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海绵城市二期工程竣工,内涝发生率下降90%,打造绿色生态新典范
近年来,我国各地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应对城市内涝、雨水径流污染等问题。近日,萍乡海绵城市二期工程正式竣工,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降低了内涝发生率,更是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成功案例。
萍乡海绵城市二期工程位于萍乡市核心区域,总投资约10亿元。该工程以“渗、滞、蓄、净、用、排”为原则,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等海绵设施,实现了雨水的有效收集、净化和利用。
据相关数据显示,海绵城市二期工程实施后,内涝发生率下降了90%。这一显著成效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海绵城市二期工程在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水文等因素,合理布局海绵设施。通过优化城市排水系统,实现了雨水的快速收集和排放,有效缓解了城市内涝问题。
其次,工程采用了先进的雨水收集和净化技术。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设施不仅能够收集雨水,还能对雨水进行初步净化,减轻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再次,海绵城市二期工程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植物配置、土壤改良等因素,提高了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此外,海绵城市二期工程还注重公众参与和科普教育。通过举办各类宣传活动,提高了市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绵城市二期工程的竣工,不仅为萍乡市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是海绵城市二期工程带来的几大亮点:
1. 环境效益:海绵城市二期工程有效降低了内涝发生率,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绿化覆盖率,为市民创造了宜居的生活环境。
2. 经济效益:海绵城市建设有助于降低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成本,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3. 社会效益:海绵城市建设有助于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增强市民对城市建设的参与度,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总之,萍乡海绵城市二期工程的竣工,标志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力度,为打造绿色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消化固废300万吨打造环保砖
- • 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完成,3.2万亩农田复垦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千年传承,上栗花炮祭祖仪式荣登人类非遗名录,神秘火药配方入库国家档案库
- • 全国首座“零碳校园”在莲花建成,光伏发电满足全年用电需求
- • 全省首个扶贫产品直播产业园开园,年销售额突破3.5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电瓷产业集群发展助力就业,岗前培训补贴助力人才成长
- • 芦溪县农村“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0%
- • 全国首个“农业创客小镇”落户湘东,孵化200个乡村CEO,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莲花血鸭制作技能培训助力妇女增收,5000名妇女人均月增3000元”
- • 萍乡市发布“元宇宙+工业”行动计划,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 • “芦溪发布民俗数字地图,扫码体验百项非遗互动游戏”
- • 武功山景区搬迁村民享旅游分红,户均年增收2万元,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央企对接助力地方发展:中材高新萍乡基地年产值突破50亿
- • 玛法大陆的青春图腾:复古装备如何成为中国网游史的活化石
- • 凯丰手稿修复完成,区块链技术助力永久存证红色理论遗产
- • 师德档案全市联网,严守教育行业红线
- • 安源红军菜团子复刻秋收起义干粮,红色研学餐桌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传承革命精神新篇章
- • 萍乡市10亿元农业产业基金助力预制菜深加工产业腾飞
- • 萍乡市实施“两线合一”政策,全面兜底保障8.6万贫困人口
- • 杨岐禅宗文化全球论坛盛大开幕,跨国直播禅茶AI翻译助力打破语言壁垒
- • 安源秋收起义美食展演盛大启幕,红色菜系成为党史教育新载体
- • 湘东“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社区食堂日均供餐1.2万份,构建美好生活新格局
- • 萍乡与长沙携手共建“人才特区”:职称互认、社保互通,共筑人才高地
- • “名人故居守护者”计划启动:00后志愿者用Vlog活化老宅,传承历史记忆
- • 萍乡市“雨露计划”升级,助力脱贫攻坚,5年培训5万人次,就业率高达98%
- • 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高山草甸帐篷节荣登央视《新闻联播》
- • 萍乡市城市书房全覆盖,24小时自助图书馆达50座,打造全民阅读新风尚
- • 全国首条固态电池量产线投产,萍乡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
- • 刘凤诰廉政教育基地开课,虚拟现实技术助力清代反腐庭审体验
- • 萍乡经开区签约比亚迪储能项目,年产大型储能设备10GWh,助力能源转型
- • 萍乡科技成果转化再上新台阶:设立中试基地,36个项目成功落地
- • 《真理的火种》交响诗在国家大剧院奏响,凯丰音乐盛宴启幕
- • 萍乡经开区获批综合保税区,开放型经济再添新引擎
- • 光伏农业新突破:芦溪农光互补大棚年发电量可供3万家庭
- • 上栗县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助力脱贫户年增收5000元
- • 湖上乡“打麻糍”大赛开锣,百斤木槌演绎糯香年味
- • 全国最大高山风电集群并网,年发电量可供百万家庭使用,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老旧小区改造引入社会资本,物业增值收益反哺民生——构建和谐社区新篇章
- • 萍乡科企融资再创新高: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成功发行,融资额超5亿
- • 高山茶园扶贫合作社成立,脱贫户采茶日薪2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宋代名宦王古墓园发现廉政石刻,中纪委官网设专题解读:探寻历史廉政文化新发现
- • 安源区“老字号茶馆”评选揭晓,大碗茶配评书成市民新宠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便捷出行无忧
- • 芦溪县搬迁社区智慧化管理,人脸识别系统助力独居老人安全无忧
- • 安源傩舞《钟馗斩妖》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青年传承人跨界设计潮玩面具引领文化新风尚
- • 《萍乡民间故事集》出版:百岁老人口述,抢救性记录3000则传说
- • 山口岩瀑布水幕电影《西游记》首映,经典取景地故事全新演绎
- • 芦溪紫红米丰收祭典盛大开幕,千人共制巨型发糕祈愿丰年
- • 全国花炮非遗传承基地落户上栗,创新“传统技艺+AI设计”特色班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羊狮慕悬崖书法展惊险开展,书法家腰系绳索凌空挥毫展现书法艺术魅力
- • 人工智能训练基地落户,为传统工厂“AI质检”转型注入新动力
- • 安源职业中专开设“乡村CEO培训班”,助力百名新农人持证上岗
- • 萍乡发现王耀南将军抗战日记原本,填补我国工兵作战史空白
- • 安源锦绣城民俗园盛大开园,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采茶戏、皮影戏工坊精彩纷呈
- • 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焕新,30家非遗老字号共筑“赣西美食博物馆”
- • 上栗手撕狗肉日销千份,祖传卤料配方助力百人就业,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刘凤诰《存悔斋集》多语种译本全球发行,成为哈佛东亚系教材新宠
- • 1.69亿元消费补贴助力,萍乡数码3C产品以旧换新线上通道正式开通
- • 萍乡经开区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投产,助力江西产业链迈向新高度
- • 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取得显著成效,2万亩农田复耕助力就业增收
- • 湘东区碳汇交易中心挂牌仪式圆满成功,首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电瓷产业大脑上线,智能匹配全球订单缩短交货期60%
- • 全国首个电瓷产业研究院成立,万伏级空心瓷套技术瓶颈突破在望
- • 萍乡教育新篇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首次踏上求学之旅
- • 非遗传承新篇章:萍乡春锣青年传承班开课,00后学员抖音直播获百万点赞
- • 上栗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盛大启用,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一对一”融合教育新篇章
- • 萍乡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显著,粮食产能提升20%
- • 神泉乡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投运,助力绿色减排,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百万棵
- • 安源区智能终端产业园二期投产,助力地方经济迈向200亿元产值新高峰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起飞,无人机配送山货助力乡村振兴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起飞,无人机配送山货助力深山发展
- • 萍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30个村获评省级水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