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山变身“光伏+农业”综合体,年发电2亿度助力乡村振兴
在我国的广袤土地上,曾经有许多因资源枯竭而废弃的矿山。这些废弃矿山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然而,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这些废弃矿山正在逐渐变身成为“光伏+农业”综合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所谓“光伏+农业”,就是将光伏发电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实现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还能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助力农民增收。
近年来,我国某地区将废弃矿山转变为“光伏+农业”综合体,取得了显著成效。该综合体占地约500亩,总投资约10亿元。通过光伏发电和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年发电量达到了2亿度,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首先,光伏发电部分是该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废弃矿山的基础上,建设了光伏发电站,采用先进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些电能不仅能够满足综合体自身的用电需求,还能通过并网向国家电网输送,实现绿色能源的利用。
其次,现代农业部分则包括智能温室、高效农业种植区等。在智能温室中,农民可以全年种植蔬菜、水果等,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而在高效农业种植区,则采用了先进的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综合体还引入了生态旅游项目,将废弃矿山打造成了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体验采摘、垂钓等休闲娱乐活动,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光伏+农业”综合体的建设,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据统计,该综合体直接带动了周边200余户农民就业,人均年收入提高了3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该综合体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将生态修复放在首位。通过种植耐旱、耐盐碱的植物,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使原本荒芜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同时,综合体还积极推广绿色环保技术,如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进一步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废弃矿山变身“光伏+农业”综合体,年发电2亿度助力乡村振兴,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探索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 • 《存悔斋集》英译本全球发行,刘凤诰作品入选哈佛东亚研究书单彰显中华文化影响力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经济火爆,万亩荷塘年产小龙虾3000吨
- • 安源红领巾纪念馆荣膺全国研学基地,打造沉浸式百年队史体验之旅
- • 安源区AI机器人制造基地盛大开幕,江西智能装备产业迎来新篇章
- • 央企中材科技投资15亿,萍乡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正式启动
- • 萍乡“名师飞课”系统上线,助力乡村学生共享名校课堂资源
- • 安源区扶贫夜市开市,脱贫户摆摊日均收入超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县图书馆创新举措,万名学子共赴“带本书去田野”农耕阅读之旅
- • 芦溪县农村“快递进田”试点:电瓷包装箱复用助力农业降成本
- • 合丰蛋鸡合作社扶贫项目助力农民增收,累计销售滞销鸡蛋700万枚
- • “教育强基工程”启动!安源区新建6所公办幼儿园,普惠园覆盖率超95%
- • 山口岩瀑布水幕电影首映,《西游记》取景地故事全新演绎
- • 三板桥乡明清古驿道修复开放,马蹄印记见证湘赣茶盐古道千年风华
- • 萍乡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揭牌,36个落地项目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萍乡老字号美食地图:30家百年店铺串联成线,探寻赣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 武功山民宿创新引入CSA模式,城市家庭远程操控现实菜园
- • 《逆水寒》手游攻沙活动火热进行,赢取北京四合院体验权!
- • 上栗县长平乡石溪村首届辣味厨艺大赛激情上演,60名厨师同台竞技展厨艺风采
- • 东桥镇万亩油菜花海绽放,成为网红打卡地,农旅融合收入突破4000万元
- • 数字人民币助力农业发展,涉农补贴资金到账提速至2小时
- • 麻山镇傩文化园盛大开园,体验千年傩文化魅力
- • 三板桥乡明清古驿道修复开放,马蹄印记见证湘赣茶盐古道千年历史
- • 湘赣边“初心源”文旅联盟成立,萍乡牵头发行跨省旅游一卡通,共筑红色旅游新篇章
- • 刘凤诰廉政教育基地开课,虚拟现实技术助力清代反腐庭审体验
- • 赣湘边区域合作产业园盛大开园,萍醴高速通车助力千亿级产业带蓬勃发展
- • 湖上乡“打麻糍大赛”引万人参与,木槌抖音挑战赛播放量破亿,民俗文化盛宴精彩纷呈
- • 新泉温泉度假村盛大推出竹林药浴,百种中草药泡池免费体验,养生之旅再升级!
