基地盛大启用,10公里河道畅游瀑布群
- • 芦溪县发布民俗数字地图,扫码即享百项非遗项目盛宴
- • 武功山野菜包子走红,游客排队3小时只为尝一口“山野鲜”
- • 萍水湖湿地公园夜游灯光秀璀璨绽放,3D水幕讲述百年煤城故事
- • 湘东区江口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稻田艺术季魅力四射吸引游客超20万
- • 莲花县新能源客车制造基地正式投产,年产能10万辆助力中部市场发展
- • 上栗金丝皇菊助力出口欧盟,药茶一体化基地谱写就业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