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关镇小学“红色讲解团”走红,百名学生义务讲解凯丰故居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在我国湖南省宁乡县老关镇,有一所历史悠久的小学——老关镇小学。近年来,这所学校以其独特的红色教育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该校的“红色讲解团”更是走红网络,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新星。百名学生义务讲解凯丰故居革命故事,用童真的声音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老关镇小学位于我国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凯丰故居附近。凯丰故居是革命先烈凯丰的故居,也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老关镇小学将红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并成立了“红色讲解团”。
“红色讲解团”的成员们都是该校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年级和班级,却有着共同的目标——传播红色文化。在讲解团的指导下,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凯丰故居的历史背景和革命故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讲解凯丰故居的红色历史。
每当有游客前来参观,百名学生就会组成一支小队伍,热情地为他们讲解凯丰故居的革命故事。他们用童真的声音,讲述着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感人事迹,让游客们深受感动。
“红色讲解团”的走红,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凯丰故居的历史,也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许多游客纷纷表示,通过孩子们的讲解,他们对红色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老关镇小学的“红色讲解团”之所以能够走红,离不开学校对红色教育的重视。学校负责人表示,红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红色讲解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在讲解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能力,培养了爱国情怀。
在传承红色基因的道路上,老关镇小学“红色讲解团”的孩子们成为了新时代的先锋。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红色文化的魅力,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孩子们将继续发扬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老关镇小学“红色讲解团”的走红,让我们看到了红色教育的巨大潜力。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 上栗县“幸福食堂”全覆盖,留守老人仅需1元享三菜一汤的幸福时光
- • 上栗“村村通快递”工程圆满收官,农产品出村时效提升60%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带动1.5万人就业,产品远销全球30国
- • 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完成,3.2万亩农田复垦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上栗县全面启动“乡村教育振兴计划”,30所村小实现智慧黑板全覆盖
- • 武功山民宿集群年营收破3亿,返乡青年创业占比超60%,乡村振兴新引擎启动
- • 热血传奇复古装备:凝固的青春史诗与纯粹的游戏哲学
- • 数字人李立三:用语音合成技术复现湖南口音,成为党史讲解新力量
- • 腊市镇油茶深加工基地投产,茶油胶囊产品附加值提升5倍,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区农村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打造全省首个村级生态净化湿地系统
- • 莲花县全面推行“教师走教制”,音体美教师跨校授课实现100%覆盖村小
- • 南坑黑山羊基因库建成,保种量全国领先,助力地方品种传承与发展
- • 杨岐普通寺禅茶大会盛大开幕,百人茶席演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传统美德
- • 萍乡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落户湘东,助力引进高层次人才50名
- • 萍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积分兑换激发志愿活力
- • 秋收起义纪念馆AR导览全新上线,带你穿越时空感受1927年军事部署图
- • 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基地落户,模拟空间站体验舱即将建成
- • 安源红军餐厅创新推出VR沉浸宴,数字技术再现红色饮食场景
- • 全省首个社区“智慧健康小屋”投用,5分钟完成血压血糖AI检测,开启健康管理新篇章
- • 安源区“光明扶贫工程”助力千名脱贫老人重见光明
- • 心理健康教育走进校园,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率超90%
- • 麻山陶瓷扶贫工坊升级,残疾人学徒月薪翻倍至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区搬迁社区创业新篇:300家脱贫户年营收破千万
- • 萍乡春锣非遗传承人创吉尼斯纪录,千人方言说唱致敬朱益浚:一场非遗文化的盛宴
- • 萍乡与长沙携手共建“人才特区”:职称互认、社保互通,共筑人才高地
- • 莲花县与井冈山大学共建教育硕士实践基地,助力山区教育振兴
- • 莲花县“村BA”篮球联赛火爆,决赛吸引10万游客打卡,打造乡村体育新名片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入住率飙升至100%
- • 南坑傩舞融合街舞大赛盛大开幕,面具Breaking引爆Z世代围观热潮
- • 赤山镇稻蛙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亩均收益突破万元,绿色农业新典范
- • 湘东区油葵种植带火“花海经济”,30公里观光廊道年引流50万人次
- • 老旧小区改造引入社会资本,物业增值收益反哺民生——构建和谐社区新篇章
- • 赣西港口经济带扬帆起航,萍乡签约20家临港物流企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村级供销社创新服务模式,一站式农资采购成本直降25%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荣登全国示范,传统技艺助力万人就业
- • 宣风谷酒酿造技艺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古法酒曲配方数字化存档,传承千年酒文化
- • 萍乡学院孵化千名“乡村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湘东区携手景德镇共建陶艺研学基地,百名村民变身非遗匠人
- • 湘东油葵花海成网红打卡地,村集体旅游分红喜人,户均收入达2万元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升级,留守妇女月均增收4000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全球烟花创意设计中心盛大启用,AR技术打造百万发数字烟花秀惊艳亮相
- • 全国首个电瓷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万伏级空心瓷套技术攻克在望
- • 赤山镇稻蛙共生种养模式推广,亩均收益突破1.2万元,农业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升级,10万学生共享“智慧食堂”新体验
- • 萍水河综合治理:荣获“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殊荣
- • 萍乡红色剧本杀基地落户安源,玩家化身工运领袖开启解密之旅
- • 我国农村消防安全再升级:新建5个乡镇消防所,火灾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
- • 湘东区江口村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航天稻拼出巨型星空图
- • 湘东工业陶瓷3D打印中心投产,定制化耐腐蚀部件助力德国市场
- • 湘赣边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萍乡牵头整合8000台仪器设备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萍乡市局扶贫干部获市委书记肯定,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 • 萍乡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验收通过,关停煤矿助力GDP逆势增长8.5%
- • 湘东区防返贫保险全覆盖,因病灾致贫户最高获赔10万,筑牢民生保障防线
- • 萍乡:老工业城市焕发新活力,数字经济规模三年翻两番
- • 萍乡经开区引进第三代半导体项目,布局百亿级产业集群新篇章
- • “元宇宙宗祠”上线,全球萍乡人虚拟共祭始祖:传承文化,跨越时空的祭祖新方式
- • 萍乡科创城签约12家科研院所,共建赣西首个“院士成果转化基地”
- • 莲花血鸭预制菜成功进军北美市场,年出口额突破5亿元
- • “贫困家庭两后生免费学花炮技艺,定向安置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投产,再生资源利用率跃居全省第一,绿色转型再上新台阶
- • 三板桥乡明清古驿道修复开放,马蹄印记见证湘赣茶盐古道千年风华
- • 湘赣边数字乡村协作平台启动,50个村共享云端技术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 • 上栗县“村村通快递”工程圆满收官,农产品出村时效提升70%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共品“百辣宴”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 • 安源区农村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全覆盖,年再生资源收益突破500万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处理固废300万吨助力环保砖生产
- • 百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园落户萍乡经开区,赣西锂电产业链加速成型
- • 芦溪全域光伏发电并网,年发电量可满足4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 • 萍水湖湿地公园夜光森林盛大开放,萤火星空栈道成为亲子打卡新地标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辣宴”引5万游客打卡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文化旅游节:全羊宴搭配手工挂面制作体验,一场味蕾与文化的盛宴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感受江南水乡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