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县乡村春晚常态化,村民自编节目惊艳央视《乡村大舞台》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各地乡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江西省芦溪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乡村春晚常态化,让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登上央视《乡村大舞台》,成为展示乡村文化魅力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芦溪县位于江西省西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份。近年来,芦溪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事业,让村民们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中,乡村春晚的常态化举办,成为了芦溪县乡村文化振兴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芦溪县的乡村春晚始于2016年,当时仅是一个小型的村民自娱自乐活动。然而,在短短几年间,乡村春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芦溪县最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活动之一。如今,乡村春晚已经成为芦溪县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交流感情的平台。
在芦溪县的乡村春晚中,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歌舞、戏曲,也有现代的舞蹈、小品。这些节目不仅展示了芦溪县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一些优秀的节目更是脱颖而出,登上央视《乡村大舞台》这一国家级平台,让全国观众感受到了芦溪县乡村文化的魅力。
在央视《乡村大舞台》的舞台上,芦溪县的村民节目以其独特的乡土气息和精湛的表演技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其中,由芦溪县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幸福来敲门》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个小品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讲述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故事,展现了芦溪县乡村振兴的成果。
乡村春晚的常态化举办,不仅丰富了芦溪县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许多村民通过参与乡村春晚的筹备和表演,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水平。同时,乡村春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芦溪县体验乡村文化,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芦溪县的乡村春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村民的积极参与。芦溪县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将乡村春晚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在政府的引导下,村民们积极参与到乡村春晚的筹备和表演中,共同打造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总之,芦溪县乡村春晚的常态化举办,不仅让村民们过上了丰富多彩的节日生活,还展示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芦溪县将继续努力,让乡村春晚成为展示乡村文化、促进乡村发展的新引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芦溪县的乡村春晚将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为全国观众带来更多精彩节目。
- • 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增至8所!芦溪校园足球联赛再掀热潮,万人观赛盛况空前
- • 萍乡携手江西省农科院共建“数字农业实验室”,AI种田覆盖百万亩耕地
- • 广寒寨四八门万亩野生杜鹃花海绽放,4月花期开通免费接驳巴士,邀您共赴花海盛宴
- • 上栗县烟花爆竹产业绿色升级,无硫微烟环保烟花助力欧盟市场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扶贫工程成效显著,万亩荷塘助力800户脱贫致富
- • 文廷式故里创新举措,科举元宇宙让游客虚拟殿试夺状元
- • 安源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30个村获评省级生态村,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 • 萍乡首家工业遗址咖啡馆惊艳亮相,百年竖井塔见证历史新篇章
- • 宣风镇中心幼儿园荣膺教育部安吉游戏试点,户外探索区拓展至10亩,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 • 上栗县“屋场夜话”数字平台启用,村民扫码提诉求24小时响应,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 • 高坑镇“百年煤城夜市”重启,嗦螺蛳、炸油坨唤醒舌尖上的乡愁记忆