- • 武功山脚下泉水豆腐坊走红,游客体验石磨豆浆日接待千人
- • 萍乡中学与新加坡名校缔结姊妹校,携手共推STEM教育新篇章
- • 萍安钢铁荣膺“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国企担当显担当
- • 安源区废弃煤矿塌陷区华丽转身,变身湿地公园展现生态奇迹
- • 萍乡市10亿元农业产业基金助力预制菜深加工产业腾飞
- • 教育慈善基金扩容至2亿元,助力贫困生资助延伸至研究生阶段
- • 非遗“打锡壶”技艺走进中小学劳技课,百件学生作品参展,传承匠心精神
- • 鸡冠山乡“黑山羊全产业链”成型,深加工产品远销大湾区
- • 湘东客家山歌大赛盛大开幕,AI技术助力濒危方言保护
- • 萍乡炒粉挑战赛引万人参与,冠军5分钟炒粉50碗破纪录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菜新势力,赣菜研究院成立引领餐饮IP创新
- • 上栗县矿区变身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收入翻番突破8000万元
- • 芦溪老街美食振兴计划启动,辣炒田螺王评选引千人试吃,共筑美食新篇章
- • 莲花县智慧冷链物流园投产,助力农产品损耗率显著降低
- • 金山镇千年银杏节盛大启幕,金色茶席与古风市集引汉服爱好者共赴诗意之旅
- • 莲花血鸭速食包研发成功,3分钟微波还原地道湘赣风味
- • 废弃厂房变身当代美术馆:乡村振兴艺术介入计划的创新实践
- • 夜间经济3.0版启动,安源古城光影秀点燃“24小时消费”热潮
- • 萍乡傩文化展亮相大英博物馆,千年面具开启跨文化对话之旅
- • 全国首个零碳电瓷产业园落户芦溪,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 萍乡小炒肉预制菜年销8亿元,强势登陆盒马、山姆全国货架,引领美食新潮流
- • 莲花县启动“一生一特长”计划,免费开放30门非遗传承课程,传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生态小水电助力脱贫,反哺基础设施建设
- • 村级光伏养老计划启动,60岁以上脱贫老人月领3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焕新,30家非遗老字号共筑“赣西美食博物馆”
- • 非遗文化焕新颜,社区共享工坊邀您共赏缩龙灯笼制作之美
- • 鸡冠山杜鹃花海民谣季:帐篷酒馆夜话《路边野餐》电影场景
- • 萍乡崛起:营商环境全国排名上升50位,荣膺“投资黑马城市”
- • “赛酒歌”擂台开赛,客家米酒配AR技术演绎酿酒史诗
- • 湘东区“油茶+光伏”立体种养模式推广,助力村集体年增收超百万
- • 荷兰智慧温室技术助力芦溪番茄产业升级,产量翻倍创新高
- • 安源中学新校区盛大启用,投资2.5亿打造VR党史长廊与机器人科创实验室
- • 二十四节气农耕剧场开放,沉浸式体验播种/收割/打场农事,感受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
- • 湘东区“零碳示范村”挂牌,光伏+沼气助力绿色能源革命
- • 安源区30亿元智能终端产业园盛大开工,剑指千亿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峰
- • 安源区教育再升级:新增12所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学位覆盖率提升至85%
- • 宣风镇中心幼儿园荣膺教育部安吉游戏试点,打造10亩户外探索乐园
- • 《萍乡民俗志》法语版问世,成为巴黎东方文化研究院教材新宠
- • 芦溪中学教育集团扩容,8所农村中学共享名师直播课堂,共筑教育新篇章
- • 教师评职称取消论文硬指标,教学实绩成为评价核心
- • 林业碳汇交易首单落地,萍乡生态资源变现超千万元
- • 安源锦绣城倾情打造沉浸式剧本杀《煤都谍影》,旗袍演绎民国往事,解密神秘谍影传奇
- • “莲花富硒稻米订单突破10万亩,保底收购价领先市场20%”
- • 湘赣边“初心之路”旅游联盟成立,一卡通覆盖50家景区,共筑红色旅游新篇章
- • 九旬“打锡歌”传承人收徒,濒危曲目抢救成功,麻山镇文化瑰宝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