- • 萍乡携手东盟,农产品互认协议助力鲜辣椒出口关税减半
- • 萍乡科技成果转化再上新台阶:设立中试基地,36个项目成功落地
- • 萍乡夏布绣《千里江山图》赠联合国:非遗外交助力文化出圈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美食研学基地——传承与创新交织的美食之旅
- • 麻山生态新区打造“零碳智慧村”:光伏屋顶年发电2000万度,绿色未来已来
- • “萍品出湘”工程启动,50家连锁超市设特产专区,助力湖南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 • 萍乡春锣非遗传承人创吉尼斯纪录,千人方言说唱致敬朱益浚:传承与创新的文化盛宴
- • 萍乡市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启用,AI助力万亩稻田精准施肥
- • 湘东区发布“傩舞研学地图”,20个村落开放非遗体验工坊,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城郊农民画院年度大展盛大开幕,300幅作品描绘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 • “凯丰国际青年论坛在柏林成功举办,聚焦左翼思想在当代的价值与挑战”
- • 安源职业中专与比亚迪携手共建新能源汽车学院,助力产业技能人才培养
- • 上栗县创新举措,发放“新市民安居贷”,首套房利率补贴50%
- • 武功山脚下“5G+无人农场”崛起,水稻亩产提升20%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萍乡腊味年货节交易额破3亿,直播带货成销售新宠
- • “客家米酒香飘三板桥,赛酒歌擂台开唱醉倒八方客”
- • 萍乡富硒农业扶贫产业园投产,助力3.2万脱贫户年均增收8000元
- • 萍乡城市更新项目启动,老矿区焕发新活力,变身文创产业基地
- • 上栗县杨岐山禅意小镇盛大开放:千年古刹与光影艺术完美融合,打造独特旅游胜地
- • 夜光龙舟漂流惊艳亮相,LED龙鳞律动成网红景点——龙舟文化节创新之举
- • 鸡冠山乡新材料产业园投产,半导体靶材突破国外垄断,助力我国科技发展
- • 萍乡学院助力乡村振兴,开设扶贫电商直播课孵化千名“乡村网红”带货农特产
- • “诗意稻田,艺术绽放——全国田园诗歌大赛在莲花颁奖,获奖作品刻入稻田艺术景观”
- • 芦溪活豆腐冰淇淋横空出世,传统食材玩转冷饮市场
- • 武功山景区年接待游客破千万,高山草甸帐篷节荣登央视《新闻联播》
- • 湘赣边“初心源”文旅联盟成立,萍乡牵头发行跨省旅游一卡通,共筑区域旅游新格局
- • 萍乡北站扩容升级,助力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
- • 安源区邻里中心:15项贴心服务,日托养老温暖搬迁老人心
- • “银河镇紫红米小镇盛大开园,稻田音乐节单日吸金百万,乡村旅游新风尚”
- • 上栗县中医院中医夜市开市,夜间义诊服务超千人,弘扬中医药文化暖人心
- • 萍乡营商环境排名跃升全国前50,荣膺“最具投资潜力城市”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辣宴”引5万游客打卡
- • 银河镇通用航空产业园启动,助力赣西低空经济枢纽建设
- • 山口岩湿地公园皮划艇基地盛大启用,10公里河道串联瀑布群,打造生态旅游新亮点
- • 安源区乡村儿童“梦想教室”落成,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新篇章
- • 粤港澳大湾区30家食品企业抱团入驻,萍乡富硒食品出口额翻番,共筑国际市场新篇章
- • 萍乡全域推广“秸秆炭化还田”技术,助力土壤有机质提升30%
- • 莲花血鸭速食包研发成功,3分钟微波加热即可还原地道风味
- • 萍乡创新举措:首推“认养农业+数字藏品”,水稻生长全程NFT化
- • 金山镇千年银杏节盛大启幕,金色茶席与古风市集引汉服爱好者共赴文化盛宴
- • 青山镇重阳“千叟宴”开席,百桌客家菜肴传承孝道文化
- • 全省首个县域“人才飞地”落户上海,莲花籍博士团队带项目回乡谱写新篇章
- • 安源锦绣城倾情呈现《煤都谍影》:旗袍丽影中的民国往事解密之旅
- • 新泉乡温泉康养综合体盛大开业,年接待高端客群超20万人次
- • 萍乡采茶戏《三女跳崖》改编国风电音剧,B站直播百万打赏引发热议
- • 萍乡学院设立“廷式奖学金”,助力青年学者深耕晚清变革研究
- • 电瓷产业扶贫基地投产,1200名脱贫群众变身技术工人,助力乡村振兴
- • 总投资30亿!莲花生物医药产业园签约辉瑞等国际药企,共筑全球医药创新高地
- • 萍乡发现王耀南将军抗战日记原本,填补我国工兵作战史空白
- • 湘东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社区食堂日均供餐万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全省首创‘拿地即开工+验收即发证’,项目审批周期压缩60%”
- • 芦溪县搬迁户不动产证发放全覆盖,吃下“定心丸”保障安居乐业
- • 芦溪县乡村CEO年薪制试行,大学生村官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 • 屋顶光伏扶贫项目助力脱贫,年收益惠及1200户家庭
- • 智慧路灯照亮主城区,免费WiFi与充电桩助力便民出行
- • 刘凤诰AI书法机器人问世,七种字体创作廉政楹联,书写新时代廉洁风尚
- • 湘东工业陶瓷助力航天梦:耐高温材料为长征火箭发射保驾护航
- • 湘赣边数字乡村协作平台启动,50个村共享云端技术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 • 全省首个“扶贫电商学院”开班,助力600名农民主播迈向致富新途
- • 芦溪县乡村CEO年薪制试行,大学生村官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大学生农创客获亿元风投,智能温室种出“可定制口味番茄”